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有多厉害 罗贯中脑补的经典

李大嘴 大嘴读史

看一段《三国演义》——

却说夏侯惇引军前进,正与高顺军相遇,便挺枪出马搦战。高顺迎敌。两马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惇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惇不舍,亦绕阵追之。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中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

这就是有名的“拔矢啖睛”,出自《三国演义》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惇拔矢啖睛”。

罗贯中有多厉害 罗贯中脑补的经典(1)

夏侯惇无敌猛将的形象跃然纸上,口味略重,霸气十足。

然而,这个经典桥段却是罗贯中同志脑补出来的。

正史《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中是这样描述的——

“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

眼睛的确是被射瞎的,但谁射的,不知道,吃眼睛的事情也没有发生。

夏侯惇成了独眼龙之后,曹操军给夏侯惇起了一个绰号——“盲夏侯”。

罗贯中有多厉害 罗贯中脑补的经典(2)

《魏略》中描述了夏侯惇瞎了一只眼后的情绪,“惇恶之,照镜恚怒,辄扑镜于地。”

威猛的汉子瞎了一只眼,颜值损失很大,夏侯惇很不高兴。

估计从此以后,镜子这件物事是不能出现在夏侯惇面前的。

不过,罗贯中的脑补还是很精彩的。

首先,增加了“拔矢啖睛”的插曲,不仅加强了戏剧冲突,而且使这个战斗片段的情节更加精密紧凑,对夏侯惇人物形象的塑造堪称点睛之笔。

其次,夏侯惇在“拔矢啖睛”前所说的那段话,不单直接描绘出夏侯惇的勇猛,更侧面映衬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传统孔儒观念,深受说书人和普通读者的喜爱。

艺术加工嘛,只要符合逻辑,就没什么不可以。

罗贯中有多厉害 罗贯中脑补的经典(3)

至于凶手是曹性,同样是罗贯中杜撰“栽赃”的。

曹性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三国志·吕布传》中提到了曹性,他和身为自己上司的叛徒郝萌交战,砍掉了郝萌的一条胳膊,受到了吕布的嘉奖。

但曹性作为一个小配角,除此之外就没有记述了,怎么死的也不知道。

中国传统戏曲中,夏侯惇的角色,以蓝色为主,做成三块瓦脸,反映其粗莽而勇猛的性格,而左眼有一红条,代表其左目受伤。

罗贯中有多厉害 罗贯中脑补的经典(4)

野史和传说从来都比正史深入人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