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与制作人馨香(百合花有柑橘味)

《恋与制作人》的一炮而红提醒了广大游戏制作厂商:至少在中国,女性向游戏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在如今游戏市场日益饱和的背景之下,如何抓住女性玩家的眼球是众多厂商关心的话题。

恋与制作人馨香(百合花有柑橘味)(1)

一般而言提到女性向游戏,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腐女向和乙女向这两大类型。比如在日本大热的《刀剑乱舞》就是偏重腐女向的类型,而《恋与制作人》则是乙女向游戏。这两个品类在女性市场中已经证明了确实大有可为,而今天我们要聊的则是另外一个不太被重视的女性向游戏品类——百合。要聊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一部大有成为一月新番黑马趋势的百合动画《citrus~柑橘味香气~》说起。

百合番成黑马,人气超“京紫”

《citrus~柑橘味的香气~》(以下简称《citrus》动画)原本是连载于知名百合漫画杂志《COMIC百合姬》上的漫画作品,原名《citrus》,中文译名为“柑橘的香气”。动画讲述的是外表辣妹内心纯情的少女柚子,在母亲再婚后转学到女子学院邂逅了表面高冷实则大胆的学生会长芽衣,在一番糟糕的事件之后,柚子发现芽衣居然就是母亲再婚对象的女儿、自己的义妹!姐妹间的love affair,就此展开。

剧情只是王道的百合剧情,然而开播之后的人气却相当亮眼。在日本推特上针对1月新番第一集观看体验的投票中,《citrus》收到了上万张投票,是仅有的两部票数过万的新番之一——另一部是超级话题作品《pop子与pipi美》。而在国内持续引发讨论热潮的《紫罗兰永恒花园》也不过收获了三千五百票而已,还不到《citrus》的三分之一。

恋与制作人馨香(百合花有柑橘味)(2)

热度只是一方面,看到这个投票结果笔者最初的反应还是:“女性观众比例真高啊!”随后联想到近期热议的关于女性市场的话题,笔者不由想到,“百合”题材是否也是开拓女性向市场的好方向呢?

男女通吃:梦幻般的细分品类

“百合”是一个根正苗红的二次元词汇,源自于1976年在一本原本面向男同性恋者的杂志《蔷薇族》上开辟的专栏“百合族的房间”,蔷薇与百合从此成为男女同性恋的代称。

在上文看到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百合作品的女性受众十分众多,甚至超过了男性。显然,如果把目光局限在女性市场中,百合题材完全能够排在腐女向、乙女向之后,成为一大热门品类。而事实上,百合题材并不只有对女性用户亲和力高这一个亮点。

鉴于国内游戏对女性向市场的发掘还处在刚刚开蒙的时期,有许多空白的研发方向都在等待着爆款游戏的出现,百合向游戏相比于腐女向和乙女向游戏还有着另一个难以比拟的优势——它在讨好女性用户的同时不会将男性玩家拒之门外,这一优势使得研发百合题材产品的风险大大降低了。在GAY、女装、逆后宫等概念不断地冲击中国网民观念的当代,“百合”显然也是一个具有相同特质、拥有广泛受众的题材,只是还缺乏一个使它传播流行起来的契机,和一款打破沉寂的游戏。

在百合文化的发源地日本,虽然也并未出现一款现象级的百合向的游戏产品,但在动漫产业中百合题材的潜力已经显露出来。下图是一张日本深夜动画剧场版票房统计图,其中排名前四且遥遥领先的四部作品分别是《LoveLive》、《魔法少女小圆——叛逆的物语》、《少女战车》、《K-ON!》。

恋与制作人馨香(百合花有柑橘味)(3)

这些整部作品中没有一个主要角色是男性,描述少女间友情并掺杂着百合暗示,最终在银幕表现上倍杀了其他一众知名作品。很显然,男女通吃的百合题材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一款游戏来说,能够在明确核心受众的同时尽可能扩大泛用户的范围是降低风险和提升生存能力的良方。百合题材的特色正是如此,一方面在女性向市场这一蓝海中任何新鲜事物都会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相对于腐女向和乙女向游戏而言百合题材完全不排斥男性用户,简直是一个梦幻般的细分品类。

而提到《Love Live》,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常年雄踞日本AppStore畅销榜前10的三款万代旗下的音乐手游、服务器和运营轮番爆炸但依然难挡玩家热情的芳文社《Kirara Fantasia》,其IP背景其实都包含了百合题材,只是很少有人强调这一因素的影响罢了。

品类空白:是机遇也是挑战

虽然我们能够通过百合动画的票房和包含百合元素的热门手游,推断百合游戏其实具有良好的用户基础,可是如今的中国游戏市场上在这一品类上几乎还是空白。如果我们把游戏、影视、动漫、小说等等统称为“内容”,那么这些内容传播的基础是什么呢?是人。任何流行因子都离不开人的传播,百合题材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中国人对于女同性恋界定的模糊,与之相关的思想观念尚未觉醒。

对于想要在这一品类上有所突破的厂商而言,尚未流行起来的百合文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笔者在查找关于“百合”一词在ACG界起源的相关资料时,看到了一段有趣的分析,摘录如下:

有些百合作品在中国会被误认为是轻百合系,甚至是友情番,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女生和外国女生之间的亲密度不同。中国是男女授受不亲,两个男女就算没有肢体接触,只是好朋友,可能都会被某些人调侃;男生之间除了勾肩搭背之外,其他亲密的肢体接触很容易被认为有猫腻;而女生之间就算很亲密也可能只会被认为是闺蜜关系。但在日本,甚至可以说除中国外的大部分国家,男男女女男女之间都是授受不亲的。平等对待异性恋和同性恋,以同样的标准看待异性和同性之间的亲密度,这也是外国尊重同性恋的一种体现。

笔者认为,这段分析还可以反过来理解——女生之间的亲密举动在中国人眼里来说相对十分正常,甚至有些出格的行为也很难联想到同性恋上去,因此中国女性对百合题材的接受度可能还会高于外国女性。在中国两个女生之间无论表现得多么亲密,也很难让人往恋爱感情上去想。在对男同性恋的意识观念通过腐女文化的推波助澜而觉醒的同时,中国人对于女同性恋的认知程度仍然很低。

那么是不是说现在就不适合挖掘这一题材呢?也不尽然。优秀的产品总是能够走在流行趋势的前面,既然在观念上女性之间的“友情”与“爱情”的界限模糊不清,那么制作这一题材的时候也不必刻意去挑破就好了,用暧昧模糊的手法表现女生与女生之间的感情,让用户自己去理解其中的醍醐味即可。尤其是目前国内的政策明确提出了“不提倡同性恋题材的作品”,打着友情的旗号去贩卖暧昧是一个既符合用户心理又迎合国家政策的合理做法。

事实上,没有女生会拒绝萌又好看的生物,更不会介意将可爱的妹子们收入后宫——很显然,开后宫并不是男性的专利,对于女性来说,以男性为主的逆后宫和以女性为主的后宫都是可以接受的类型。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游戏厂商有能力通过宣传推广,推动百合文化在中国的流行,其在市场上尤其是女性玩家市场中蕴藏的潜力足够产生一款现象级的游戏。以一款游戏的宣发之力去推动一股文化潮流的兴起,难度不言而喻,其收益也足够诱人。

事实上在去年火热的手游《碧蓝航线》中,策划已经有意加入了很多百合剧情和姐妹“亲爱”的人设,变相打了一手百合的擦边球(如下图,其中对于百合内容的暗示其实相当露骨)。只不过不过舰船拟人这一题材显然偏重于男性市场,因而没有引起百合题材与女性市场的相关讨论。但据笔者观察,喜爱收集老婆的女性玩家恐怕并不在少数,百合的剧情和人设也广受这些玩家的好评。

恋与制作人馨香(百合花有柑橘味)(4)

抛砖引玉,百合题材想必已经引起了很多有志于挖掘女性用户市场的游戏厂商和内容作者的注意。在游戏市场趋近饱和,大家纷纷求变、寻求在内容上拓展市场的情况下,未来百合题材的产品和作品必然会出现,其前景是否真如笔者描绘得那样广阔,还需留待市场来检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