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是现代什么官职(三公九卿是哪些官职)

“三公九卿”这个官僚体制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由来已久,根据《礼记》记载,“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可见夏朝时就已经出现了“三公九卿”的说法,并一直被各朝代沿用,但这种制度,真正的成熟和完善时期,还是始于秦始皇时期。

“三公九卿”都有哪些官职?职权又是什么呢?

秦朝时期的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而九卿指的是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这9种官职。

三公九卿是现代什么官职(三公九卿是哪些官职)(1)

三公九卿

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后,为了使皇位能够千代万代继承,他对当时的政治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废除了商周时期的分封制,改用郡县制,这样可以确保朝廷对地方的掌控,使地方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割据势力。其次为了强化中央集权,他在朝廷实行三公九卿制,将权力细化和分化,从而实现皇帝的集权。

三公九卿是现代什么官职(三公九卿是哪些官职)(2)

丞相是百官之首,是群臣中的最高官衔,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丞相可以参与和管理朝廷的任何事务,可以说丞相充当着皇帝的副手角色,协助皇帝处理天下政事。秦朝时期设置了左右丞相,这样是为了丞相之间互相制衡,避免一人权力过大架空皇帝的情况出现。

三公九卿是现代什么官职(三公九卿是哪些官职)(3)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工作,相当于今天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但御史大夫的职责又不仅限于监察,他还会帮助丞相处理一些政事。御史大夫的设置可以起到牵制相权的作用,同时也能监督百官,确保朝廷风清气正,使官员不敢任意妄为,能帮助皇帝了解大臣动向和管理大臣。

太尉是朝廷的最高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国家的军事事务,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部长。发生战事时,太尉有领兵作战的权力,但没有调动兵马的权力,兵马的调动权都集中在皇帝手中。另外,国家具体的军事事务,如军力部署,具体作战方案等,都需要太尉为皇帝参谋和帮忙制定。

三公九卿是现代什么官职(三公九卿是哪些官职)(4)

九卿的官职低于三公,但它们在秦朝的官僚体制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是维护皇权和保证国家各项事务正常运转的关键组成。

九卿之首是奉常,掌管国家的宗庙礼仪事宜。古代帝王为了维护统治,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他们通过祭祀来巩固自己的正统地位,同时也通过祭祀来为百姓祈福,保佑国家民泰安康等。古代皇帝大多都推行以礼治国,通过礼仪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和统治,所以在古代,宗庙礼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郎中令是掌管宫殿的警卫,负责皇帝的安全工作,即人们常说的大内侍卫,负责皇宫内部的保卫工作。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负责宫门的把守,防止不轨之人进入皇宫,或者是防止造反者进入宫中,确保宫廷安全。

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说白了,是替皇上管理御马的一个官职,同时也负责制定国家关于养马的政策等。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相当于今天的法院。各个地方发生的一些重大案件,都需要报告廷尉,一些疑难案件也会报请廷尉判处。同时,廷尉也会派官员到地方上去协助处理一些重大案件。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负责王朝和藩属国之间的事务往来,以及边陲地区少数部族的事务处理等,在维护国家稳定、边关稳定和促进民族融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皇室家大业大,再加上皇亲国戚,人数特别多,难免会产生一大堆事。朝廷设立宗正,帮助处理和解决皇室的这些事务,有助于皇室成员内部的稳定和安宁。

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负责国家的税务收取、财政支出等,确保国家财政收入支出平衡。同时,有规划地进行赋税收取和支出财政,能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国家财政支出的科学合理,这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富强。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他专门为皇室成员服务,从天下调取皇室成员所用的各种物资,从而保障皇室成员的生活质量。

三公九卿是现代什么官职(三公九卿是哪些官职)(5)

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里,三公九卿的名称、职能也在不断地变化。通体而言,变化的大趋势是三公九卿的权力不断被架空,以至于后来手里没有什么权力,只剩下议事功能。

三公九卿是现代什么官职(三公九卿是哪些官职)(6)

清朝“三公九卿”官职的变化

在清朝时,三公的官职依然保留,名称还是太师、太傅、太保。

只不过,这时候太师、太傅、太保已经成为了一种虚衔或荣誉职务,而且多用于功臣去世后的追赠。只有极少数人官员,在世时就获得三公的官职,曹振镛是其中之一。1827年,道光皇帝平定张格尔叛乱,并俘获张格尔后,对大臣论功行赏,72岁的曹振镛由太子太师晋升为太傅。

三公九卿是现代什么官职(三公九卿是哪些官职)(7)

三公所负责的职能,则由殿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分担了。殿阁大学士官居正一品,位极人臣,但手中权力不大;军机大臣本身没有品级,但手里掌握实权。

至于九卿,它们的名称几经演变后,与以前大不相同了,而且只保留了5个,分别是:大理寺卿、太常寺卿、光禄寺卿、太仆寺卿、鸿胪寺卿。

从隋唐以后,朝廷以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替代了九卿的大部分职权。其中,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

清朝依然设置了六部,职能方面也没有太大变化。不过,在清朝,人们一般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加上都察院长官左都御史、通政使司长官通政使、大理寺长官大理寺卿,并称为九卿。

三公九卿制度的演变,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最初的丞相权倾天下、架空皇帝,历经数个朝代的更迭,加强了中央集权,突出了皇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