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的努力事迹(刘德华30年体重不变)

自律成就刘德华

年近60岁的刘德华,被称为“”不老男神”和“红了一辈子的人”。

2018年年末到2019年年初,这位已经年过半百的全民偶像连续举行了14场演唱会,共计演唱了400多首歌曲,其中还有大段的舞蹈表演。

每一场演唱会都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每一场演唱会华仔都精心准备,拼命展现。

看过演唱会的人都说:刘德华的状态,完全不像一个将近60岁的人。

人们还说:刘德华之所以这么红,是因为他人品好。

刘德华的努力事迹(刘德华30年体重不变)(1)

然而,在”不老”和“很红”背后,藏着的不仅仅是刘德华的人品,还有他的自律

因为自律,每天有条不紊地安排好个人事务和工作,刘德华才能利用更多的时间,接拍更多作品。仅仅在1989年那一年,刘德华就有16部电影上映。

刘德华的努力事迹(刘德华30年体重不变)(2)

老梁曾在节目中说:

“刘德华能红这么多年是有一定道理的”

“30年来体重始终保持在65公斤,从来没变过”

“每天不管拍戏有多累,都要在收工后压压腿,抻抻筋,锻炼锻炼”

“不管睡多晚,每天早上都雷打不动地六点起床”

“和林家栋坐飞机外出工作,刚下飞机刘德华便掏出一张纸,原来坐飞机的途中他已经写好了一首歌词”

刘德华就是这样一个高度自律的明星,正是这种日复一日,雷打不动地坚持,让他在娱乐圈有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地位。

而反观我们普通人,其实很难做到自律。比如,明明决定上班时间把工作做完,却一拖拖到了晚上九点;明明定好了早上6点起来看书,到点了却总是起不来床;明明说了要减肥,却总是迈不开腿,管不住嘴。

在提升自律性这件事上,一些人给出的建议是,拆解目标,或是利用表格来监督自己。

然而,我们之所以不够自律,并不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如何一步一步地去做,而是我们难以开始和坚持。因此,如果想提升自律性,就要解决我们难以行动起来的问题。

无法保持自律的原因

*过度自信

在《自律力》这本书里,作者马歇尔·古德史密斯说,大多数人无法保持自律的关键原因就是过度自信。这种自信体现在执行力、体力脑力和外部环境上。

在执行力方面,你可能会总是会盲目乐观,总以为自己能在很短的时间做很多的事,典型的例子,就是当你今天不想看书时,却总把任务推到明天,因为你总有一种错觉——就是明天的自己突然变得勤奋,爱看书了,但实际上并不可能。

刘德华的努力事迹(刘德华30年体重不变)(3)

在体力和脑力方面,你也会陷入一种自己会始终保持良好状态的局限思维。但是,如果你自己观察就会发现,一般我们在早上的时候身体和精神状态是最好的,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后越会觉得疲惫,那么这个时候,你的体力和脑力就会很难以应对高强度的工作量了,因此,自律性也会变差。

外部环境呢,指的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干扰,比如,公司加班,同学聚会,朋友生病等一些你难以控制的外部事件,这些都会影响你保持自律。

*借口太多

《自律力》这本书里提到:“人们难以自律,其实往往是陷入了一种今天很特别的误区。”

曾在抖音上看过Papi酱发布的视频《买衣服的理由》,视频中Papi酱细数了女生们给自己买衣服的各种奇葩借口,比如,胖了、瘦了都要买;发工资了、被炒鱿鱼了也要买;最后还很搞笑地说到: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买件新衣服奖励一下自己!什么特殊的日子呢?我也不知道!

刘德华的努力事迹(刘德华30年体重不变)(4)

看了这个视频的内容,是不是非常有同感?其实,不光是女生,我们大部分普通人,都会经常把今天当例外

比如,你本来打算今天下班回家做PPT,结果回到家看到那一堆资料,你实在不想动,于是你就给自己找了个借口:累了好几天了,今天休息一下,明天再弄吧!

然而,当你总是把今天当作例外来对待的时候,就意味着今后你还会重蹈覆辙,因为,还没到来的日子,早晚会成为“今天”,而对你来说——“今天很特殊”。这就是你无法保持自律的第二个原因。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无法保持自律的原因,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

如何才能保持自律?

*巧用WOOP思维,提升你的行动力

在《自我发展心理学》课上,心理学家陈海贤介绍了一种提升行动力的思维方式——WOOP思维。

WOOP思维方式讲的是什么呢?这得先从“幻想”说起。

很多人认为,当我们想达成某个目标时,适当地进行积极乐观地幻想,可以调动我们的积极性,提升我们的自信心。

但是,“乐观幻想”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比如——消减行动力,有研究证明,幻想自己减肥成功的人 ,他们的减肥效果远远低于那些幻想自己减肥会遇到困难的人。因为,大脑有时分不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当大脑体验到幻想成功带来的喜悦感时,它会产生一种错觉:目标真的已经达成了,所以不用再做些什么了。那这种错觉,就是消减行动力的元凶。

刘德华的努力事迹(刘德华30年体重不变)(5)

后来,美国女心理学家厄廷根发现:通过想象在达成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便可以抵消掉乐观幻想成功结果所带来的副作用。

换句话说,想在做事时增加信心、提升动力,一方面你要适当地幻想目标达成后的场景,另一方面,你还要想象那些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这个方法叫作——心理对照法。

举个例子,你想减肥,那你可以想象减肥之后自己苗条的身材和穿上漂亮衣服的样子。然后,你还要想象,为了减肥你要克服哪些困难?比如,每天跑5公里,少吃热量高的食物等等。

听到这,你可能会说,就算心理对照管用。但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难以行动,恰恰是因为难以克服的障碍啊!

别着急,上面我们提到的那位女心理学家厄廷根的丈夫——彼得.M.戈尔维策又提供了一种思维工具叫作——执行意图

这个工具非常简单,就是使用条件句式“如果(场景、时间、地点)……就(行为)……”来给自己遇到的障碍,设定一个具体的行为模式。比如,你可以给自己设定,“如果我吃完饭,就会穿上跑鞋出去跑步。”“如果我看到高热量的食品,我就会用水果来代替”。

这个简单的工具之所以有效,它给大脑提前预置了未来的行为线索。因此,到了特定的时间或场景时,大脑就会触发相应的行为。

后来,彼得夫妻俩将心理对照执行意图合二为一,组合成了WOOP思维模式:

W——Wish 愿望:就是你想达成的某个目标。

O——Outcome 结果:你要想象达成目标后的情景,越具体越好。

O——Obstacle 障碍:找出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同样,越具体越好。

P——Plan 计划:要克服具体的困难,你要给自己设定“如果……就……”的行为线索。

刘德华的努力事迹(刘德华30年体重不变)(6)

举例来说,当你想每天坚持6点起床看书时,那这个就是你的愿意——Wish。接下来,你要想到坚持一年后,自己的状态,比如,你看了很多和工作相关的书,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还升职加薪了——这就是Outcome结果。然后,你要认真去想在坚持六点起床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比如,你可能会遇到失眠或是加班到很晚的情况,你就可以给自己规定:“如果遇到失眠或加班到很晚的情况,那我就6点半起床看半个小时的书”。

WOOP思维的有效性就在于,它既能够缓解因压力过大或厌烦情绪而不愿行动的心理,同时,还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难题

这样,当你对要做的事情充满期待,而且又有信心解决掉各种阻碍时,你的行动力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那么,保持自律也就变得容易许多了。

*用微习惯策略,减少行动阻力

在《微习惯》这本书书里,作者斯蒂芬·盖斯提出一种“微习惯”策略,具体来说,就是设置一个微乎其微的目标,从完成这个小目标开始做起。

刘德华的努力事迹(刘德华30年体重不变)(7)

比如,你每天想要跑5公里,那么微习惯策略就是建议你把目标降下来,降到多少呢?1公里、500米甚至是100米都可以!你可能会说,这不等于偷懒嘛!按照这个跑法,跑一年也练不出好身材啊!

你的顾虑不无道理。但是你想过没有,正是因为一些“急功近利”的想法,才阻碍了你的行动。比如,你一想到每天下班还要出去跑5公里,气喘吁吁还满头大汗的很不舒服,于是你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因此,才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到最后干脆你就放弃了。

而“微习惯”策略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实在是太简单了,只要你抽出一点时间,用一点点的意志力就能完成。有了这个前提,你的畏难情绪基本也就消解了,而且,你也不会再找借口了,因为如此简单的任务,即使你有一千个理由,也能完成。

而一旦我们开始行动,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最关键的是,我们会在完成微型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想要给自己提升目标,因为,我们本身的意愿就是想跑的更远,做的更多。

比如,你给自己规定每天写100个字,当你真正开始动笔以后,你往往会发现:100个字无法表达你的全部想法,那么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写更多字。

即便是你真的只是写了100个字,也没关系,因为你完成每天的目标了,这会让你体验到成就感,而人们通常都有一个惯性心理,就是总是喜欢追求更高的目标。那么,当你产生想要比以前做得更好,写得更多时,你就会一点点地给自己加码:这周增加50个字,下周再增加50个字。这样的方式,你才更容易坚持下去。最后,你会发现,你已经能够做到每天写够1000字了,是不是已经达到了自律的标准了?

刘德华的努力事迹(刘德华30年体重不变)(8)

那么,“微习惯”策略具体要怎么执行呢?

1.选择合适的计划:确定你的微型目标,最好不超过3个,因为数量太多,超额完成目标的可能性就越低,其次,要想象你最忙碌的一天是怎样的,因为你要保证目标即使是在最忙的时候也能完成。

2.挖掘计划的内在价值:问自己“实行这个计划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如果只是为了跟风,而并非不知道对自己有什么价值,那就舍弃计划。

3.将计划纳入日程:给自己的计划设定具体的时间,比如,每天吃完晚饭后跑步、早上六点到九点之间完成写作。

4.建立回报机制:适当的奖励可以激发动力,当你获得阶段性胜利时,可以买点东西奖励一下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巨幅日历贴在墙上,每完成一天就画一个对勾,这样会增加你的成就感。

5.记录与追踪:可以用手机便签记录下你每天的计划完成情况,如果真的有特殊情况没有完成,尝试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法,避免以后再次发生。

6.争取超额完成:在完成微型目标的基础上,可以给自己一点一点地增加目标难度,但不要增加太多,否则很容易导致前功尽弃。

按照这个“绝对不可能失败”的微步骤操作,你一定能成为自律达人!

*利用承诺的一致性,逼自己一把

在《影响力》这本书中,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说: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做到言行一致。因为,人们都认为说到做到,能给人留下可靠、诚实、积极的正面形象。

这意味着,当一个人在公开场合做出选择,或是表明态度时,那么迫于外在和内在的压力,他会要求自己按照承诺去做。

刘德华的努力事迹(刘德华30年体重不变)(9)

书中提到一个相关实验:研究人员A在沙滩上随机找了一个人,然后躺在他旁边听收音机,过了一会A起身离开了,但是收音机没有拿走。此时,研究人员B假扮小偷,拿走了A的收音机。结果,在20次实验中,只有4次,小偷被躺在A旁边的游客阻止了。

后来,研究人员A换了一种方式:在离开前拜托旁边的人帮自己看好收音机,结果,在20次实验中,旁观者有19次都出手阻止了小偷。

这更加说明了,当人们做出承诺时,他们的行为会倾向于履行承诺。

从人类的这一行为特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发:合理的承诺,可以提升执行力。

但是,你可能会说,那为什么我在朋友圈立了那么多Flag,都倒了呢?

这是因为,你的承诺方式没有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承诺必须是自愿的。

如果你是被迫或者跟风,做出承诺,那么说明你根本就不是很想兑现承诺。之所以做出承诺,不过是因为“某某某让我说的”,或者“我看大家都立了,那我也立个flag”吧。前者是权宜之计,为了搪塞对方,或缓解冲突;后者就是纯粹是“说着玩儿”了。

因此,承诺的态度非常重要,这件事必须是你自己真心想完成的。比如,想成为自律达人,想减重20斤,而不是“我女朋友让我减肥的”。

其次,承诺的对象一定是能影响你的人

为什么朋友圈的flag说倒就倒?因为朋友圈是大家晒生活的地方,本身就是娱乐性质的。而你把flag公开在朋友圈,一个是对象不明,即使你没完成,别人也不会质问你,因为谁也没那个责任和权利。另一个,你把一件正式、重要的任务,发布在朋友圈,本身就发错了地方,那是个“闹着玩儿”的地方,你自己都不会当真,更别说别人了。

刘德华的努力事迹(刘德华30年体重不变)(10)

因此,你的承诺一定要有对象感,而且这个对象还是能影响你的人。比如,你的老板或上级,挚友或长辈。有了明确的对象,对方就会有一种想要监督你的责任感,因为当你向他们做出承诺时,实际上你也在说“请大家看我的行动吧”,这样一来,你自己也会有一种想兑现承诺的责任和压力感。

对方能够影响你——其实说的就是对方对你而言的重要程度。如果你随便找个路人,就做出承诺,那你肯定不会兑现承诺,因为对方对你来说毫无份量,你根本不在乎他对你的看法。因此,选择对你有影响力的对象,就是在利用“他人的期待”,迫使你践行承诺。

最后,承诺要有违约惩罚。

这个惩罚条件,指的就是当你无法兑现承诺时,要接受的惩罚。比如,如果你三个月内减不了10斤,就像承诺对象支付1000元钱。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就向自己的老板做出了减肥的承诺,违约金为5000元钱。由于老板对他来说是很有影响力的人,而且5000元钱也不算小数目,于是,在这种双重压力下这位朋友很坚定地完成了减肥计划。

当大脑意识到,如果我不做某事,就会损失贵重的物品时,大脑就会逼自己做出改变。

乔布斯说:

自由源于自信,自信源于自律。

如果你想保持或提升自律,那就要用巧劲儿来调动自己的执行力,只要你的执行力提升了,那么保持自律就是一件顺道渠成的事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