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由来(敢字的前世今生)

“敢”为会意字,甲骨文下面是手(又),持一猎叉(干)猛刺上边的野猪(倒豕)形,会勇敢进取之意。

活字由来(敢字的前世今生)(1)

《汉书·食货志下》:“匈奴侵寇甚,莽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猪突豨勇。”颜师古注引服虔曰:“猪性触突人,故取以喻。”二战时日军的“猪突冲锋”就是这样来的,在日语中,“猪”指野猪,是褒义词,因为日本列岛没有老虎,野猪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我们的老虎,是勇敢无畏的象征。家猪称作“豚”,如猪肉拉面称作“豚骨拉面”。

活字由来(敢字的前世今生)(2)

日本瓷器上的老虎,有点卡哇伊

明末清初归庄《万古愁》:“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这是成语“狼奔豕突”的出处。猎谚云“一猪二熊三老虎”,这都说明野猪的凶悍,只有真正的勇士才敢猎取。《说文》:“敢,进取也。”《广雅·释诂二》:“敢,勇也。”《玉篇·攴部》:“敢,敢果也。”“勇敢”“果敢”用的都是此义。引申为有胆量做某种事情,“敢想”“敢说”“敢作敢当”用的都是此义。黄县话有个词儿叫“敢保”,就是管保的意思,比如:我敢保明天肯定能下雨;我敢保你赢不了。

勇敢进取有时带来侵犯、冒犯,《广雅·释诂四》:“敢,犯也。”《国语·吴语》:“吴王夫差既胜齐人于艾陵,乃使行人奚斯释言于齐,曰:‘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后用作谦辞,表冒昧之意,《仪记·士虞礼》:“敢用洁牲刚鬣。”郑玄注:“敢,昧冒之辞也。豕曰刚鬣。”贾公彦疏:“敢,昧冒之辞者,凡言敢者,皆是以卑触尊不自明之意。”“敢”为地位低的人向地位高的人陈言时所用,意思是自己的言行冒犯了对方,“敢问”“敢请”“敢烦”用的都是此义。这些谦辞都带有询问的语气,带有揣度之意,所以后来“敢”词义虚化,成为语气副词,有“莫非”“大概”义,元佚名《陈州粜米》第二折:“这个白髭须的老儿,敢是包待制?”《水浒传》:“林冲看了,寻思道:‘敢是柴大官人么?”《红楼梦》第一回:“老先生倚门佇望,敢街市上有甚新闻么?”

“敢则是”又作“敢只是”“敢子是”,一个义项为大概是、也许是,明冯惟敏《醉花阴•仰高亭自寿》套曲:“为甚么懒参禅慵学道?敢子是老先生顿悟高。”这个义项黄县话说作“敢莫”,表猜度语气,比如:那些东西是给我嘞吗?敢莫是;出门带这一点钱儿敢莫不够;他敢莫不能来喽;他敢莫吃儿饭喽;这事儿敢莫是他干嘞。“敢则是”还有一个义项为肯定是、正是,表肯定语气,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他那里是羞我,敢则是羞你哩!”这个义项也可以写作“敢情”,表示发现原来没有发现的情况,相当于“原来”,比如:敢情是你背后捣嘞鬼;怪不得教室没人喽,敢情你们都趴在这儿啊。“敢情”另一个义项表示情理明显,不必怀疑,有“当然”之意,《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凤姐听说,笑道:‘老祖宗也去,敢情好了!就只是我又不得受用了。’”这个义项也可以写作“敢自”,《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挨著洗澡房的西边儿,向阳儿的那一间闲屋子,叫他住怎么样。那敢自很好了。”《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贾琏又笑道:‘敢自好,只是怕你婶子不依。’”这个意思黄县话里既可以说“敢情”,也可说作“敢儿”(“自”“子”同音,黄县话里的子尾词都改读作儿尾词,或许“敢儿”就是由“敢自”演化而来的?),比如:你亲自出马?那敢情好;敢情你吃饱不饿喽,我们呢?今晚我不走喽,咱俩一个铺睡吧?乜敢儿好;咱佮个亲家吧?那敢情好(那敢儿好);他敢儿脑儿聪明;人家敢儿有钱;饽饽敢儿比片片好吃;他们是弟兄俩儿,他敢儿要帮儿他哥哥;她敢儿愿意去城里上学;你敢儿吃饱喽,我还饿儿肚儿呢;你拿黄瓜腚去换他嘞黄瓜头,他敢儿不愿意;没砸儿你手上你敢儿不疼;你敢儿明天不用上班。在黄县话里,“敢儿”还可以用于应答,直接表赞同,比如:这世上枪打出头鸟,出头嘞椽儿先烂,遇儿事儿千万别冲儿头里。乜敢儿嘞;恁家老二跟你去,脑儿聪明学习好。乜敢儿嘞。“敢来儿”是只不过的意思,比如:今日天儿挺好,敢来儿风有点大;她长嘞挺好看嘞,敢来儿个儿有点矮;今年大梨接嘞不少,敢来儿个头不大;我去年就早早把房儿卖喽,敢来儿少卖儿点钱。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