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硕可以选择日语吗(5个月跨考川大新传专硕)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 公众号 田心考研

专硕可以选择日语吗(5个月跨考川大新传专硕)(1)

成功,从来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的,累计的。

今天,小田心为大家分享来自「田心考研」19级“强化 冲刺”班的「NNNine」同学的“速成”经验贴。7月开始正式复习,初试394分成功上岸。 7520字的走心长文,没有额外修辞,平白质朴,干货满满,听NNNine同学,字字为你,慢慢道来。

文章内容丰富,小田心建议先收藏再仔细阅读哟。

专硕可以选择日语吗(5个月跨考川大新传专硕)(2)


2019级三跨“速成”经验帖

哈喽,大家好!

从来没想过我也能够写经验贴。

(憨厚地搓搓手)

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本科南京211学校、日语专业、应届本科,今年报了川大新传专硕。另外,本科有在南大修广告学(第二专业,大概就是周末上上课,每学期考两门试)。初试394分

前/期/准/备

2017年底-2018年6月

我在大三上决定考研的,虽然决定时间早但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因为大三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另外还要准备N1(日本语能力测试的等级之一,也是水平要求最高的一级),时间完全不够用,所以当时也就是只有个想法,这也是为什么说我算是“速成”的原因。说实话,那时候对考研完全一头雾水,就算想要做些什么也不知道往哪方面着手。到后来快忙完才开始琢磨考研这个事儿,找了很多知乎、豆瓣、公众号的经验贴来学习。

我觉得看经验贴最有用的收获就是知道了考研到底是个什么事儿,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所以后面每一阶段该做什么心里都有数,即使开始的晚也没有很慌。下面,我就把一些前期要注意的事情分享给大家吧:

01 | 先确定专业,再择校

我当时先是决定了要学新闻,然后上网了解相关的情况。这个时候才发现,现在研究生还分学硕和专硕(所以说我考研完全是从小白开始的,自己一点一点的搞明白),发现学硕比较难而且招收的人普遍较少,一般都是想要继续深造的人才选择报考;专硕则更侧重于培养以后在工作中的业务能力,招收的人也相对较多,所以结合了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最后选择了新传专硕。接下来就是选学校了,我直接百度了新传专业的排名(虽然百度来的学校排名不一定准确,但大差不差就好了,我觉得没必要在这件事上那么的纠结)。因为本科已经211了,所以想着既然要考就奔着985吧(个人觉得看情况,如果本科比较好,可以选择平行院校或者往上走;如果本科比较低,想求稳妥的话就可以选择平行院校,但是努力一下再上一个“段位”总是好的),所以就剩下了大概中传、人大、北大、川大、南大、厦大、浙大这一堆学校,然后我再利用各个院校的官网或者知乎等各种渠道看报录比、出题风格等相关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打听到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是热门,很容易被压分,南大风格很严谨,考题偏学术等等消息。哦,对了,还有因为我外语是要选择考日语的,所以我还考虑了复试外语口试允许小语种考试的这个因素。总之,当时各种因素考量下来,就决定了——川大。

02 | 整理情绪、做好计划,再开始学

我2018年1月到6月也,就是大三下学期,一直事情比较多,都是关于学生干部或是专业考级的事情。那个时候整体的头绪很乱,没有大块的时间去静下心来去学习,所以我就索性先不开始。个人觉得宁愿开始晚一点,也要认认真真的把基础学扎实,如果毛毛躁躁的开始,能顾这边又顾不了那边的话,那就先不要开始。但要强调的是,我只是没有开始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每天都有看一些别人写的经验,搜寻各种信息,因为考研真的是一场信息战。这一段时间对于我后期备考来说,就是一个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存在,因为这个时候我已经把后期要读的书,每一阶段要做的事情,要在考试之前完成的一些任务安排的差不多了,后面只需要直接实施就行了。相当于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计划,后期只需要安排周计划或者具体每天的复习了。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就看到了「田心考研」,决定在后期的时候要参加辅导的课程。

另外,个人建议不用开始特别早,因为复习到后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也就是说,战线如果拉得太长,真的容易厌倦。如果现在(3月)就开始复习,那每天可以只花4个小时左右去尝试着备考,个人不建议从现在开始就每天花8、9个小时去学,那样的话,到后期可能会是一个没有内容去复习的状态,也有可能容易浮躁反感。当然,每个同学的基础和具体的情况不一样,可根据自己的情形做安排。

正/式/备/考

2018年7月-2018年12月

之所以说”速成“,是因为我7月初考级结束后才开始去买参考书,从这个时候起,也算是我正式开始备考了。

通过前期的准备,我已经清楚知道自己要买什么书,然后就会立马下单去买。这也是前期准备的意义所在。也就是说,我把我的复习分成了前期准备和正式备考两个阶段。参考书到的时候,应该是7月中旬,快7月底的样子了,所以,到那个时候我才正式开始学习。下面,我分科目来给大家说说具体的备考情况:

01 | 政治

政治我把它看作是一个常规学科,就是每一天都要去接触,但是也不用很多的时间。

7月份的时候,我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 一开始想用精讲精练自学,但读了两天后发现效率太低,就立马改变了策略,选择了徐涛的课程(b站上就有哦 )。我每天会学习两三课,再做一做1000题。在做1000题的时候,建议尽量不要在题上做标记,把答案写的离题目远一点,或者把答案写到单独的纸上。这样做是为了接下来二刷和三刷,因为政治复习前期练习题不是很多,也建议大家不用刷很多老师的题目,把1000题有质量的刷完,政治基础就应该很牢固了。到了8月底,我把1000题刷完第1遍( 就一直是每天看视频刷题的节奏)。9-10月,我刷了第2遍。做完感觉完全就像第1遍的时候一样,仍然会错很多。( 第1遍和第2遍错的题都要有所标记,无论是在答案上还是在题上)。11月的时候,刷了第3遍。这一遍,我只刷了第1、2遍的错题。11月后期,肖4、肖8也会出来,大家记得都买下来。总的来说,从开始复习到11月份,整个政治的节奏就是这个样子的,时间的话,我每一天大概花一到两个小时。

我建议9、10月的时候就可以在淘宝上提前预定肖秀荣的5件套或者是套餐,书店会在书出版的时候立马就会寄给你,这样就省下了后面一次又一次去买书的麻烦。肖四、肖八出来之后,我会每天做一到两套的选择题。到了12月,其他各个老师的政治预测卷也都会出来,我是把市面上所有可以买到的政治预测卷全部买回来了,大概有七八个老师的吧。到考前两周的时候,我才开始背政治大题,主要是肖四、肖八、徐涛的小黄书和预测20题。前面的时间,我一直在练选择题,因为政治大题是拉不开分数的,真正拉开距离的都是选择题。建议大家在练习选择题的时候,最好要求自己得分保持在40分左右,如此,在政治这门课上才会有比较大的把握。 另外, 我觉得如果从一开始就每天保持接触政治的习惯,到后期不用专门去练习,也会有一个不错的分数。所以,建议大家把政治当做每天需要接触的常规科目,类似于高考每天都要上数学语文课是一样的。这样,会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的。

02 | 外语(日语203)

因为本科是日语专业,所以我选择了报考日语203。考研日语,个人感觉大概就是比N2稍微难一点点,但比N1简单很多的水平。日语的复习,和政治是同一个策略,就是选择每天去接触,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一直到考试。

7、8月刚刚开始复习日语的时候,我选择了一本考研日语单词开始,但后来发现考研日语的单词不成系统且较零散,9、10月的时候就直接选择了之前买过的一本N2小绿书的单词。这个时候,每天大概花一个多小时在单词上面,所以进度也不是很快。到11月份的时候我开始缩减背诵单词的时间,开始复习语法知识。语法知识我是通过网上的明王道日语的一个课程学习的,里面讲的都是比较基础的知识,可以帮助我再巩固一遍基础知识。这样复习到了11月底,我的单词和语法算是已经比较扎实牢固了。

12月份,我主要刷了往年的真题。我把真题看得比较重,因为它的价值是最高的,并且市面上的考研日语资料不多,我也只买了往年的真题进行学习,所以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把这一套真题要吃透。第1遍做真题的时候,我只做半套,这样每天付出在外语复习上的时间比较合理。这一遍的错误率还是挺高的,也建议大家这个时候心态一定要保持好,因为考前的心态非常非常重要。到了做第2遍的时候,我把一些相关的语法和延伸的东西进行了总结和复习,建议大家也这样做。另外,我再具体说一下日语作文。我背了大概10篇范文,范文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让我灵活运用语法,知道句型怎么用,而且也可以训练一些语感。每天还会就各个题目列出写作提纲,我觉得这是一个锻炼思路的好方法。

总的来说,我觉得在外语复习上也好,其他科目的复习也好,我们真的可以不去做很多的题,但是自己做过的题一定要让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要让自己付出的时间和收获成正比

03 | 专业课

终于来到大头——专业课了。因为我是跨考生,而且专业课占的分值比政治英语都大,所以我整个复习阶段都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复习上面的。

首先,7、8月份的时候买了参考书(其实到考试的时候,我还是有几本的参考书是没有看过的…)。我第1本看的是陈力丹老师的《新闻理论十讲》。之所以选择第1本看这个书,是因为之前了解到这本书适合入门,而且里面的表达比较简单、直白、易于理解。读下来以后,我感觉确实是这样的。当然,如果不是跨考生,可以先拿着这本书培养自己开始专注看书的那种习惯和心态,慢慢收紧自己的注意力,因为大学四年中,我们其实很难真正的静下心来去读书,这个适应过程有利于我们后期更深入的去学习。第2本书我看的是李良荣老师的《新闻学概论》。我想把新闻学书放到一起学习,能更清晰、全面、系统的学习这个科目。第3本我看的是李彬老师的《传播学引论》因为是“引论”,所以我觉得可能也比较适合入门一点(跨专业小白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看完后,整体感觉还是比较易懂的。第4本书我看的是,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这个应该是新传专业的必看书了吧。

初步阅读参考书的环节,我就只看了上面提到的这4本书。因为当时我在家里复习,且两个月时间也比较紧张,所以就没能看更多的书。在学习过程中,我喜欢写写画画,不懂的东西、思路比较混乱的东西,我会记下来再次复习,或者是自己整理出一条思路来帮助自己理解。也就是说,虽然阅读的数量不多,但这4本书的阅读质量还是很高的,至少达到了9成的理解程度。另外,每一章每一节我都有做笔记,白天看书,晚上脑子累了就再回顾一下今天看的内容,具体有手写的笔记,也有电子版的,这些笔记在我后期巩固基础知识的时候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到了9、10月份的时候,我就感到一点迷茫了,因为当时我觉得虽然书已经看了,但还是不知道看的书哪一章哪一节是重点,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运用它。我就一直在想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及思考后期应该怎样复习。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学长学姐帮忙整理的「重点笔记」,觉得这套笔记有一个知识架构在,而且是已经成型的笔记,可以节省整理时间,就选择了它。笔记里面的内容非常全面,而且有按照重要程度来进行标注,这样也可以帮助我记忆和背诵,我觉得这个是非常贴心的。这个不是打广告!这个是真的对我有了非常大的帮助,所以我要写下来!我觉得如果时间很紧张的话,中新史和外新史方面的基础参考书可以放一放,可以利用一些类似于学长学姐整理的笔记资料,对重点着重的去记一下。因为历史方面不是重点,而且考的点非常难琢磨,所以,你看整整两本历史书的时间倒不如用来看一本传播学或者新闻学的专著,这样效果可能更实在一点。后来,我就回到学校学习了,基本是天天泡在图书馆,开始背诵第1遍「田心笔记」,其实开始早的同学应该在7、8月份的时候背诵完第1遍。当时我也是压力挺大的,每天一直背一直背,也给自己定了一些目标,比如说这一周我要背到哪里。这里要强调的是,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就一定要完成哦,不然这个事情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说起背书,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要坚定地背下去,第三天不要因为担心第一天的东西会忘记又返回去背第一天的内容,不然进度很难推进。前面背过去就背过去了,虽然你觉得自己没有印象,但是它在脑子中已经悄悄的留下了印象,记得要一直往前推进整个进度。太慢的话,不仅对复习进度有影响,也会增加你的心理压力,影响你的情绪。到10月底我已经背完了第1遍书了,那个时候真的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没记住,但是没关系,你这个阶段已经结束了,请大胆的进入下一阶段。11月份,我开始参加「田心·强化班」了(我看的是录播,因为强化课程实际7月份就开始了)。报强化班是因为当时自己虽然把整套重点笔记都已经背下来了,但笔记中重点是哪些,我又有点摸不到头脑了,而且我想抓到更加精髓的东西。在我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够理清楚这件事的时候,我就选择了寻求外界的帮助。当时强化班包含了理论和业务两个方面,理论方面帮我们整理了很多专题,业务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做题的建议和帮助。在业务写作方面,比如说消息改写或者是新闻价值分析等等这些实操的东西,是很难去找到一本书或者资料去学习的,学长学姐们手把手教我们怎么写,怎么调整格式和措辞,非常受用。另外,学长学姐还会批改实务业务作业,我觉得这个非常好,是真正的让我明白了业务方面的东西应该怎么做,而且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不然一个人练习的话,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也没有什么效果

录播的课看起来会很快,我根据课程做笔记,后面再进行背诵。所以在11月份前半个月,我就把强化课都补完了,这也是当时我就给自己定的一个计划。只有在11月中旬把这件事情结束,我才有可能在后面做更多的事情,才有可能在考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我就逼自己在11月份去做完这件事情。其实之前每个阶段都是这样的,一定要在一定的期限之内逼自己去完成,不然后面一个拖延就都会拖延,不仅不能在考前做完所有的准备,也会影响考试的心态。11月后半段的时候,我是报了田心的冲刺课,每一周会上一两次课的样子,一般都在晚上上课。所以在白天我会背第2遍的笔记,因为我觉得笔记是一个非常基础的东西的,之后我又把强化课的专题全部都背了一遍。这有点类似于高考时候的一轮和二轮复习,第1轮是把所有的知识点搞清楚,第2轮主要是梳理框架和巩固,我觉得田心笔记 课程就是一个非常全面的知识库,学长学姐整理的专题就是一些框架,比如哪些理论或者哪些知识点在哪种题当中会用到的。

11月底和12月考试之前,我开始阅读历年真题。首先自己去做,但并不是说每一道题都要像考试一样写的特别多,但是至少要列出答题提纲,列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出来,然后再和答案去对照,看看可以在哪些方面来拓宽自己的思维。题做完一遍之后,我会去背真题的答案,答案都是学长学姐帮助我们整理过的,我当时是在考前两周左右的时候,把真题的答案都背了一遍。然后后面有两次田心组织的模拟考试,我觉得这个环节对我的帮助真的非常大,第1次的时候我的时间就没有掌握好,没有写完。在第2次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即使每道题少写一行或者两行,但一定要写完(新传人的苦,总是在写完和写不完的边缘试探)。当时两次模拟下来,我就大概已经感受到了考试的氛围和在考场上自己脑子在飞速运转的状态,同时,我觉得自己心里也有底了一些。虽然两次模考的成绩都不够理想,但是那种考试状态的模拟是非常重要的。临近考试的时候,我又把田心笔记上一些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背了一遍(对,就是一遍又一遍反复记忆),又把专题啊,之前和研友们交流的时候碰到的不懂的东西,自己总结的一些小专题或是名词解释什么的,自己都看了一遍。

其实我觉得考研这件事情,很多环节都要做到前面,因为到临考前那两周时间是非常紧张的,那个时候你每天只需要保持常规的学习,然后摆正自己的心态就可以了,事情还是尽早放在前面做,这样才会不慌张。

终/级/建/议

说了这么多其实挺零碎的,我再把个人觉得非常重要的一些点,单独给大家列出来。如果能掌握好这几点,就可以事半功倍。

01 | 一切要做好计划,并完成它

每天做好规划,不一定非要学“12个小时”。即使是10个小时,如果能有比12小时更好的效果,那就ok。就我自己来说,是必须要睡够的人,如果一天睡不够,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所以我每天都是早上7:00起床,大概快8:00的时候到图书馆,到晚上10:00图书馆闭馆回寝室。也就是说8:00-22:00以外的其他时间我就不再去想学习这件事情,或者只是看一些经验贴和发布的信息,不会再去累自己的脑子。我觉得如果每一天都能坚持到这样的话,也无需冲刺之说。

02 | 耐住寂寞,摒弃一切其他想法

不关注任何关于招聘的信息、会影响考研的各类比赛等。既然认定了考研,就一股脑的走下去。

03 | 不要和别人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而且你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只和自己比,只做到无愧于心。

04 | 从心态上放松自己

考上就上,考不上就去赚钱。这一点和第2点并不冲突,既然现在选择了这条路,那就认认真真的走下去,结果谁都说不定。不要过分的在乎结果,无论结果好坏自己尽力了、无愧于自己就好,以后不后悔就可以。

05 | 谨防“过饱”难“消化”

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学会,不要想着什么都要学,在自己能够掌握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学就行,不要去为了学习更多的东西而把根本忘掉。

06 | 坚持下去才有资格谈胜利

每年考研报名的时候会有很多很多人,到考试的那一天会少掉1/3,第2天考试的时候又会少一部分的人。所以最后能够参加并且完整参加考试的人,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多。无论有多少人参加,你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做到极致,站在巅峰摇旗呐喊的人,会是你。

07 | 学与玩不矛盾,但不交叉

劳逸结合很重要,但切忌边学边玩。也不要自己感动自己,自己到底学了多少应该有正确的认知。不要只看学习时间,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质量。专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才可以有回报。

08 | 放低姿态,老实的学

无论是跨考还是本专业的人,我觉得考研期间都要放低姿态去认真的去学,都要拿出自己什么都不会、自己有很多要提高的那种心态去学习。无论什么知识和问题,都不要觉得自己已经掌握的非常好了,没有人会真正的掌握得非常好,所以我们都要尽可能多的去学习、去了解,要虚心。

09 | 给自己一个“贵”一点的目标

比如川大的分数线是368分,那么我就要想一下,我每一科都要考到多少分数才能达到这条线?我本来给自己的计划是日语和政治达到大概80分,然后专业课成绩两个都达到100分左右,因为我是跨考,所以我对自己的专业课成绩并没有很大的信心,我也一直都在努力的去学专业课,可能这也是最后专业课成绩都是120 的主要原因吧。

或者你可以给自己定一个比较“贵”的目标,比如说要考到400分,那么你就按照400分的目标去努力,你很有可能是达不到自己的目标的,但是你定得高一点,你自己的努力就会更多。

10 | 攒人品,很重要

这件事真的很神奇。去好好做每一件事情,不做过分的事。这个不仅可以稳定自己的情绪,还可以真正的攒到人品!另外推荐给大家一个公众号,叫锦鲤大王,我每天都点。你只要努力就好了,其他的事情都交给锦鲤大王吧。

好啦,我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总结一下,虽然我正式开始复习比较晚,学习时间也比较短,但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在学习之前下的功夫,正因为有前期的准备,明确了自己每一步要怎么走,后面才跳过了迷茫的阶段,使我每一步走得都很清楚,心也就会很踏实,看到别人的进度我也不会去羡慕。真的,只做自己的,就好了。

再次强调,计划不但可以给你省去时间上的烦恼,而且可以给自己的心态上一颗定心丸,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要记得,学习质量很重要,不求多,但求精。

最后,要感谢田心学长学姐的帮助。20级的兄弟姐妹们也加油吧!有什么问题都可以以写留言的方式和我讨论,祝愿大家都能成功上岸!

田心分享会

为了为20级小伙伴分享更多,更详细的考研经验,小田心将在本周天召开一年一度的「田心·经验共享会」,将会邀请到「NNNine」学姐在内的3位19级成功上岸的超优秀的学姐为大家共享考研经验,传递小幸运。欢迎关注参加。


关于我们

专注于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欢迎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公众号请搜:“田心考研”

欢迎加入全新Q群交流

2020级:612392835(19年年底参加考试)

2021级:970443302(20年年底参加考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