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的七种鉴别方法(这个海南黄花梨鉴别方法是假的)

误区一:海南黄花梨的香味

大多数海南黄花梨玩家开始接触海南黄花梨前都是从字面上来了解海南黄花梨的,写出来的都是赞美黄花梨最美的一面,这就容易令人走入一个误区,只有闻到令人心旷神怡的香味才证明是海南黄花梨或只看到鬼脸。然而,大家能接触到的海黄香味却有许多的“变味”,有的甚至是臭味(比如将海南黄花梨长期的与其它的带味的物品存放也会存在串味的现象,但过段时间把海南单独拿出,又可恢复它的本味),这就要求大家走出光靠味道辨别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误区。

海南黄花梨的七种鉴别方法(这个海南黄花梨鉴别方法是假的)(1)

海南黄花梨的香味并不像沉香那样浓密而且香味持久,那是一种自然的美。海南黄花梨只有新切面或者封严的杯子罐子才好闻到,一旦新切面暴露在空气中,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开新的表面就又会散发出来,另外,雨天或者潮湿的天气海黄宝贝也会散发出悠悠降香。当然也有千年难遇的老料,这样的老料做出来的宝贝,哪怕上蜡也难封住它的香味,而且非常醇香,这是千百年沉淀的结果,只能机缘巧遇。因此,每一位新的玩家不要以为你的宝贝闻不到香味了就开始怀疑它不是否真正的海南黄花梨,因为要辨别,海南黄花梨的花纹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海南黄花梨的七种鉴别方法(这个海南黄花梨鉴别方法是假的)(2)

误区二:海南黄花梨的花纹

海南黄花梨的花纹,纹路线条有许许多多种形式,“鬼脸”就是一个朦胧的概念,什么样的花纹才是鬼脸呢?这也很难用文字来给大家一个准确形容,因为其本身的特点是纹路的多变多样性。不是所有的黄花梨都有鬼脸的,以鬼脸来判断好坏是很大错误的。除了鬼脸还有“鬼眼”,也就是相对小的,生长过程中向外冒新芽的树疙瘩,往往一出现就是一排一排的,且非常密集。海黄的花纹有粗有细,但都很清晰,不显乱,有流线的,有弯曲的,甚至有直的;以黑线花纹居多,偶尔也能见到深褐色或红线花纹(东部黄梨多),细花纹的材质颜色往往色差不大,粗花纹的花纹颜色跟材质颜色色差明显,整体颜色又非常好看,多为西部油梨。

海南黄花梨的花纹中,还有褶皱纹,更漂亮的还有海南黄花瘿木花纹,目前市场上能看到的海南黄花梨瘿木绝大部分都是越黄,请大家明明白白消费;不管怎样越黄也是值得收藏的,在行业内,一个越黄瘿木碗就曾经以30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过,更有甚的极品现在都有报价在百万人民币了。

海南黄花梨的七种鉴别方法(这个海南黄花梨鉴别方法是假的)(3)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海黄都有漂亮的花纹,许多海南黄花梨原木老料大料,老料的边脚料作出来的东西就没什么花纹,却又很值钱!要么花纹细而浅,要么粗而淡,这些也都是有可能的,因此新手光以花纹来判断海南黄花梨这也是走进了误区。凭香味,花纹,也不敢100%判断海黄或者越黄的,海南黄花梨的材质也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

误区三:荧光、金丝,沉水

以材质花纹来区分海南黄花梨木本身都有无数种,没有任何两件相同的器物是相同材质花纹的。材质也是海南黄花梨跟越南黄花梨较大的区别,大家所能接触到的绝大部分的海南黄花梨材质表面都能比较容易打磨出荧光,扫蜡后什么荧光感,半透明琥珀质感,温润如玉感都出来了,而少数长期泡水的海黄根料或杆料会出现像越南黄花梨一样的材质表面,光打磨不上蜡反而要好看的多。海黄打磨后,表面毛孔较少,甚至没有,反光感很强;越南黄花梨就毛孔较粗,看起来材质有些疏松,感觉吸光,上蜡后二者对比就更加明显。

海南黄花梨气干密度为0.82-0.94/cm3,仅有少数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数都会有点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这样理解也是错误的。海南黄花梨又分为东部的黄梨(颜色发黄)和西部的油梨(红,紫,黑三种颜色都有),东部的黄梨相对西部的油梨来说,材质要轻,做为古时进贡皇家的木料,最为出名的形容就是荧光感强,半透明质感透露出屡屡金丝……

海南黄花梨的七种鉴别方法(这个海南黄花梨鉴别方法是假的)(4)

对于新手理解何为“荧光”呢,那是对物论物,不尽相同,荧光、金丝还有沉水等常见的形容,都跟材质分不开的。荧光只是一个概念,不必深究。太把荧光当回事也就走进了误区。材质细腻的,反光强烈的,想简单就这么回事。有些人拿木屑泡水来区分海黄越黄,那也是不严谨的,容易误导人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