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自创诗词有哪些(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

关于清明节的自创诗词有哪些(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1)

关于清明节的自创诗词有哪些(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2)

己亥三月初一(清明)

编者按:第二十四期主题为“清明节”,一周时间共收集作品56首。思人怀远,为清明祭。

关于清明节的自创诗词有哪些(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3)

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

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

主题:清明节

内容:己亥岁阳历四月五日清明节,本期以清明节为题。

令主:张建林

要求:古风、律、绝、词、曲、现代诗均可,诗限新韵、平水韵,词依《钦定词谱》,限新韵、词林正韵,曲限中原音韵,但均不能混用。鼓励新创,尽量少用旧作。必须是原创,严禁抄袭及剽窃他人作品,一经发现,除文责自负外,稿件概不录用。

时间:2019年3月30日——2019年4月4日晚20时。

关于清明节的自创诗词有哪些(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4)

清明

五律

张建林

清明

知死绝悲情,春来万物萌。

风云凄又煖,鱼鸟潜还鸣。

臂化司时夜,柳生观变成。

乐斯无暇怳,击缶踏歌行。

评:

此首并未写清明之祭后的哀伤,更多的是对看破生死、循环往复的一种理解,如“又煖”“还鸣”“踏歌”等,可表作者情怀。

(房永华)

韩建爽

清明节祭父

不敢向南望,熏风何忍当。

慈颜如左右,酹酒墓碑旁。

情寄幽冥恸,时萦旧爱祥。

半生平淡路,终古万年殇。

评:

此诗为纪念逝者之文。全诗充斥着一种感伤。能够感染读者。不过就诗而言,颔联对仗欠工,颈联凑的痕迹重了些。

(房永华)

周志华

清明祭母

清明心绪焦,祭奠路迢迢。

嘱语耳边绕,祥容眼际飘。

种田忙永日,缝补累通宵。

母德毕生记,情思如海潮。

评:

本诗意思好,用缝补等字句描写母亲大爱,引人共鸣。焦字用于清明的心绪似嫌不妥。耳字处应为平声。毕字处应为平声。种田、缝补对仗不工。绕字撞韵。飘眼际,有待推敲。

(陶然、双林)

七律

王增月

己亥清明白洋淀故乡祭祖随感

二月春风醒荷塘,归心似箭入弦张。

嫡亲几代盈村笑,老酒三杯满院香。

我叹雄安生巨变,人夸正定更辉煌。

欣逢盛世民之幸,且舞笙歌藐汉唐。

评:

虽为祭祖所感,不过全诗充斥着种欢欣的气氛,而且多是途中所见。所感多是叹惜时代变迁。二句语意啰嗦。颈联抒情有些过早。尾句藐字不妥。

(房永华)

褚永奇

清明海棠

最是一年佳节中,清明天气妙无穷。

东郊秀麦泛青碧,西府海棠升粉红。

细雨轻愁坟上纸,流光利箭世间虫。

花开花落花相似,人去人来人不同。

评:

虽为祭祖所感,不过全诗充斥着种欢欣的气氛,而且多是途中所见。所感多是叹惜时代变迁。二句语意啰嗦。颈联抒情有些过早。尾句藐字不妥。

(房永华)

周悦勤

清明

人间花色重清明,攒雪燃霞画不成。

惜此繁华非槛外,怜谁憔悴对田茔。

萋萋平野家千里,恋恋飞鸿影一丁。

来处执樽问归处,纸烟吹散晓风轻。

评:

周老师的诗格律准确,意境好。这句的归字处该仄,是跟问字换了个位子,属于拗救的一种。这种形式的句子叫准律句。在律诗的第七句和绝句的第三句是可以的。建议在颔联和颈联的句式上注意变化,非槛外、对田茔、家千里、影一丁,都是1--2结构,显得平淡。

(陶然、双林)

李雪来

守家燕子

回归燕子恋家园,衔草安巢绕旧檐。

宅静屋空非去岁,花红柳绿似经年。

风吹老树门庭冷,雨淋新竹梦境寒。

今到清明肠断日,双飞泪洒祭坟前。

评:

这首诗写得好,有种刘禹锡的韵味。家园,空巢,旧檐,老树,花柳,新竹,双飞燕,通过景致抒发情感,意境清新悠远,情感蕴乎其中。淋平,是处应仄。

(安玲)

刘东方

清明祭祖

桃花雨落正清明,祭祀先人陌上行。

一案礼牲飘雾气,三杯浊酒泣长鸣。

青山不语松涛叹,黄土难湮思念情。

父母音容犹宛在,谨遵教诲赴征程。

评:

此诗描述了祭祖的经过,表达了作者思念父母的情感,写的很感人。建议后两句再进一步雕琢,作品就更好了。雾,名词,长,形容词,虽然可以这样对但不精彩。

(陶然、雪花)

张立柱

上坟

时近清明烧纸钱,犹如以往见慈颜。

诚求父母更珍重,祈愿祖先多保全。

今世无常难叙旧,来生有爱再结缘。

香燃尽处风干泪,独踏荒凉惆怅还。

评:

此诗为清明祭奠时所思所感。体现作者对逝去之人的怀念。通篇感情真挚,能确实表达当时感情。就诗来看,语言白话,诗味不浓,读来感觉类似散文了。

(房永华)

冯剑波

清明祭祖

又是清明祭祖先,八方子孙到坟前。

鲜花几束哀思寄,贡品一盘新土添。

冽冽寒风翻旧忆,滴滴热泪念前贤。

春风十里魂不断,却把情思化雨咽。

评:

首联颔联,描述了祭祖时的场景,颈联尾联抒情。安排到位。其景色描述以及其当时情感,皆切实交代清楚。不过语言直白了些,韵味不够,感染力不够强。作为七律,尾联平仄有待推敲。

(房永华)

五绝

褚永奇

杏月底值常功贤诗兄返乡墓祭午聚痛饮汾酒即席赋诗

欲过清明雨,得来文雅昆。

诗吟河朔地,酒醉杏花村。

评:

此诗转结很好,起句"过"字可酌,承句"文雅昆"不好理解,有隔。

(丁彦兵)

高嘉庆

清明与海棠

清明近酒家,解语花苞花。

阴阳隔不断,把酒酹爹妈。

评:

两个主题放一块,也是一种创新。但以五言四句来写,却显得单薄些。"花苞花"亦显凑泊。

(丁彦兵)

七绝

褚永奇

清明

草萋花盛已清明,簪柳踏青闻翠莺。

烟雨霏霏风细细,谁家坟上语声声?

迟日东风寒食天,梨花似雪柳如烟。

地下严君温饱不?儿孙今日到坟前。

寒食如何酒一杯,晋文心事暗如灰。

溟濛雨下清明柳,磊落山中介子推。

十分花柳近清明,墓祭春游各有情。

芳草萋萋行梦幻,黄莺呖呖起风筝。

评:

这四首清明诗,多是从旁观者角度,去看花看草看人祭扫,故有“墓祭春游各有情”之语。虽是如此,类似“坟上”“地下”“坟前”这样的词语,也不宜入诗,不只是坏境,更坏心情。

(丁彦兵)

冯栾中

清明

鹅黄淡紫两相知,细雨串成杨柳丝。

梦里双亲檐下坐,挑瓜拣豆应农时。

草色遥看淡若无,发黄记忆镜中殊。

阴阳两隔何从见,您在那边都好毋?

可怜墓草枯又荣,细雨沙沙举不惊。

日日叮咛犹在耳,新春方始即清明。

评:

冯兄三章,刚读到挑瓜拣豆,泪水就涌上来。再读,则不能忍。万事皆因通情。三首皆不求深只求细,不求远只求近,不求大只求小,点点滴滴,如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直击人心。不说了,好诗不能解,只能读,只能悟,只能感受。

(丁彦兵)

关于清明节的自创诗词有哪些(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5)

承学

清明春游感怀

滹河柳岸草青青,百里烟波碧水盈。

一路芳菲谁最好?几枝晴雪近清明。

春兴

莺歌燕舞动春城,万里东风见晚晴。

唯有百花斜照里,依溪杨柳近清明。

垂花门里葬花人

常在海棠花下醉,垂花门里话阳春。

重门深院怡红梦,应是堪怜葬花人。

清明节缅怀周恩来总理

不尽楼台四月春,垂花门里少烟尘。

海棠树老花依旧,不见千秋作古人。

评:

《清明春游感怀》《春兴》《垂花门里葬花人》三首,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春花竞放……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清明也是祭祖的日子,人们无不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之情。其一其二两绝,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礼赞——心中有爱,处处为是春;同时也寄托着一种淡淡的“春愁”——“晴雪”当指白色的花,可谓最能寄托对“先人”的怀念。其三,当别有寄托。“怡红梦”与“葬花人”之谓应寄托了诗人对生命的怜惜与思考,只是转结处似略有隔。

(冯栾中)

《清明节缅怀周恩来总理》,春来了,海棠花开了,可周总理却不在了,物事人非,内心无限缅怀。有些遗憾的是,如不见题目,不知道写的是谁,没有点出周总理的人物形象。不见改为祭拜是否融洽些。

(雪花)

刘东方

清明节

绿渐多情红渐凋,缅怀先祖湿鲛綃。

断魂不是清明雨,天地阴阳万里遥。

评:

此绝当表达对“先人”的追念,整首气息自然圆润,感人至深;起句与转句尤好。承句“缅怀”觉得实了些;“天地阴阳”有些费字,感觉择其一即可。

(冯栾中)

贾庆山

清明

柳吐相思诗一首,郊野坟茔语我亲。

想问慈母安康否,风雨和泪痛双眸。

评:

这首诗的平仄有问题,押韵也有问题。理解作者清明时节的思亲之情。但如何用古诗很好的表达作者的内心,我们都需要修炼。

(安玲)

王建申

清明

经年留影赋清明,未见姹紫少嫣红。

梨花带雨多悲切,至亲断语黄土中。

评:

此绝意在表达对“先人”的思念。看到历年清明时节的“留影”,白色的花似乎成了“主角”,不由让人想起仙逝的亲人,徒增伤感,情意真切。结“至亲断语黄土中”句感觉稍硬且有凑痕且格律有误,须再酌。

(冯栾中)

张新宅

清明

云居湖上水清浅,草芽萌动露仍寒。

早有春莺争暖树,闲看鱼翔戏碧潭。

评:

写出了作者清明时很闲适的生活。第三句属于化用古人的句子。有意境。清明时候没有露。未严格执行格律。第一句和第二句对仗失替,第二句和第三句失粘。

(陶然、双林)

秋实物语

清明祭

冥币冥房冥锦衫,阴曹阳世巧勾连。

一条熙攘通关路,鬼敛纸灰人敛钱。

评:

此诗皆用"鬼"语,初吟很刺目扎心,读到"人敛钱"方悟,原来是一首讽喻诗。然则作为清明祭先形式出现,总有诗味之不谐。慎终追远,乃清明节之本义。若以此讽喻卖祭物之人,似又不是,当是讽刺借丧葬之机敛财之孝子。然清明之新丧又有几何?故不宜也。

(丁彦兵)

关于清明节的自创诗词有哪些(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6)

褚永奇

踏鹊枝·清明

近来心事惟欢畅。遍倚桃红,无赖风流样。莫道春光容易老,眼前应取黄莺唱。 此生愁绪皆开朗。备感情怀,有序天然相。岂是衷肠难解语,月中怜惜金樽淌。

评:

褚老师这首踏鹊枝,即蝶恋花,非常的欢快,没有大多数写清明的淡淡忧伤,给人以新意。莫道春光容易老,听取黄莺唱,美妙的感觉。只是我查了词牌,无论正韵新韵,平仄韵字皆有许多没对上的,是特别的词例吗?

(灵威扬)

冯栾中

浣溪沙

逆旅他乡不计年,清明时节好花天,依依丝柳吻香肩。 两片桃红才着雨,一轮明月已成烟,些些心事也无端。

评:

冯老师这阕词,有淡淡的忧伤,不关诗酒,诗人的情怀啊,在这清明时节,充斥于花草之间,是思念,是离愁。说是无端,可深深的念想,又怎会无端呢,在春天的夜里,怕是越来越浓了吧。“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诗人的思绪,便也像这柳絮一般,乱了吧。桃红与明月句,跳跃性很大,或许还需斟酌。

(张永霞)

常功贤

蝶恋花·清明祭父母

杨柳清风乡野路。细雨霏霏,再祭仙尊墓。旧梦篇篇巡几数,酸甜苦涩难挥去。 十八儿郎离故土。军旅匆匆,忠孝难双顾。别恨深深觞泪注,天堂若醉谁陪诉?

评:

常老师这首蝶恋花没有悲情,都是亲情,看得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上阙写杨柳清风细雨霏霏,很淡很淡的描写,但是还是回想起了和老人之间的酸甜苦辣。下阙写了分手的难处和思念,感情非常饱满,总体来说该表达的思想已经表达出了。只是觉得词不要写的太实,读来会欠些词应独具的美感。

(灵威扬)

孤影随风

浪淘沙令·清明思

细雨送清寒,风卷纱帘。思心忽向岭云边。草掩荒丘魂已远,痛与谁言? 难忘是童年,呵护疼怜,苦中与我几多甜。欲报深恩人不在,泪洒窗前。

评:

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许是很多人心中永远的遗憾,这种遗憾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加强。特别是节至清明,更触发和加重了这种思念和遗憾。这种天人永隔,生离死别,是每个人心中深切的痛。然而生者常怀逝者,此情逝者依然。逝者已矣,如逝者在天堂有知,那么对逝者最大的安慰,就是我们生者能够从痛苦和遗憾中走出来,珍惜过好每一个当下,活出无悔精彩的人生。

(刘微鹏)

全有

浣溪沙·己亥清明

风扫鸭溪未觉凉。桃枝绽蕊映池塘。纷纷细雨伴心伤。 扫墓还嫌斟酒少,孝心可鉴泣声长。儿孙跪拜默思量。

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阕词描写了墓前祭扫的情景,雨声和泣声不辨,雨水和泪水模糊,充满了生者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

(刘微鹏)

维 杰

鹧鸪天·清明祭祖

杨柳春风芳草青,归家游子色匆匆。几枝花束呈心意,一片哀思忆旧情。 花带雨,柳梳风。相逢只在梦乡中。应知父母恩如海,愿报亲恩待来生。

评:

子欲孝而亲不待啊!春色迷人,可这迷人的春景,在词人的眼里,不可见,只有匆匆的脚步,归家的词人,是为了在亲人的坟前,献上一缕哀思。这份痛,以梦的形式,淹没着词人。父母的恩情,又怎么能报得清呢?

(张永霞)

安玲

【越调·凭栏人】踏春

一半桃花一半樱,一半蝴蝶一半蜂。清明今日行,游人不胜情。

【商调·望远行】清明

白杨泪落柳青青,杏花腮、粉半凝。春云低细雨星星,唤起相思性,相思病。萋萋草、送迎,长眠者、未醒,人生百岁短歌行。清明颂、祈愿康宁,潇潇洒洒安天命。

评:

《【越调·凭栏人】踏春》四个一半,极言其多。一下子春日的颜色和生气就出来了。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自然风景,更是曲家心情。最后用“不胜情”,更强化了对清明春光的热爱与陶醉。曲短而情长。

(刘微鹏)

《【商调·望远行】清明》清明雨,泪纷纷,悲悲切切,天人永隔,惟愿逝者安息,生者康宁!这曲中之意便是此。白杨泪落,这一意象不贴切,还望安老师再做斟酌。其余尚好。

(张永霞)

张军玲

【中吕·快活三带过朝天子四边静】清明

寒鸦陌上轻啼,小麦田间分畦。行来个个色颜凄,冢地清明祭。【过】思起,思起,往事犹堪忆。小丫一个丑兮兮,父母长别岁。有阿爷,时时牵系。宠娇小女喜。日里,夜里,掌中怜惜。【过】儿时经历,化作浓浓思绪飞。亲人已逝,真情犹记,飞扬纸灰,蝶舞风中泪。

评:

总体感觉写得不错,很动情。总体布局合理,三节过度,由景入情,层层递进,结句将感情推向高潮。两处叠字,加深了思念的韵味。词语也注意突出曲的味道,如丑兮兮。另外不知你用的哪个曲谱,句式不好把握,如,快活三的一二句,一般是五五,你是六六。朝天子第六句一般是四,你是三。个别词还有待推敲,如色颜凄,长别岁,读来似觉生涩。还有一点需商议,一般说曲名与内容关系不大,但还是建议不用“快活三”的题目写哀婉之题。

(安玲)

爱上雪花

【中吕·喜春来】清明

寒风皱起星窗外,深夜无眠思绪开。老家山里坟莹在。清明来,泪落拭尘埃。

评:

曲子语言直白,直抒胸臆,才能打动人。这首曲子贵在情真,把一个客居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思念故去亲人的感情,沉甸甸的剖解开来。泪落拭尘埃,似乎让人看到街头为远方逝去的亲人祭奠的模样,双膝着地,泪眼朦胧。一年又是清明至,切切悲悲是故人。

(张永霞)

申存孝

【中吕·喜春来】清明

清明日近难成寐,闲事杂情一并推。还乡祭祖泪双垂。终不悔,叶落把根归。

评:

前三句写出了清明时节回家祭祖的事情,平铺直叙,没有波折,正因为没有波折,才失去了韵味。后两句,应是替故去的人说的,但这样说出来,不太妥当,还请再炼字炼句。

(张永霞)

王耀华

【中吕·喜春来】清明

泪飘冷暮风随落,情洒荒郊梦亦多。寒食漫步雨还说。亲欲佐,憩草暖坟坨。

评:

抒发了作者清明时节思念亲人的情怀。泪飘冷暮、情洒荒郊,把人们心中这种尚悲偏向表达的淋漓尽致,最后收尾却也平添了一丝对亲人思念的暖意。只是,亲欲佐,此处韵字应是上声或平生,佐是去声。最后一句韵字没在同一韵部,望斟酌。

(杨艳)

王红

【南吕·干荷叶】盼雨

草发黄,地飞烟,望垄空悲叹。种农田,靠苍天。半年雨雪不着边。且把龙王盼。

评:

把农民们期盼甘露普降,满腔的哀怨之情表现的深远、悠长。写的很贴近过去人们靠天吃饭的景象,不过这好似过去式了,现在农业灌溉不用靠天降甘霖了。

(杨艳)

关于清明节的自创诗词有哪些(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7)

宽止

【正宫·塞鸿秋】清明

清明祭扫先人墓,坟前栽种长青树。口中叨念相思句,心中忏悔荒唐处。为人知报恩,神鬼都相助。个中道理勤参悟。

评:

直奔主题,将清明祭拜,口中叨念,心中所想,为人处世表明详尽,主题脉络清晰前后逻辑连贯,层次分明,俗雅别具韵味。

(杨艳)

现代诗

张云英

清明时节

清明时节

去野外

看一树喷薄生机

小芽儿冒出

纯真的问语

满世界都是温柔

眼睛阅不尽

惊喜和友好

花朵正妍妍

包着含羞的秘密

心必要和风筝

放飞在莹蓝的天

大美世界

到哪里去放置

消沉和暮气

清明时节

坐窗前

望一川濛濛烟雨

斜织处

已然是芳草萋萋

铺一方素笺

写年年此日的

肝肠寸断

调几丝琴弦

抚一回渐行渐远的

悠悠过去

心必要于湿凉

静静地沉降润透

生途万里

前行的脚步

自然不会停息

清明时节

大地母亲多情如斯

温婉所馈

我定当分分珍惜

评:

清明是祭拜先祖的节日,一般都是愁人寄哀思,而作者以探春的视角表现身边的生活,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盎然春意。小树喷薄生机、小芽儿冒出、花朵妍妍,将心儿放置蓝蓝的天空,将消沉和暮气重新安置。濛濛烟雨的慢慢斜织,写出了春雨的意境,心也在这细雨中沉降润透。而这烟雨蒙蒙、青草离离,也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慰藉。大地母亲的温婉所馈,让人倍加感动,份外珍惜。

(李华)

古 月

时光老去

——清明节写给海子

在我仰望你的时候 时光已翻过了

衰草上的时间和许多裂痕

此刻的你 孑然一身

独立在夕阳里 如我们见到的

许多疲惫的身影 成为了我

生命中所有的预言

时光浮动里 又突然回忆起

那个瞬间 覆盖了许多生命,

一段经历 一个场景

一截土墙、麦地和阳光

甚至一首诗 在25年风雨里

玑珠一般从指缝间轻易的滑落

走来的又是谁?远去的是谁?

步履蹒跚经历依旧 而此刻的阳光

却不同了 那绿色不同了

你熟悉的旋律也不同了 老去的

时光告诉我 你依然年轻

德令哈夜晚不再有你 再没有了

难以消解的长夜 那里没有了

充盈 也没有了你的呼喊

没有了充满热望的火焰 没有了

湿润的春天 没有了淹没

血液激情和丢失的亚洲铜

那些曾经年轻的脸和春暖

花开的时光 都在变老

你仍然不会说:那时的痛、缺憾

甚至背弃 太阳的经历和

落叶的往事以及想象中的光明

如同和秋天一样 成为老去的时光

以梦为马的人 告诉季节

三月的大雪中 我一个人爱你

林 馨

清明祭

清明

雨落

纷纷

靑塚旁

碎草间

遗人独坐

看天,看云,看月影西移

听风,听雨,听归雁孤鸣

俯身与厚土相拥

我触摸到黄土的温度

却嗅不到你的气息

我终于知道

生和死隔着一捧黄土

你和我已是天地之遥

泪作两行

成清明雨

打湿了春天的花开

也打湿了等待的纸鸢

香烛

燃起

袅袅

佛堂前

蒲团上

遗人跪拜

祈祷你的来生我的今世

梵音响起

不求富贵平安

只求再相遇,我可以

护你周全

佑你安康

清明祭

祭天

祭地

祭离人

合十祈祷

愿逝者安息

愿生者祥和

愿清明雨落,成

叶尖露

竹心酒

共生死安然

关于清明节的自创诗词有哪些(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8)

贾庆山

忆妈妈

妈妈在那边

儿子在这边

淅淅沥沥的雨

似乎串成了两隔的门帘

妈妈在那边

儿子在这边

喃喃的低语

似乎是和妈妈交谈

妈妈在梦里

儿子在梦中

慈祥的笑容

似乎就在明媚阳光的昨天

妈妈在梦里

儿子在梦中

张开双臂扑向妈妈

似乎看见了妈妈好看的双眼

妈妈在梦里

儿子梦已醒

茫然疑惑是否妈妈真的远行

似乎痴呆了一样默默无言

妈妈在那边

儿子在这边

淅淅沥沥的雨

打湿了那片小草

儿子想借着雨滴的滴答声

给妈妈传个吉言

家中一切安好

妈妈~~~

在那边好好修仙

评:

这世间最温暖的守候是妈妈的目光,这世间最长情的等待是妈妈的饭菜,这世间最割舍的是妈妈的离去。都说人生一世只有两件事情,一为生、二为死。也都说,有生必有死。然,我们依旧希望母亲的目光永远在家门口,母亲的饭菜永远飘着香气。如果这一切都成了如果,那我们能做就只能像诗人这样, 安安静静的呢喃低语。最无声的叹息是最悲情的心痛,最安静的祈祷是最不能放下的思念。愿所有的离世的母亲,都能成佛成仙。也说一句,您在那边要安好!

(林馨)

吴建潮

清明杏花赋

虽然

多情的春风

抚慰了我严冬里的寂寞

让我把青春的容颜

绽放在阳光的问候中

但是

在生命的苏醒里

我依然追思着那神圣的枯萎

是谁

留给了我而今的烂漫

我岂能辜负了秋的嘱托

所以

我将这一片高洁的花朵

尽情洒落大地

只为了

前面望去的清明

同我一起分享

人间烟火的馨香

评:

清明是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节气。经纬赋予了这个节气太峥嵘的模样,日子赋予了这个节日太离殇的思念。春风与严冬,凋零与烂漫,苏醒与沉睡,这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对而坐的。烹茶对饮,祝福日子里各色光景吧。

(林馨)

李英发

清明抒怀

清明,莺飞草长

我蛰伏了一冬的心事

开始慢慢苏醒

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奔向远方

在土里长眠的亲人

以及我早逝的朋友

你们随风潜入我的梦境

今夜,是否安然无恙

你们看到了吗

春风正拂过每一片树叶

矜持的小溪漾起了酒窝

婀娜的垂柳在摇曳中畅想

清明,春暖花开

桃红柳绿,迎春淡黄

浓浓的思绪袅袅升起

丰盈了我的心房

借一方水土养育我的思念

借一个日子安放我的衷肠

远去的亲人不必牵挂

美丽的梦正在扬帆起航……

父亲,躲在骨灰盒里

带着浓缩的一生

父亲,躲在骨灰盒里

眺望着家乡的土地

眺望着儿女的背影

那是他的一辈子啊

一辈子的汗水

一辈子的辛苦

一辈子的恩怨情仇

青山不老

遮不住绿色的问候

春风无语

剪不断淡淡的哀愁

父亲

你安心地走吧

你的儿女们

已经站直了很久

沉默的父亲

你像沉默的大山

沉默里蕴藏着一声怒吼

你像潺潺的小溪

清澈里流淌着一丝温柔

麦浪滚滚

是你摇曳的思念

树影婆娑

是你斑驳的春秋

你像一株开花的芝麻

高过了儿女,高过了忧愁

有一天榨干了自己

洒下的最后一滴也是香油

你淋漓的汗水

像流水一样淙淙

你佝偻的身躯

像残月一样清瘦

远飞的鸿雁

请捎去我的殷殷问候

直立的青烟

请带走我的蓦然回首……

评:

李英发的三首诗,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气息相连的。有无法割舍的永恒而质朴的亲情。这些在他的诗歌之中,形成了复合的,低沉而浑厚的交响之声,一种只属于他的诗歌的艺术语言的呈现。其鲜明的个性表现在,他的这些诗写,是与内心情感相关的,是处处留下了诗人真实的性情烙印的,也就是说是具有着真实可感的诗人生命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因而读起来格外的真实而亲切、熟悉又陌生。这样的书写是既有着现实的日常的世俗性,某种穿越之声和心灵感应,那种具有精神上和文明意识血脉相连、为之魂牵梦绕的频频回眸或恒久的盘桓。

(古月)

关于清明节的自创诗词有哪些(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9)

胡丽伟

清明的痛

清明的痛

唯有失去过亲人

才会痛彻骨髓

伴着雨丝和着泪水

任凭思念疯长

那根敏感的神经

随风蔓延

这是思念的季节

人间的哭声

天堂的亲人是否听见

来时的路上

盼着能在坟前与您相见

说说家长里短

诉说日日夜夜的思念

几杯素酒几多哀愁

追思永不褪色的亲情

丝丝的冷风

阻挡不了人们的脚步

没有欢歌笑语

只有面色凝重

一堆黄土隔着的是

两个世界

只盼此时阴阳世界能够相通

互诉相思抚平撕心裂肺的痛

评:

没有见证过生死的人,不懂得死别的痛。没有经历过生离的人,不懂得分离的伤。更多的日子里我们可以把生死离别稀释,不是为了忘记,而是为了假装平静。清明却是逃不开额坎儿,任谁,也无法在这个节气中忘了来去过往。“人间的哭声,天堂可否能听见?”是诘问,更是自问。我们流泪是因为思念,但是我们真的不希望天堂能够听到人间的哭声。活着的人更好地活着,才是对离去的人最大的热爱。

(林馨)

李 莉

清明的雨

清明的雨淅淅沥沥

轻轻地撒在这条路上

这条开启了哀伤的路啊

郁郁葱葱长满了心香

幼时的亲昵

最熟悉的味道

还有离家时那切切的叮咛

如今 去了何方

淅淅沥沥的清明雨

滋润了我曾经的悲伤

走在这条路上

期盼多过了忧伤

有好多好多的话啊

想要一诉衷肠

就像当初唠叨家常那样

只不过 换了我说

而你 静静地躺

评:

诗人却不颓唐、不狭隘更不阴冷,相反,却依然“慈悲在胸”,一如禅宗所谓有大觉醒亦有大慈悲。这又使李莉的诗里有着一种无可挽救的爱。如此,诗虽无哲理与高论,却有着肉身的体温以及透明的心思与深情;虽风格疏朗简明却有着悠远的意境与别一样的境界。

(古月)

李一恒

清明

不想动笔

不想让自己的思绪

在这个冷冷的日子里

在纸上游离

留下哀伤的墨迹

如德令哈夜的雨

飘过孤寂的绮丽

今夜

我在正定等你

夜晚的成德街

滹沱河的北岸

你可以数着成排的红灯笼

我在第二十三处等你

当你数到七个的时候

就会听见我的箫声

一曲鹿鸣

是我在欣喜的等你

在这个宝宝的时代

你是我手心里的宝

你曾说过

不喜欢正定的夜

因为到处是黑的

带着没有你的痛

那年

我从正定的西关村

走到北京的中关村

又从北京的中关村

回到正定的西关村

我曾揉着眼睛

掐一把自己

肤是疼痛的

我是活着的

我是醒着的

我还是我

这里还是我的成德街

我可以一直走到河边

我们分手的那个地方

傍晚的风裹着春的寒

微微荡漾水面的落阳

记得那也是个清明

那个清明的傍晚是红色的

那个清明的夜是黑色的

而这个清明的夜是明亮的

从裕华路的青园街口

左转向东向北再向东

在滹沱河的北岸

在成德街的南头

第一千九百六十七个红灯笼下……

评:

李一恒老师是正定著名的女书法家,正定的第一个国家级女书协会员,是一个有着正义情怀和爽朗性格的书法家。在不经意间,近年来又写起了诗和散文。她写的我县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回忆文章,真情实感令人难忘。她的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既有传统女性那种温柔、痴情与娴雅,又具备着现代女性的自尊、豁达与知性。她是“有闲愁”的“云鬓轻挽的娘子”,又是那样的本真性质的炽热、无忌与神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的诗里,李一恒真正做到了性情之美与诗语之美完美的融合,如果用兰心蕙质来形容,李一恒一定是最堪媲美的女诗人。

(古月)

安 玲

清明

菩提树

等雨

明镜台

等尘埃

每条去路上

都有个慧能

等避难者到来

从来无一物

你是什么

大师

今天清明

人间真有点冷

不如

喝一杯

评:

安玲老师这首诗,即便是写这些“小”“轻”“碎”“细”“杂”的生存片段,也传达出别一样的丰厚,呈现出智性与灵性完美的融合,一种缓缓推进的深度与层次,并在不疾不徐地推进中,过滤掉一般诗人所常犯的煽情、矫饰与炫技的杂质,将一己独特而卓异的存在感真诚而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那一种当代知识女性的特立独行竟然与这些“小”“轻”“碎”“细”“杂”的生存片段浑然一体,在平淡而自足、安静与真实的生存中,保养了人的美好品质,成了这个时代的寓言。

(古月)

王建敏

清明节忆早逝的同学

细雨绵绵

阴云淡淡

清明前的夜晚

辗转难眠

思念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们曾漫步校园谈心聊天

我们曾互相帮助彼此共勉

我们曾寒窗苦读肩并肩

我们曾风雨路上同撑伞

而今阴阳两重天

想你时只能在梦里相见

想你时只能找出从前的照片

想你时我重游故地小河边

想你时我几次欲拨电话

却顿感茫然

今又清明

心忧未眠

我定会在你的坟冢之上

为你烧一把纸钱

请捎去我永久的思念

与你洒一杯烈酒

为你黄泉路上壮胆

与你的坟前画个圈

愿你九泉之下保平安

评:

王建敏老师的这首诗,清爽、利索、本色。一般的诗人往往从现实走向梦幻,沉迷于内心的飞翔,她则是对自己的写作理想与伦理的阐释与表白,表达着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理解与追求,也是颇有一己的心得,不乏值得品味深思处。怀念自己逝去的朋友。这又使王建敏的诗里有着一种无可挽救的爱。如此,诗虽无哲理与高论,却有着肉身的体温以及透明的心思与深情;虽风格疏朗简明却有着悠远的意境与别一样的境界,只是诗句清浅,应往深处再挖掘。

(古月)

褚向平

昨夜天边高悬着无数颗星星

有了春风

坟茔前的石碑

不再冰冷

一声声燕子低唤

荒丘与泥土 似乎

也听到了小草心动

昨夜 天边高悬着无数颗星星

我饱蘸泪水 一遍遍书写轮回

杜鹃在侧 念无声 贯穿始终

昏灯不明 与影子

我凝重交谈 夜色好像不敢阑珊

这个时候 红尘略显安静

其实 灼日的事物 更灼心

光阴的故事藏在瓦砾中

带晕的月光 或许

深藏了圆缺之梦

告诉你 死亡不过是

穿越水面 那些小小涟漪事情

浪花飞溅 孤帆天际看

一袭远影

评:

每次赏读褚向平老师的诗,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据说他一天能写最少一首诗,这样创作激情,且高水平,确实不多见。这和我的两个(陈晔、孟胜利)诗人朋友极为相似。再读他的这首诗,有着自己鲜明的风格。又是如此的齐整、匀称、挺拔与饱满,显示出独有的精神亮色与诗意蕴藉,其诗写既体现了传统汉诗的韵味,那样一种讲究含蓄、追求意境与遣词造句的功力与学养之美,又具有现代诗歌的手法多样、形式灵活,讲究隐喻、象征,自觉融入新的诗歌艺术语境的审美特征。这两者在他的诗里得到了很好的平衡与融合,可以说是水乳交融一般的自然、和谐。

(古月)

清明

关于清明节的自创诗词有哪些(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10)

编辑部

本期编审:文岳

本期整理:张建林

本期评委:

丁彦兵 张永霞 房永华

刘微鹏 冯栾中 杨 艳

古 月 林 馨 张丽苹

李 华

特约评委:

安 玲 灵威扬 陶 然

雪 花 双 林

本期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清明节的自创诗词有哪些(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11)

关于清明节的自创诗词有哪些(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12)

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同题诗词创作往期回顾

第一期:蕉林书屋

第二期:隆兴寺

第三期:荣国府

第四期:夏暑

第五期:正定城墙

第六期:临济寺与青塔

第七期:赵云与赵云庙

第八期:教师节·不忘师恩

第九期:中秋节

第十期: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第十一期:重阳节

第十二期:阳和楼

第十三期:开元寺

第十四期:元曲博物馆

第十五期:白朴

第十六期:冬月

第十七期:正定美食

第十八期:帮大哥高瑞奎

第十九期:春联

第二十期:新春佳节

第二十一期:元宵节

第二十二期:春

第二十三期:天宁寺与凌霄塔

关于清明节的自创诗词有哪些(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13)

关于清明节的自创诗词有哪些(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二十四期同题诗词创作)(14)

来源|河朔诗词

编辑|陈月

审核|孔祥刚 张强 张绍鲲

监制|肖喜平

总监制|傅玉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