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大明宫(为什么明朝的春宫图格外兴盛)

《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曾是一代人的美好记忆,电影中的唐伯虎搞笑戏谑、插科打诨,拥有诸般神奇能力,然现实中的唐寅却是明代杰出的艺术家。

春天的大明宫(为什么明朝的春宫图格外兴盛)(1)

明清的文化,以后人的眼光来看,有“带着脚铐跳舞”的意思,尤其与文教鼎盛的唐宋相比,明代的文艺实在不算多耀眼。

然唐伯虎却是其中的异数,早年政治失意的他,埋头丹青笔墨之间,不意在寒春孤馆中寻到另一番天地。

春天的大明宫(为什么明朝的春宫图格外兴盛)(2)

后世评价唐伯虎的画工,说是“兼收并蓄、打破门户、画艺高超”,似他这样的全才,大约只有数百年前的苏东坡可以相提并论。

而说起唐伯虎,就不得不提及他手下妙笔如花的那些春宫图了。

唐伯虎传世的春宫图,有《退食闲宴》、《竞春图卷》、《花阵六奇》,俱是活色生香,别具风情。

春天的大明宫(为什么明朝的春宫图格外兴盛)(3)

说实在的,即便今人看惯了真人肉搏的动作视频,古代的《春宫图》仍显得些猥亵和猎奇,盖因国人心中的笔墨画,原是高雅清流的存在,却不想古人以此描摹闺中秘事,本就有些诧异,又因以今人的眼光瞧春宫,关键处的细节似乎不得要领,又不免失望。

但在唐寅那个时代,春宫图却是士大夫们珍藏的心头好,除此之外,同样聚焦人间乐事的《金瓶梅》、《肉蒲团》也诞生与明朝中晚期,成为坊间畅销书籍。

春天的大明宫(为什么明朝的春宫图格外兴盛)(4)

似乎,那时候的士大夫们与我们印象中的古代文人已经不太一样了,你瞧,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都是仙袂飘飘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唐朝的文人要么浪漫豪放、要么苦大仇深、要么佛系淡然,宋朝更是一派道貌岸然的夫子。

怎么到了明朝,士大夫们就开始堕落或者更接地气了呢?

其实,这一切离不开那个神秘的“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远胜前面一切朝代,明朝中后期城市交通阡陌如网,商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同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批农民失去土地,这就和当年的圈地运动一样,把农民赶往市场和工坊,又客观上加剧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悄悄生长。

春天的大明宫(为什么明朝的春宫图格外兴盛)(5)

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无疑又推进了这一趋势,该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这意味着,农民可以用银两支付国家征收的各种税、租、赋、役,那么他们也就没有必要非要依附地主了,封建时代的地主人身关系开始松动了。

于是这一系列的推波助澜,让明朝的商品经济发展到历史以来的巅峰,资本主义萌芽挣扎着破土而出,与此对应的社会文化也开始相应的调整。

明朝初年封建专制下的“台阁体”开始被士大夫摒弃,“前后七子”打着复古的旗号,吹开了明朝文化专制的雾霾,尽管其名不显,却无疑为一潭死水的明朝文化圈,注入了一些新鲜和活力。

春天的大明宫(为什么明朝的春宫图格外兴盛)(6)

在思想方面,王阳明的心学应运而生,主观唯心主义冲破了理学的掣肘,带来了人文主义的春风,“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以关注“人欲”为核心的文化思潮终于在士大夫阶层弥漫开来。

那是一个物欲横流、放逐自我的时代,掌握特权和地位士大夫开始“言利”,他们放纵自己的欲望、追逐利益,孤标傲世的清谈和“不言利”则显得格格不入。

在这样的风气下,春宫图和《金瓶梅》一类解放人性的自然主义文艺作品开始泛滥。

而纵情声色的士大夫根本察觉不到,历史已经演进到了传统社会开始崩塌、近代社会形态逐渐形成的转型时代,唐伯虎的春宫图就像流星一样,照亮那个时代前行的路,尽管前路暗淡黑暗,但人文主义曾经迸发的火焰却始终在历史的长夜里熠熠生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