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高坠死亡特征(原来是这些原因在作祟)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和超高建筑的大量兴起,不少施工单位由于不重视或忽视高处作业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导致高坠伤亡事故频频的发生。

2020年6月24日,住建部官网发布关于2019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的通报。据统计,2019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773起、死亡904人,比2018年事故起数增加39起、死亡人数增加64人,分别上升5.31%和7.62%。按安全事故类型划分,高处坠落事故最易造成人员伤亡,共发生415起,占总数的53.69%。

2019年3月27日,住建部官网发布的关于2018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据统计,2018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734起、死亡840人,与上一年相比,事故起数增加42起、死亡人数增加33人,分别上升6.1%和4.1%。按安全事故类型划分,高处坠落事故383起,占总数的52.2%。

符合高坠死亡特征(原来是这些原因在作祟)(1)

数据来源:国家住建部官网,平大数据研究中心整理

身为建筑行业五大杀手之首的"高处坠落",从连续多年的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中显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概率一直居高不下,几乎每年都会占到所有生产安全事故的一半以上。多发的高处坠落事故不仅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给家属带来经济上、精神上的严重创伤;而且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个人意识是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主因

为进一步深入剖析建筑施工现场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从不同环节寻求事故的相关性,以上海作为样本地区,对近几年上海市建设工程共计58起高处坠落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的事故原因具有一定的数据参考意义,可为房企和施工项目参建各方提供重点防范方向。(样本地区统计数据来自于期刊《建筑施工》-2020)

符合高坠死亡特征(原来是这些原因在作祟)(2)

数据来源:期刊《建筑施工》-2020,平大数据研究中心整理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从个人意识、个人装备、防护措施以及管理程序4个方面进行归类。个人意识是指人员违反安全防护相关的强制性标准和规章制度操作,或由于个人不慎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个人装备主要指个人劳防用品的产品质量;防护措施主要指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及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及脚手架的防护、脚手板、隔离等装置;管理程序主要是指安全交底不到位、施工组织安排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高处坠落事故。在样本地区分析数据中,由于个人意识原因导致的事故占比数量最多,占总事故的55.17%,其次是由于防护措施导致的事故占总事故29.31%,个人装备、管理程序和原因不明导致占总事故的15.52%。

符合高坠死亡特征(原来是这些原因在作祟)(3)

数据来源:期刊《建筑施工》-2020,平大数据研究中心整理

在个人意识问题引发的高处坠落事故中,有18起事故是因为未正确使用安全带造成的,5起是因为未佩戴安全帽造成的,其余9起则是由于个人不慎等原因引起高处坠落。

符合高坠死亡特征(原来是这些原因在作祟)(4)

数据来源:期刊《建筑施工》-2020,平大数据研究中心整理

在防护措施引发的高处坠落事故中,由于脚手架防护措施不足导致的高处坠落事故最多,达到7起;其次是洞口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了5起;临边防护缺失导致的事故为2起;工作平台防护缺失导致的事故为2起;升降机防护缺失造成的事故为1起。

安全三宝是生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安全三宝是建筑工地必不可少的安全配置设施,是保障建筑工人健康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的基本要求,安全三宝具体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根据相关规定,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人在二楼及以上施工必须扎系安全带;在高空施工作业则必须架设安全网,防止高空坠物商人和人员坠落。在平大咨询对全国在建工程开展的安全评估考察中,安全三宝已成为所有房企必检项目之一。

符合高坠死亡特征(原来是这些原因在作祟)(5)

数据来源:平大数据研究中心

根据参评的在建标段风险统计数据,安全帽占所有严重风险隐患数量的57%,严重风险数量最高;安全带和安全网严重风险数量分别为29%和14%。

安全帽‍‍‍‍‍

符合高坠死亡特征(原来是这些原因在作祟)(6)

数据来源:平大数据研究中心

我们以TOP20房企的体系作为分析对象,发现在所有安全帽检查子项中,所有参评房企都会对“未佩戴安全帽或安全帽佩戴不规范”进行检查,约有25%的房企会做“安全帽贴的查阅”;从安全帽产品质量核查方面,有45%的房企会“查阅安全帽合格证及验收记录”,仅有15%的头部房企才会在施工现场或实验室内进行“安全帽抗冲击测试”。大部分房企将评估检查的重点聚焦在安全帽规范佩戴上,而对于安全帽自身产品质量的检查较少,只有部分头部房企才会对安全帽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加以关注。

符合高坠死亡特征(原来是这些原因在作祟)(7)

数据来源:平大数据研究中心

在安全帽子项检查中,“未佩戴安全帽或佩戴不规范”的得分最低,仅为80.95分,与得分最高的“查阅安全帽贴”相差数十分之多,说明在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普遍较差,不佩戴安全帽或佩戴不规范的现象极其严重。我们都知道在施工现场经常会发生高空坠物,万一头部受到坠落物的冲击或与物体擦碰时,安全帽能够瞬间将冲击力分解、吸收,把撞击力降至最低,从而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相反,不佩戴安全帽或佩戴不规范则极易引发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各房企及施工单位都应引起重视,敲响安全警钟,加强现场施工人员以安全为先,提高自我安全防护,开展正确佩戴安全帽的教育培训工作。

安全带

在TOP20房企制定的安全带检查子项中,35%的参评房企对“查阅安全带合格证及验收记录”有所要求;同样有35%的参评房企对“安全带材质”有检验要求;而100%的所有参评房企都要严格检查建筑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带及佩戴是否正确”。对于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时的安全绳检查,65%的参评房企会检查“是否按要求设置安全绳”,而只有5%的房企才会检查“安全绳直径有无<16mm”。事实证明,检查要求越高的企业,施工现场发生高坠事故的概率越低。

符合高坠死亡特征(原来是这些原因在作祟)(8)

数据来源:平大数据研究中心

从得分数据看,施工人员在特定场景下“未按要求设置安全绳”的现象最多,得分最低仅为69.47分,与第一名相差近30分;“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带或佩戴不规范”排名倒数第二,评估得分为86.67;这两项得分低的原因都是由于建筑工人个人安全意识低造成的。“安全绳直径合规”这一项得分位于中游水平,为90.98分,说明大部分工地安全绳使用均合法合规,但仍有少数工地存在滥竽充数现象。“安全带材质”及“查阅安全带合格证及验收记录”这两个检查项均取得较高分,证明大部分安全带产品质量合格,企业对安全带产品验收的工作做的较为到位。

安全网

符合高坠死亡特征(原来是这些原因在作祟)(9)

数据来源:平大数据研究中心

在安全网的检查中,所有房企都将关注点集中在“有无漏挂、无效、破损或不整洁”的现象上,TOP20参评房企中该项检查率达到100%;其次为“材质未使用阻燃材料”的检查项,TOP20参评房企检查率达到45%,相较之下,“现场阻燃性能实测”仅有15%的检查率;而“查阅合格证及验收记录”的检查率与安全帽、安全带相差不多,为30%。

符合高坠死亡特征(原来是这些原因在作祟)(10)

数据来源:平大数据研究中心

安全网检查子项得分呈现两极分化,其中,“查阅合格证及验收记录”、“现场阻燃性能实测”得分均在95分以上,分别为98.41分和95.12分;而“有无漏挂、无效、破损或不整洁”和“安全网材质未使用阻燃材料”得分较差,分别为82.48分和83.77分,表明这两项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需要加强关注和防护。

综上,从“安全三宝”现场评估成绩看,安全带、安全帽有无按要求正确佩戴,安全网架设是否有效是安全三宝防范措施中得分最低,也是最为薄弱的地方,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个人安全防范意识的淡薄,这也恰巧说明了为何所有参评房企都会对这几项进行检查;其次,近30%~40%的参评房企对三宝产品的质量进行不同程度的查验,并非所有项目的三宝产品均能通过验收,除了产品合格证及验收记录缺失外,不乏有部分产品未能通过头部房企在现场或实验室对产品质量的复验测试。

防护措施是高空作业的安全生命线

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设置防护栏杆、孔洞加盖、安装安全防护门、满挂安全立网,必要时设置安全防护棚等。在样本地区五年内发生的高坠事故分析中发现,外脚手架、临边、洞口、施工平台等部位极易发生高坠安全事故。

符合高坠死亡特征(原来是这些原因在作祟)(11)

数据来源:期刊《建筑施工》-2020,平大数据研究中心整理

通过平大对在建工程现场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的评估了解到,在高处作业防护措施得分中,只有洞口防护一项得分高于高处作业整体均分;临边防护、通道口防护、悬挑式物料钢平台及吊篮防护得分均低于高处作业整体均分,没有达到应有水平。可见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亟需加强,才能有效预防高坠事故发生。

符合高坠死亡特征(原来是这些原因在作祟)(12)

数据来源:平大数据研究中心

只有清楚掌握风险所在,才能有效避免事故。根据高处作业类型,分为以下风险点,望各参建方都能对照现场实际情况做好安全防护的检视。

临边作业

1、楼层周边、屋顶面周边、阳台周边、转料平台周边、楼道周边、顶棚及屋面造型周边等作业面周边,没有设置安全护栏或安全护栏验收不合格,作业人员不慎高空坠落。

2、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在临边嬉戏或喝了酒作业不慎坠落。

3、临边防护栏损坏或被移走,导致人员坠落。

4、作业难度大,防护不到位导致工人作业时不慎坠落。

洞口作业

1、洞口操作不慎,身体失稳。

2、坐躺在洞口边缘休息失误落入洞口。

3、在洞口附近嬉闹起哄打架,无意坠入洞口。

4、洞口没有安全防护措施或安全防护措施不牢、损坏未及时检查。

5、未设置醒目警标。

悬空作业

1、立足面狭小、作业用力过猛,身体失稳,重心超出立足地。

2、身体不适导致行动失稳或脚底打滑或不慎踩空。

3、没有系安全带、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或走动时取下安全带。

4、安全带挂钩不牢固,或没有牢固的挂钩地方

5、现场未设置安全绳。

6、作业面未设置安全立网。

交叉作业

1、无法错开的垂直交叉作业,层间未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

2、在夜间和光线不足的地方进行交叉作业。

3、有危险的出入口处未设置围栏或悬挂警告牌。

4、违规拆除隔离层,孔洞盖板、栏杆、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

5、乱动非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机具及安全设施。

事故往往起源于粗心麻痹大意,以及对安全防范的忽视。即便所有人都觉得安全很重要,但操作就不按规范来,也不当回事,只有事故发生后,才追悔莫及。只有定期开展高处作业安全培训,不断提升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技能及管理水平,才能为安全生产管理扫清障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