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

前言

投笔从戎逐鹿风雨,长征万里叱咤风云,戎马倥偬的革命斗争生涯,毛泽东历经千难万险,把生死置之度外,抛妻别子,在长征胜利前,除了在江西和贺子珍一起短暂地享受过和儿子毛毛(毛岸红)的天伦之乐外,他再也没有安静地品尝过做父亲的滋味。

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1)

图 | 毛主席和小女儿在一起

作为一个父亲,毛泽东和天下的父亲一样,多么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好爸爸,但是那个时期,他正在党内遭到排挤,也是人生的低谷,他没有让毛毛享受到更多的父爱,长征前把毛毛托付给了弟弟,不曾想后来下落不明。

建国后,毛泽东曾打听过毛毛的下落,毛泽覃牺牲后,贺怡也不知道爱人把毛毛托付给了谁,这件事变得十分棘手。贺子珍回国后,也想方设法联系毛毛,50年代初,一个叫贺小青(也叫朱道来)的孩子和毛毛的经历十分相像,毛泽东看了照片后说,有点像,但是又不像。因为没有先进的鉴别技术,毛毛的下落依然是个谜。

1984年贺子珍去世后,寻找“小毛毛”的事情便搁置了很久,贺子珍的外孙女孔东梅长大后,一直在追忆着外公外婆经历的那些事,一次偶然间,她竟然从报纸上发现了一件特别神奇的事情。

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2)

图 | 孔东梅

那便是在斯诺在延拍摄照片中著名的小红军主人公“山西娃娃”的回忆。当时十四岁的他在内务警卫连工作,在他的文章中记录了这样的事情。

毛泽东和周恩来常常在院子里一边散步一边谈问题,有时候经常会碰到他,见到他,毛主席就会远远地招呼,摸着他的小脑袋,亲切地嘘寒问暖,拉拉家常。

有一次他到毛主席家里送文件,看到毛主席正在欣赏照片,就凑了过去,毛主席看到他好奇的样子便问道:“小鬼,我送你一张怎么样?”他如获至宝一般,接过来毛主席亲笔签名的“全家福”,照片上是毛泽东、贺子珍、毛岸英的合影。这样照片他一直珍藏在身边,但是后来在70年代不幸弄丢了。

看到这段记录,孔东梅认为,这里面有一个明显不合理的地方,那就是贺子珍从没有和毛岸英合影过,当然,孔东梅希望这是真的,也希望他们合影过的,但是这不合常理。于是,孔东梅通过调查,认为这件事中提到的三个人,必然有两个是错误的。

会不会是他把毛岸红记成了毛岸英呢?或者说是把杨开慧记成了贺子珍?那就是:或许是毛泽东、贺子珍、毛岸红的合影,或者是毛泽东、毛岸英、杨开慧的合影。究竟是哪种结果,历史给出答案。

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3)

图 | 毛主席

贺子珍和毛岸英合影

贺子珍和毛岸英的接触应该是在苏联时期,自从杨开慧牺牲后,毛岸英就被秘密送到了苏联,1937年贺子珍离开延安去苏联,在苏联期间,毛岸英确实被贺子珍照顾,即便是贺子珍和毛岸英合影,也应该没有毛主席。

1930年,杨开慧壮烈牺牲,组织上非常重视杨开慧的牺牲,拼死也要保护她留下来的孩子,最后把毛岸英三兄弟紧急送往了上海的大同幼稚园。毛岸英在上海的生活并不顺利,先是弟弟毛岸龙因病去世(有资料显示是失踪),然后由于环境的恶劣,毛岸英带着弟弟毛岸青开始了艰难的流浪生涯。

建国后毛岸英曾在看《三毛流浪记》的时候不禁感动而落泪,毛岸英说:“我和弟弟在上海的流浪生活和三毛无异。”毛岸英回忆,他和弟弟在上海也曾露宿街头,有时为了吃饱肚子上门乞讨,甚至翻过垃圾桶。

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4)

图 | 毛岸英三兄弟

1936年,在张学良等人的帮助下,毛岸英被组织找到后,被秘密送往了苏联,7月份开始,毛岸英在莫斯科开始了十年制的学习生活。

当时,毛泽东和贺子珍刚到了陕西的保安不久,李敏便是在这个时期出生的,李敏回忆,她的出生日期大概是在1936年的冬天,美国记者斯诺曾给贺子珍拍过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贺子珍肚子微微凸起,应该是怀有身孕。

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5)

图 | 1936年,贺子珍和毛泽东在陕北

1937年,李敏一岁,因为其他原因,贺子珍决定去苏联学习,而且走得非常匆忙,毛泽东开会回来后,发现贺子珍已经离开了延安,对此毛泽东专门派人去劝说贺子珍,但是贺子珍去意已决,她坐飞机飞往了莫斯科。

贺子珍到了莫斯科以后,毛泽东曾给毛岸英写信,多次嘱咐他在那边要好好学习。得知贺子珍来到了苏联,毛岸英十分感动,经常去找贺子珍,并称呼贺子珍为“贺妈妈”。毛岸英在苏联的生活,贺子珍给予了无微不至地关照。1940年,毛泽东把女儿李敏送到了贺子珍身边,毛岸英、毛岸青、李敏和贺子珍,四个人在苏联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毛岸英在苏联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这场战役告捷后,毛岸英来看望李敏,并告诉李敏,不日后他就要回国了,回到爸爸的身边,当时毛岸英告诉李敏,我们的爸爸就是中国的毛主席,但是李敏不信。

1945年,毛岸英和父亲毛泽东分别18年在延安相见,对于儿子毛岸英的回国,毛泽东十分高兴,并对儿子进行了一次大改造。先是下基层锻炼,然后参加土改。1950年新中国成立一年后,毛岸英入朝参战,一个月后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

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6)

图 | 毛岸英兄弟和周恩来夫妇

此外,贺子珍于1947年带女儿李敏回国,建国后一直生活在南方,没有和毛主席见面,所以,贺子珍和毛岸英、毛泽东合影,应该是不存在的。

杨开慧和毛岸英合影

1918年,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后,结合导师杨昌济的建议,毛泽东充分考虑了当下的环境,最后决定送同学们去法国勤工俭学,而自己留在国内探索自己国家的问题。

随后,毛泽东作为一个90后,开始了自己的北漂之路。初到北京,真的是身无分文,刚刚到北京大学担任教授的杨昌济好心给毛泽东推荐了一份工作,那就是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毛泽东说,当时只有8块大洋的工资,一直到1919年3月他离开北京。尽管这份工作很简单,工资微薄,但是却解决了毛泽东吃穿住行的一系列问题。

当时杨昌济对毛泽东十分赏识,在北京期间,毛泽东多次到杨昌济家里和他一起探讨学术问题,久而久之和杨开慧慢慢熟悉。杨开慧是杨昌济的女儿,从小就学识渊博,和毛泽东相识后,杨开慧认为自己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7)

图 | 青年毛泽东

1920年,在杨昌济去世前,杨开慧向父亲咨询了自己的恋爱问题,杨昌济表示了同意,因为他对毛泽东十分看好。这年冬天,青年毛泽东和杨开慧在长沙举行了婚礼,这场婚礼可以说非常简单,一不办嫁妆,二不置新房,三不坐花轿,四不摆酒席。

和毛泽东的结合,是杨开慧一生里最宝贵的时光,杨开慧从小在杨昌济的教育下知书达理,她和毛泽东的革命理想,以及革命信念都是完全相融的,可以说是毛泽东的知己。但现实残酷,1927年毛泽东上井冈山后,和杨开慧和孩子都失去了联系,几年后毛泽东从老家得知,杨开慧已被反动派残忍杀害,毛泽东含泪说了八个字: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的故乡韶山故居里,留有这样的一张照片,是杨开慧和毛岸英的合影。

这是毛泽东革命早期在领导工人运动时,杨开慧带两个孩子在照相馆照的,当时向警予和杨开慧在一起。

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8)

图 | 向警予

向警予问杨开慧:“润之都不在,你怎么照相?”杨开慧说:“自从和润之结婚后就没去照过相,现在有了毛岸英和毛岸青,去照个全家福也是很好的。”随后向警予听出来了杨开慧的意思,便拉着杨开慧去照相馆找了这张照片。

向警予说,等到润之回来了,你们再来照相,杨开慧笑着说:“算了,我怕润之知道了会生气,说我花冤枉钱。”

1959年,毛泽东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在去庐山开会之前,打算回一趟韶山。这是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第一次回韶山,也是自1927年他上井冈山后,第一次回韶山。阔别三十多年,毛泽东的心里必然是五味杂陈。

回到韶山后,毛主席辗转反侧一直无法入眠,第二天一大早便朝着故居上屋场走去,他告诉秘书说,去故居看看,然后就去给母亲上坟。一路上毛主席脚步十分沉重,似乎心事重重。

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9)

图 | 杨开慧和毛岸英毛岸青

走入上屋场故居后,映入眼帘的就是父母的照片,伫立许久,毛主席又来到了卧室,看到了杨开慧的这张照片。这张照片里,毛岸英大概是有4岁的样子,站在杨开慧的跟前十分可爱,毛岸青在杨开慧的怀抱里,露出一个小脑袋,看着镜头。

看到这张照片,毛主席眼眶湿润,对着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哎,想念开慧了,遗憾的是当初没有给他们留下一张全家福。”

从毛主席的话中可以证实,当年毛主席没有和杨开慧毛岸英一起合过影,也没有留下过全家福,这是十分遗憾的。

毛泽东和毛岸红合影

1940年之前,除了李敏外,毛岸红应该是陪在毛主席身边时间最长的孩子了。毛岸红的小名叫“毛毛”,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的第二个孩子。1932年11月,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生下这个孩子,小名毛毛。

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10)

图 | 影视剧中的小毛毛

在毛泽东的记忆中,毛毛小时候十分可爱,每次毛泽东回家,毛毛都会说:“爸爸,我要骑大马。”毛泽东便说:“好,我们一起骑大马。”然后把孩子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哄孩子开心。

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进入苏区,26岁的博古成为了中央苏区的最后首长,当时博古等人对毛泽东十分排斥,三番五次不认可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在党内的威望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一直被动挨打。

博古一直认为毛泽东有点碍事,便罢免了毛泽东人民委员会主席的职务,这样毛泽东的位置就被架空了,当时毛泽东心情十分复杂,周恩来安慰毛泽东,可以先休息一阵,必要的时候再去请教你。

当时毛泽东恰好也生病了身体不好,便忍痛回家休养,和一岁的孩子度过一段美好的快乐时光,同时,他服从博古为首的中央的安排,出色地组织了“查田运动”,写了“长岗乡的调查报告”;他组织和发展地方武装和扩大红军,组织人力、物力支援前方作战。第五次反“围剿”那样大规模的战役能够坚持一年之久,与毛泽东出色的后方群众支前工作和动员工作是分不开的。

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11)

图 | 毛泽东(左一)和警卫员在江西瑞金

此后,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战役中,毛泽东建议博古按照他战略部署,党内的其他人也赞成毛泽东的意见,但博古依然独立专行,不听毛泽东的,最后在广昌战役遭到了大败,伤亡了5000多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失败不仅能使人摸索出成功的经验,也能使人从教训中清醒自己的头脑,这时候博古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为时已晚。1934年10月,红军打算离开瑞金,进行战略转移,也就是长征。

这虽然不是毛泽东想要看到的,但是没有办法,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危,中央的建议是尽量不要带着孩子。看着两岁的毛毛,贺子珍不忍心丢下孩子,临走的时候毛泽东正在外地工作,都来不及和毛毛告别,让警卫员给毛毛买了一包糖吃。

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12)

图 | 贺子珍

最后贺子珍把两岁的毛毛托付给了留下来打游击的毛泽覃和贺怡。长征过后,留下来打游击的毛泽覃在瑞金县一个名叫“红林”的大山中突然遭遇到了敌人,在和敌人激烈的战斗中,他为了掩护大家撤退,自己断后阻击,最后不幸被敌人击中,几发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牺牲的时候年仅30岁。

毛泽覃牺牲后,毛毛从此下落不明。贺怡虽然是毛泽覃的妻子,但是也不知道毛泽覃把毛毛交给了谁。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的贺子珍曾多次和妹妹说起来毛毛这个孩子,如果现在还活着,应该是刚过18岁。

贺子珍之所以竭力寻找毛毛,是因为毛毛被找到的可能性最大,在长征路上,贺子珍还曾留给老百姓一个孩子,但那个孩子除了留下一些烟土基本没有线索。

在长征路上我外婆曾经生过一个女孩,就是后面有追兵,有几十里路就追上,当时在贵州地区,找了一间茅草屋一看,可能是人刚出门,烧着白开水,还在冒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外婆生了一个女孩,只看了一眼,就随部队走了。当时留下一个纸条说这个孩子放在你们家,长大以后能够帮你们家干一些活,放了30块银元,两把烟土,当时这个孩子就再也没有找到。

据贺子珍回忆,临行前,贺子珍为刚刚两岁多的毛岸红留下一个信物。她剪开了自己的灰色军装,找来一些棉花,为儿子缝制了一件小棉袍。

陶铸回忆:“最后一次看到这孩子(毛岸红),都会向队伍招手了。”最后根据线索,找到了一个叫朱道来的孩子,和毛岸红的经历很像,最后贺子珍百般认证,确认了这个孩子就是自己丢失的小毛毛。

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13)

图 | 朱道来

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有个老红军也说这个是自己的孩子,最后经过毛主席的意见,把这个孩子交给了党内抚养,毛毛依然是下落不明。不幸的是,在60年代末,朱道来在南京病故。

所以根据这些线索可以推断,这张照片最有可能的就是贺子珍和毛毛的合影,也就是毛泽东、贺子珍和毛岸红的合影。由于当时没有专业的摄影师跟随,可以留下这样一张照片无疑是最珍贵的。

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贺子珍和毛岸英合过影)(14)

图 | 贺子珍晚年和孔东梅

孔东梅说,不管是哪一种结果,她都希望这张照片是存在的,如果存在,那一定是非常宝贵的,不光是对于我家,对于整个中国革命也是非常宝贵的。遗憾的是,当时没有先进的鉴定技术,如果有的话,可能会更好地证实。

这张照片跟随着历史一起进入了尘封的记忆中,但历史不会忘记这段感人的故事,贺子珍跟随毛泽东度过了他人生最艰苦的十年,也是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十年。贺子珍,这位第一个上井冈山的女红军,也一定会永远地被历史铭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