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十大经典文艺片排行榜(六十年代文艺片)

引用【一男二女的三角恋爱是电影常见的题材,但总能触动人心,这是因为人类往往不能完全替自己的感情作主。《月夜琴挑》描述年青有为的小提琴家(张扬)被夜总会红歌星(张慧娴)深深吸引,趁著妻子(陈青)外游,迅即与她堕入爱河。原本以为是只是一次逢场作戏,但是时限已过,却始终无法自拔……导演易文曾以撰写言情小说和情书结集知名,故电影作品大部分都是爱情文艺片,甚至往往带有或浓或淡的自传色彩。本片即为一例,较诸之前的《情深似海》、《教我如何不想她》不遑多让。】

网上找了很久都找不到这部电影,这是我唯一一部无法在网上下载到的电影。

那是七八年前的一个深夜,各种烦扰的情绪无法入眠,打开电视机独坐于厅中,深夜的电视全都是超长的烂广告,遥控器在手上也不知转了多久的台,最后还是绕回翡翠台,一看有国语残片放映,那是我在无数个无眠的夜最爱看的栏目,这时已经凌晨接近天亮。

字幕国泰,上了回厕所,没有看到片名,不是黑白片。六十年代的彩色胶片电影,清晰度极佳!其各种色彩对比度强烈,就像油画,单单这种落后技术的渲染就有了艺术的气氛而能令浮燥的心灵为之安宁。

不像后来的大多数电影电视剧,荧幕虽然精准写实,技术是进步了,却缺少了作为电影的声光艺术原素,一部好的文艺电影声光渲染非常之重要,情节倒是其次,那些把电影情节为卖点,画面拍得特别实在的文艺片让人第一眼就觉得非常廉价。

王家卫的文艺片为什么那么好,其一是配乐与镜头情节契合度极出色,其二是画面非常唯美,据说王家卫为了电影的质感2013年【一代宗师】就坚持用胶片拍摄。

而像【阿飞正传】【花样年华】都让人有种置身于过去那个慢节奏空间的胶片质感和氛围中,同样拍怀旧文艺片有的导演以为考究写实就能重现过去的画面,但殊不知怀旧回忆这种情感化的东西都很虚幻。所以艺术加工,在别人眼里所谓的“装X”更能吸引我。

再说回这部【月夜琴挑】,其犹如油画色彩的强烈对比画面偏偏有种近乎磨砂的质感,作为资深的电影迷自然知道这不是清晰度不够,相反是感叹在那个技术有限的时代能发挥这种优秀技艺。

易文,电懋时期出色的文艺片导演,男主演张扬,五六十年代文艺小生,女主演张慧娴,曾经的童星,在此片中表现极佳,演技非常娴熟。配乐插曲原唱崔萍,对口型代唱张慧娴唱【吻吻吻】这首歌时其风情万种,那种舞女看似放荡底子下能够感受到其纯情朴质,或者是朴质下的些微放荡,又带有少少无可奈何的情绪交杂都能从其面部表情中找到,这风月场中的表演,邵氏恬妮犹不及。

首唱【相思河畔】【南屏晚钟】【今宵多珍重】的崔萍的这首【吻吻吻】起初令我意想不到,或许是张慧娴的表演好口型对来好,这首歌的痒劲,不像崔萍的风格,包括电影里的另外几首歌都可谓风情万种,而又带有少少旧时代酒场情歌的那种小小哀伤。不论其配乐钢琴曲还是这些插曲都与电影画面和情节契合度极佳,让人看一眼就不愿离开。

缓慢的节奏,悠扬而舒情的配乐,男主角翩翩风采下各种人到中年的锁碎烦扰都让人深有共鸣(单纯论其演技而言),故事没有大起大落的冲突,有种不像六十年代电影的感觉,其婚外三角恋却最终无果的情节一下子就让我想到【花样年华】,我都怀疑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有向此片致敬的成份,当然【花样年华】更隐晦,但幸运的是两部电影都没有落入低俗简单的情节冲突套路,因为这是文艺片,不以情绪冲突和曲折填坑为卖点。

此片豆瓣上没有评分,豆瓣下面的几条评价都很差,但我极不认同。以上就是我的见解,如果要我评分,这部电影至少在我看过的上百部文艺电影里能有8.5分,而在同个年代的我看过文艺电影中至少能有9.5分(少说也有几十部)。当然六十年代的【不了情】很优秀,但个人见解不如此片。

华语电影十大经典文艺片排行榜(六十年代文艺片)(1)

华语电影十大经典文艺片排行榜(六十年代文艺片)(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