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神奇的秘境(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一起来认识河蚬(xiǎn)。

小众神奇的秘境(秘境之眼人类之友)(1)

约一枚硬币大小

河蚬有着黄蚬、沙螺、沙喇、蝲仔等俗名,形状如蚌,但比蚌小很多,全长约3厘米,个体通常仅一枚硬币大小。

它们的壳面呈棕黄色、黄绿色、黑褐色或漆黑色。壳面颜色与栖息地环境及年龄有关,略带光泽,如同大树年轮一样具有同心圆状的生长轮脉。它们的壳内面是白色或青紫色,较为光滑。

河蚬有短短的韧带,在水中会伸出至壳外。它们有发达的绞合部,一旦遇到外界侵扰或感知到危险来临,它们就会将韧带收回,紧闭绞合部,躲回坚硬的壳内。

生长快繁殖力强

河蚬栖息于江河、湖泊、沟渠、池塘内,多选择生活在水流交汇的泥沙底质中,穴居水底泥土表层。它们以摄食经鳃过滤的浮游生物为生,例如硅藻、绿藻、眼虫、轮虫等,这属于一种被动的摄食方式。

它们广泛分布于我国内陆水域,物种数量丰富。河蚬三个月可达性成熟,一年四季皆可繁殖,生殖旺期是5月至6月。它们生长快繁殖力强,湖域人工养殖产量高。

入药入菜皆宜

河蚬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是十分常见的食用双壳类动物。除鲜食外,河蚬还可以加工成蚬干、罐头、冻蚬肉等。

此外,它们还有入药的功能。“化痰止呕,治吞酸心痛及暴嗽。烧灰,治一切湿疮,与蚌粉同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河蚬的药用功能。

养殖3年及以上的河蚬,其壳还能用于制作工艺品。河蚬还可作为观赏贝类饲养,可成为水族箱中的“过滤器”,它们会吃掉水中的单细胞植物、微生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采写:刘春

美编:杨晓珑

图片: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

编辑: 金亦炜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