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特色乡村示范区(共绘彝家和谐新画卷)

□施建华 坑洼不平的土路被宽阔整洁的水泥路取代,群众出行更加方便;结合村情研究的发展规划日益推进,拓宽了当地群众致富增收路……近日,记者在地处高寒边远山区的甘洛县阿嘎乡四赶千村看到,干净整洁的路面,粉刷一新的墙面,秀丽的田园山色,几位老人正在树下摆龙门阵,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村画卷” “以前,我们四赶千村只是一个由71户200多人组成的主要以农业为主的小山村,属高寒阴湿林缘地带,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村子里的路都是用沙土堆积成的土路,一遇到下雨天就会被冲垮,不但车辆难以行驶,步行也非常困难”四赶千村村主任拉哈子说 曾经的四赶千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缺少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全村71户人的住房接近一半是篱笆墙瓦板房,村内脏、乱、差很严重,主干道坑洼不平,房屋外观破旧由于道路不好,环境较差,村里沙马木哥骑摩托车出行不知摔了多少次跤,曾经为找对象发愁的他,如今已有了“着落” 2010年以来,四赶千村紧紧围绕“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目标,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建设彝家新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彻底改变村内面貌,乡、村两级精心编制了四赶千村彝家新寨建设规划,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村内入户路硬化24条、1800米边沟建设,完成庭院硬化62户1280平方米,实施春季植树造林500亩,栽植核桃、松树2310株 特色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增加群众收入,乡、村两级因地制宜,把培植以核桃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产业来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建立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使全村经济林果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该村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2100亩,其中挂果面积1000多亩,涉及种植农户60多户,产值近100万元经济林果已成为四赶千村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 清洁优美的环境,让村民们心情舒畅村支书吉克木乃带着记者参观他的家:崭新的楼房,新式的现代化电器,院里养着花,水电一应俱全,家里还有汽车和摩托车谈起村子的变化,吉克木乃脸上掩不住幸福的笑容:“村里的道路都修了,现在的水泥道,不但啥车都能跑,而且下雨也没事村里人都感谢党的好政策” 如今,四赶千村面貌已得到逐步改变,初步呈现“住风貌房屋、享洁净环境”的新面貌,群众的小康梦想正在逐步实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彝族特色乡村示范区?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彝族特色乡村示范区(共绘彝家和谐新画卷)

彝族特色乡村示范区

□施建华 坑洼不平的土路被宽阔整洁的水泥路取代,群众出行更加方便;结合村情研究的发展规划日益推进,拓宽了当地群众致富增收路……近日,记者在地处高寒边远山区的甘洛县阿嘎乡四赶千村看到,干净整洁的路面,粉刷一新的墙面,秀丽的田园山色,几位老人正在树下摆龙门阵,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村画卷”。 “以前,我们四赶千村只是一个由71户200多人组成的主要以农业为主的小山村,属高寒阴湿林缘地带,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村子里的路都是用沙土堆积成的土路,一遇到下雨天就会被冲垮,不但车辆难以行驶,步行也非常困难。”四赶千村村主任拉哈子说。 曾经的四赶千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缺少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全村71户人的住房接近一半是篱笆墙瓦板房,村内脏、乱、差很严重,主干道坑洼不平,房屋外观破旧。由于道路不好,环境较差,村里沙马木哥骑摩托车出行不知摔了多少次跤,曾经为找对象发愁的他,如今已有了“着落”。 2010年以来,四赶千村紧紧围绕“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目标,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建设彝家新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彻底改变村内面貌,乡、村两级精心编制了四赶千村彝家新寨建设规划,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村内入户路硬化24条、1800米边沟建设,完成庭院硬化62户1280平方米,实施春季植树造林500亩,栽植核桃、松树2310株。 特色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增加群众收入,乡、村两级因地制宜,把培植以核桃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产业来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建立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使全村经济林果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该村经济林果种植面积达2100亩,其中挂果面积1000多亩,涉及种植农户60多户,产值近100万元。经济林果已成为四赶千村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 清洁优美的环境,让村民们心情舒畅。村支书吉克木乃带着记者参观他的家:崭新的楼房,新式的现代化电器,院里养着花,水电一应俱全,家里还有汽车和摩托车。谈起村子的变化,吉克木乃脸上掩不住幸福的笑容:“村里的道路都修了,现在的水泥道,不但啥车都能跑,而且下雨也没事。村里人都感谢党的好政策。” 如今,四赶千村面貌已得到逐步改变,初步呈现“住风貌房屋、享洁净环境”的新面貌,群众的小康梦想正在逐步实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