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圣旨中奉天承运的由来(揭秘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看过古装剧的我们马上就会想到这么个情节:宫里面来的大太监,颐指气使一把拂尘一甩,手捧黄绫,当众高喊一声:“接旨!”众人立马扑通跪地 诚惶诚恐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毕恭毕敬地听太监宣读黄绫上黑色毛笔字:“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实际上,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如果那个传圣旨的人胆敢这么念,一定先被宰了!因为断句断错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由上天派下来的皇帝在发言,所以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揭秘圣旨中奉天承运的由来(揭秘奉天承运皇帝诏曰)(1)

电视剧剧照

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是中国封建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

在书写也不是电视剧演的那样,八个字从上到下写一列,而是最右边第一列是从上往下空两格,只写“奉”一个字,,然后从右往左第二列顶格从上到下写“天承运”,从右往左第三列,从上到下再写“皇帝诏曰”,注意这个皇帝的皇一定要比第二列“天承运”的“天”字低一格。来显示老天最大,我皇帝不过是君权神授,人间的君王而已!

揭秘圣旨中奉天承运的由来(揭秘奉天承运皇帝诏曰)(2)

圣旨

等等,这还没完!还有一个地方如果没搞清楚,不光是宣旨的人会被咔嚓连起草圣旨的制作圣旨的一干人等也会被咔嚓咔~因为皇帝诏曰的诏是不能用在个人或家族身上的!

据考证,圣旨起源于商周,规制于秦汉,发展于唐宋,完备于明清。历代圣旨的名称、用途和格式屡有变迁。周以前,帝王的命令叫“命”,君臣之间的文书交流可通用“诏”。秦统一后,

揭秘圣旨中奉天承运的由来(揭秘奉天承运皇帝诏曰)(3)

《甄嬛传》剧照

改“命”为“制”,改“令”为“诏”。从此,“制、诏、诰、敕”等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性文书。那么这几个字在用途上有啥区别呢?区别可大了!“制”主要用于科举殿试、封官受爵这类文书,类似现在的主席嘉奖令。诰释义为意为告诉,上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 “敕”、“谕”可合称为“敕谕”,加官进爵的同时也蕴含告诫之意。给了你机会要好好干,要不然小心人头不保。

“诏”就是“告”的意思,昭告天下,主要用于朝廷大典、皇帝嗣位、太子继位等国家大事,要让每个老百姓都得知晓。所以,电视剧里面对个人用皇帝诏曰肯定是演绎的。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开头为“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啥啥啥!

还有一点,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如果要是出现在电视剧里面一定得是明朝!因为老朱之前圣旨的开头格式可不是这样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子的“正统”。

揭秘圣旨中奉天承运的由来(揭秘奉天承运皇帝诏曰)(4)

断句解析

唐代的圣旨开头一般是“门下,天下之本由“!因为圣旨一般由当时的门下省审核颁宋代也是延续了唐代的做法,圣旨开头和唐代类似都是门下但是也有一些皇帝比如说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皇帝以后 也会使用 ,以“朕绍膺骏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开头,昊天大帝多信奉,以表明自己的伟大,替自个美言一番。而元代圣旨的开头是“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这是蒙古语翻过来的因为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长生天么,用汉语翻译过来就是“上天眷命,皇帝圣旨,而我们所熟悉的奉天承运皇帝 诏曰,第一个使用的人正是明朝的太祖朱元璋,用来强调加强中央集权么皇权受命于天么,以昭示老朱家统治的合法性。所以,明代之前的电影电视剧如果出现这八个字打头的圣旨,百分百是穿越。

不仅仅是穿越,刚讲到,圣旨给我们的印象好像就是黄色的丝绸缎子上用毛笔写上黑色的字,其实这也是电视剧不是史实。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皇家标志而且圣旨的长度历代不一据说最长的圣旨达到了5米,。根据保存下来的一些诰命和敕命我们现代人知道了其实圣旨不一定都是黄色一种颜色的,先说诰命,是以上告下,是皇帝封官进爵,受封赏的级别很高都是一至五品官员或世袭罔替之爵位的人!一般来讲,赏赐爵位的圣旨都是有红、蓝、黄、白、青五色相兼的绫锦制成的。

揭秘圣旨中奉天承运的由来(揭秘奉天承运皇帝诏曰)(5)

电视剧剧照

换言之圣旨的颜色是由五种颜色组成的不是单一的颜色,而且五种颜色不一定全用上,有三色 、五色不同的组合,颜色越多,代表皇帝给的爵位等级越高。而接受敕命的对象级别就低了,都是六品以下的所以敕命加官进爵的同时也蕴含告诫之意,品级较低么,所以颜色只有一种,那就是白色。但是不管是诰命还是敕命,不论你用啥颜色几种颜色,为了表明皇恩浩荡,圣旨中必有一段黄色丝缎。这也许就是后人误以为圣旨就是全黄色的一大原因吧。而且圣旨两端必定有轴,可以方便卷起来,这个轴柄的材质也是要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揭秘圣旨中奉天承运的由来(揭秘奉天承运皇帝诏曰)(6)

清代圣旨

那么在文字上,清朝的乾隆之前,各朝各代的圣旨都是用墨写的。可是从乾隆开始,他老人家显摆改用五色书写,那五色朱砂赤、孔雀蓝、胆石绿、松墨黑、赭石褐分段搭配。我们都知道清朝时满人统治圣旨叶世勇汉满双文书写。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然后合于中幅而书日期,并钤盖“制诰之宝”或“敕命之宝”。这花里胡哨的其实也是起到了一定的防伪作用。必定那个时候没有水印激光标识啥的,万一来个假传圣旨可就糟了。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