预防常见传染病安全教育(冬季传染病来袭)

学校教室空间小、学生密集、通风差、空气污浊;冬季又是传染性疾病高发季,传染性疾病很容易在校园中流行。因此,老师和家长们要了解冬季高发病的相关知识,做好疾病防控,保障孩子健康。

预防常见传染病安全教育(冬季传染病来袭)(1)

1、流感(关注指数 ★★★★★)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亦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 ),伴有畏寒、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有些人可能会进展出现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

给家长的建议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开始接种,一年一次。建议在流感季节到来前及时接种。

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

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孩子体质。

关注孩子的健康,孩子出现流感症状及时就医治疗,并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给学校及托幼机构的建议

加强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教室和学生宿舍的良好通风,加强清扫和清洁工作,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和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要落实晨午检制度,出现疑似症状学生要做好居家隔离,出现聚集性疫情要及时上报。

2、水痘(关注指数★★★★)

预防常见传染病安全教育(冬季传染病来袭)(2)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水痘患者是唯一传染源,病毒存在于上呼吸道粘膜和疱疹液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被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临床特征是全身同时出现丘疹、水疱及结痂。

给家长的建议

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接种2剂次的水痘疫苗,满1岁时接种1剂次,满4岁时再接种1剂次。数据显示2剂次接种的有效率可以达到98%。

提供营养膳食,保证合理作息,提醒孩子注意个人卫生。

做好家庭消毒和通风工作。

水痘患儿应予呼吸道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其污染物和用具可用煮沸或日晒等方法进行消毒。

给学校及托幼机构的建议

做好晨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水痘患儿,赶紧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并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疾病检查工作和主要活动场所消毒工作。

水痘患儿重新入学时间至少在病后2周以上,完全康复后方能返校。

保持学校卫生,加强教室通风消毒。

加强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后的好习惯。

3、诺如病毒(关注指数★★★★)

预防常见传染病安全教育(冬季传染病来袭)(3)

诺如病毒是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暴发的主要病原体。

全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其次还包括接触传播、患者呕吐物产生气溶胶传播、动物-人传播。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儿童以呕吐症状更多见,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以腹泻症状为主。

给家长的建议

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和疫苗,要提醒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不给孩子提供生冷食品和未煮熟、未煮透的食物,禁止孩子在路边摊或卫生条件差的餐馆进餐。

做好居室环境消毒,提供干净卫生的家庭场所。

一旦孩子出现腹泻、呕吐,尽早到正规医院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

给学校及托幼机构的建议

做好食堂的卫生工作,给学生及幼儿提供安全营养的饭菜。

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手卫生,这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学校每天晨午检,发现患者应及时送医。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方可复课。

出现可疑病例时,应处理好患儿的呕吐物和粪便。清理完以后,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地面等还须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消毒。

4、流行性腮腺炎(关注指数★★★)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能通过接触污染物品间接传播。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冬春季为主。

给家长的建议

及时带孩子接种疫苗,18-24月龄的儿童可以免费接种一剂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麻腮风疫苗)。

4-6岁时,家长及时带孩子自费接种1剂次含腮腺炎疫苗。如有漏种,请及时补种。

尽量少带或不带孩子去人流密集,环境密闭的场所

加强室内通风,做好房间、地板和室内物品的消毒。

给学校及托幼机构的建议

开学期间,学校及托幼机构要严格做好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督促家长及时带孩子按接种程序完成相应疫苗的接种。

落实晨午检制度。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性强,患病的学生建议在家休养,直到腮肿完全消退或不少于病后2周,避免将疾病传染给免疫力较差的同学。

校园班级做好学校卫生,坚持开窗通风。

强调学生搞好个人卫生,做好勤洗手。

学校或托幼机构发生聚集性疫情消毒措施

在聚集性疫情发生期间,应首先采取终末消毒,同时加强日常消毒措施。

终末消毒重点包括:发生聚集性疫情的班级的空气、课桌椅、床围栏、墙面、地面、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及病人使用过水杯、毛巾等物品,同一楼层在二个及以上班级时发生疫情时,需同时对走廊空气、墙面、地面、楼梯扶手、卫生间等进行消毒。

日常预防性消毒措施包括:室内空气以开窗通风为主,根据具体天气情况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天放学后对教室课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等表面进行消毒。

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

预防常见传染病安全教育(冬季传染病来袭)(4)

室内空气

1、日常以开窗通风为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无人条件下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为2米,消毒时间不少于60分钟(紫外线灯管一般消毒寿命为1000小时,因此应做好每次消毒记录,到期更换,同时做好灯管表面清洁)。

3、发生聚集性疫情进行终末消毒时,可采用0.2%过氧乙酸喷雾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然后开窗通风。

具体配制方法:某含量为20%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

地面、墙壁

1、可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进行喷洒消毒或擦拭消毒。

具体配制方法: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

2、喷洒消毒时喷湿即可,擦拭消毒时,用抹布或拖布沾取上述消毒液后进行擦拭,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课桌椅、门把手、水龙头、玩具等物体表面

1、门把手、桌椅扶手、楼梯扶手、水龙头、饮水机把手等表面是消毒的重点区域,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消毒时可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消毒液,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15 分钟,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具体配制方法: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

毛巾等织物

1、毛巾等织物浸在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内。

具体配制方法: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

2、浸泡15 分钟,然后清洗。

水杯等食品用具

1、清除食物残渣。

2、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 分钟;或也可用有效氯为25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作用15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具体配制方法: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

使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预防常见传染病安全教育(冬季传染病来袭)(5)

注 意 事 项

■实施消毒前,需先疏散无关人员。

■针对不同消毒对象,应按上述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

■ 消毒剂具有一定毒性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

■ 所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