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提督和总督的区别(清朝时期为什么要分提督和总督)

在清朝期间,提督被称为军务总兵官,他负责管理一个省的陆地或水路官兵,他是省绿营的最高官员,等级是一品。总督是该地区最高行政长官,负责一个省或多个省的行政,经济和军事事务,等级是正二品。

提督将是武将,总督是文将,他们都有军事管辖权,两者同样是握有兵权的人,它们的官职谁更大呢?

清朝提督和总督的区别(清朝时期为什么要分提督和总督)(1)

从等级的角度来看,提督是来自一品官员,总督是正二品官员,显然提督的等级更高。但是,大多数总督都获得了兵部尚书职位,也就是一品官员,因此,两者的等级相等。

提督是省级绿营的最高官员,在义务上与现任省级军事指挥官相当。而总督有权控制一个或多个省份,也就是说,提督专门管制军队,但总督有最终决定权。因此,就实际权力而言,总督高于提督。

清朝提督和总督的区别(清朝时期为什么要分提督和总督)(2)

为什么清朝要文官管理武将呢?这其实不是清朝的原创。

在中国的前几个朝代,地方领导人往往会对有自己的一股军队,甚至出现造反的情况。自宋代以来,为了制止唐朝分裂主义的形势,统治者建立了以民法为基础的管理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军事人员的权威。但是,这使宋朝军队的战斗力降低了很多,管理上的混乱最终导致了北宋的覆灭。明朝统治者汲取了宋代的教训,对文官制武将制度进行了许多改进,进一步增强了皇权。在明朝永乐皇帝之后,从来没有一个地方军阀能有自己的力量,并挑战中央皇权的案例。

清朝提督和总督的区别(清朝时期为什么要分提督和总督)(3)

因此,在明清两代,文官的地位远远高于武将。此外,尽管这些文官是作为学者出生的,但实际在战场上的能力并不比武将弱。明清时期的许多名将都是文官,如王阳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都是享誉中华的大英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