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

“水泊梁山”的山寨里聚集着形形色色的各种男人好汉一百零五位,女子好汉屈指可数只有廖廖三位。其中最受读者同情、喜爱、挂怀的一位巾帼女英雄便是家住"独龙冈”上,扈家庄庄主扈太公的掌上明珠,不但貌美如花聪慧可人儿,而且英姿飒爽武艺高强,人称“一丈青扈三娘”的扈大小姐。

人们对于“扈三娘”这个出身清白如玉像海棠花一样美丽的女子,结局却是异常悲凉凄惨的人物一直不能理解且争议不断,争议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对灭门夫家,杀害自己全庄人的仇家祸首“宋江”,居然认作义兄,竟然以兄妹相称。不知此时她是不是心口如一。

(二)就因为义兄“宋江”一句话,就要嫁给人又挫武功又差而且好色如命的丑八怪“矮脚虎王英”,并且心甘情愿到生死相随。

(三)和“李逵”这样的杀死未婚夫、屠杀扈家庄的凶手能称兄道弟,终日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在月圆之夜,可曾有过想为枉死在“李逵”板斧下的亲人报仇,雪恨的念头一闪掠过心间。

(四)扈三娘可曾对擒得自己的“豹子头林冲”产生过一丝丝的情愫,纵观整个梁山之上,也只有心地善良、武艺超群、谦虚稳重、温文尔雅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林教头配得上这威风凛凛、秀外慧中、英姿飒爽、美艳绝伦的扈三娘扈大小姐。为什么热心观众都朴素地认为林冲和扈三娘才是天生的一对,地设的一双呢?他俩儿到底有没有可能喜结连理呢?事实有没有让热心观众失望呢?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1)

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一下“一丈青扈三娘”这个梁山第一女将,身上所隐藏的诸多秘密,讲述了怎样的曲折故事,找到最合情合理的答案。

“独龙冈”上散布着三个庄子,分别是祝朝奉的“祝家庄”、李应的“李家庄”、扈三娘的“扈家庄”。她是“独龙冈”扈太公的掌上明珠,与祝家庄的三子“祝彪”订亲,宋江攻打祝家庄时,扈 家庄派兵救援祝家庄,扈三娘于阵前俘获了梁山的“王英”,又被“林冲”所擒。宋江派人连夜将她送上梁山,交给其父宋太公看管。三打祝家庄后,她成了宋江的义妹,又被 指婚给“王英”,成为了梁山一员女将。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 一,排名“五十九”,星号“地慧星”。担任“专掌三军内探事马军头领”。征讨方腊时,丈夫“王英”战死,扈三娘前往接应时,也被方腊部下郑彪所杀,追封“花阳郡夫人”

首先讲“独龙冈”:老郭并没有查到“独龙冈”这个地方,因为施公在这里暗示的是“龙冈”这个只存在于古代的县名!暗示扈三娘的夫家乃是”龙冈“人士,那就先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龙冈”这个古地名的前世今生吧。

大周朝的时候这里属于“邢国”秦朝时改为“信都”项羽时又更名为“襄国”周武帝改为“襄国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襄国县”,北置“龙冈县”“洺州”(今邯郸市)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划归“邢州”(今邢台市)

“龙冈”的由来,石井冈:在县西北七里。一名龙冈。郦道元注《水经》云:“蓼水出襄国石井冈,冈上有井,大如车轮。”隋《区宇记图志》云:“此井光武营军所凿,傍有丛荆棘生,皆蟠萦如人手结,云是光武繋马处。”又石勒时,天旱,沙门佛图澄于此冈掘得一死龙,长尺余,渍之以水,良久乃苏,呪而祭之,龙腾空而上天,雨即降,因名“龙冈”。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以“龙冈县”筑有檀台,遂改名为“邢台县”。

2020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河北省调整邢台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邢台县划入邢台市襄都 区和信都区管辖。自此,邢台县(龙冈县)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她的夫家指的是“龙冈县”的柴守礼家(柴家富户,尧山县、龙冈县均有房地)。柴守礼育有五个儿子,三子“柴荣”送给了姑母夫妇(柴守玉、郭威)收养,所以就叫“郭荣”即周世宗。五子之中只有“柴荣”自己是真龙,故而叫做独龙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2)

扈三娘

排名“五十九”

有人认为这个排名太靠后了,其实这正是解开她真实身份的密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识里,一个男人一生奋斗的最高殊荣就是“九五之尊”即皇帝大位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

一个女人一生最高的梦想就是成为全国女人的榜样,后宫一切的主宰,万千宠爱集于一身,雍容华贵、母仪天下的皇后陛下。(武则天除外,但做皇后之前武媚娘也是这么想的。)

“五十九”这个神秘的数字,如果你从“后”面看或者说按照“男左女右”的顺序来看的话,那她就是女人中的“九五至尊”,也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暗示这里讲的是某位皇后的故事。

星号地“慧”

这个“慧”字很有深意!慧是慧的意思,评价“扈三娘”这位女将“秀外慧中”,但是这个“慧”字有一个前身,这个前身是“惠”字!之前一直写作“聪惠”,后来这个意思被“聪慧”所代替。这是一个暗示:

暗示这个“扈三娘”之前还有一个前身“惠”,指的是埋葬于”惠陵““贞惠”皇后!

”贞惠皇后“,是“周世宗郭荣”的结发妻子,她是将军家的女孩儿,很小的时候就许配给了郭(柴)荣为妻。到了后汉乾佑年间,刘氏才被封为”彭城县君“

世宗郭荣跟随太祖郭威”邺城“(今天河北临漳、河南安阳一带)的时候,刘氏女和孩子留居在京城府邸。

后汉末年李业等作 乱,后汉“隐帝刘承佑”因为猜忌就把郭威在京城的全部家属,郭威的子侄均被害,郭威养子郭荣的元配刘氏以及郭荣前三个儿子(长子郭宗谊、次子郭宗诚、三子郭宗諴)都被杀。

后周建国后,太祖郭威追封刘氏为“彭城郡夫人”

显德四年夏四月,世宗郭(柴)荣追册其为皇后,追谥为”贞惠皇后“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3)

绰号“一丈青”

扈三娘的绰号到底是什么意思?一直以来众说纷纭,简单总结一下,有说是刺青的、有说是掏耳勺的、有说是一头青丝的、有人说是身材高挑的、甚至于有人说是一种毒蛇,并且各有各的理由。令人眼花缭乱,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终究是真伪难辨。

我们可以先看一个典故,这个典故叫“青盖入洛阳”,说的是三国时期吴主孙皓被半仙儿占卜欺骗,用“两头堵”的方法卜算吴主孙皓的“青盖”可以进入洛阳,造成魏吴开战,吴主孙皓战败亡国的故事。

这里的“青”指的是一种颜色,一种深绿或深蓝接近于黑的颜色,关键点是在汉朝时它是皇太子、皇子所乘之车盖的专用颜色,借指帝王

“一丈青”就是“仪仗青”的谐音,青色的仪仗也就是皇家的仪仗!这个女人一出场前呼后拥的是皇家的仪仗和排场。

在《水浒传》中和“青”有关的人往往都是皇太子、皇子和皇家关系密切之人,比如说“浪子燕青”讲的是郭(柴)荣第七子蕲王郭熙诲(皇子)卢琰(卢俊义)的故事,并且在《宋江三十六人赞》中,“燕青”的赞言为“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两次提到这个“青”字,有些重复,施公把“一丈青”移植到了扈三娘身上就是为了暗示此人的身份。

比如说“青州”“小霸王周通”讲的就是郭(柴)荣的第四子恭帝郭宗训(皇太子)的故事。

还有“菜园子张青”都 和皇家有关系,这个人物我下次再进行拆解。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4)

扈三娘

“扈”

“扈”字拆开就是一个“户”字和一个“邑”字,“户”代表一户人家,“邑”——诸侯国的国都称作“邑”。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

所以这里指的是拥有封邑或王爵的富贵人家(魏王符fu彦卿)。

“三娘”

意思是“三个娘娘”(皇后的民间俗称),出了三位皇后。

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说就是:一户拥有封邑或王爵的富贵人家(扈的谐音,魏王符彦卿家)一共出阁了三位女儿,均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民间称为一门三皇后。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5)

那来军正是豹子头林冲,在马上大喝道:“兀那婆娘走那里去!”一丈青飞刀纵马,直奔林冲,林冲挺丈八蛇矛迎敌。两个斗不到十合,林冲卖个破绽,放“一丈”青两口刀砍入来,林冲把蛇矛逼个住,两口刀逼斜了,赶拢去,轻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

施公用这段文字暗示:“林冲”指“周世宗郭(柴)荣”擒获俘虏了“一丈青”的芳心,这两个人是一对夫妻。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6)

且说宋江收回大队人马,到村口下了寨栅。先教将一丈青过来,唤二十个老成的小喽啰,着四个头领,骑四匹快马,把一丈青拴了双手,也骑一匹马:“连夜与我送上梁山泊去,交与我父亲宋太公收管,便来回话。待我回山寨,自有发落。”众头领都只道宋江自要这个女子,尽皆小心送去。

施公用这段文字暗示:宋江指宋太宗赵光义也得到了一丈青,此二人也是一对夫妻。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7)

宋江自去请出宋太公来,引着一丈青扈三娘到筳前。宋江亲自与他陪话,说道:“我这兄弟王英,虽有武艺,不及贤妹。是我当初曾许下他一头亲事,一向未曾成得。今日贤妹你认义我父亲了,众头领都是媒人,今朝是个良辰吉日,贤妹与王英结为夫妇。”一丈青见宋江义气深重,推却不得,两口儿只得拜谢了。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8)

施公用这段文字暗示:“一丈青”的夫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当然这里指的是“宋太宗赵光义”,“矮脚”就是个子矮,也就是个“小人”“虎”就是指“人情薄如纸,人心狠如虎”“王”就是帝王“最是无情帝王家”“英”就是指“九江王英布”,杀死了楚怀王“义帝熊心”,先背叛了最信任他的西楚霸王项羽,后又背叛了汉高祖刘邦,赵光义是一个表面被忠厚仁德,满口仁义道德的外衣包裹,内心却是一个不忠不义、不仁不孝、腹黑如墨、色中饿鬼一个十足的凶残奸诈小人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9)

“一丈青”的未婚夫是祝家庄的三子“祝彪”,施公在此又在暗示什么?

暗示一丈青的夫君兄弟排行老三(柴荣排行老三,赵光义也排行老三),这个“祝”字拆开来看就是“示”字和“兄”字,即“示兄”(弑兄)这一段儿我们点到为止,以后找机会再仔细讲解。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10)

在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所编撰的《新五代史·列传·周家人传·宣懿皇后符氏》中记录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后汉隐帝刘承佑时期,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割据陕西反叛,自称为秦王。

乾祐二年(950年),奉命平叛的枢密使郭威终于攻破了李守贞死命据守长达一年之久的河中城。

枢密使郭威走进满地灰烬和瓦砾的河中城内,来到李守贞的府邸前。此时秦王府内院的几处楼阁已经燃起熊熊大火,冒起的浓浓黑烟遮蔽了半个河中城。

这时,一名小校从秦王府内急步奔出,下了台阶,来到郭威面前。屈膝行礼,“报大帅!有一名女子求见,说是您侄女儿。"

郭威猛一下也想不起这远离京师之地,硝烟漫布的战场,又怎么会有自己的侄女儿,但心思缜密的他决定还是见上一见,于是吩咐小校:“前面引路。“

小校带领郭枢密踏进秦王府的大门,穿过前厅,绕过花园,来到后堂。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11)

宣懿皇后

这时一位衣着华丽仪态轻灵的妙龄女子早已起身上前,深施万福。失声道:“魏王之女符红玉拜见叔父大人。”郭威定睛细观,不禁往事涌上心头。原来魏王符彦卿是郭威的至交,早些年郭威常出入魏王府,与符彦卿私交甚厚。那符红玉乃是魏王长女,郭威自是见过,从小聪慧标致招人喜爱。及笄之年嫁与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之子李崇训为妻。

这次郭威奉后汉隐帝诏讨伐叛逆李守贞,一直忙于战事,直到这时才突然想起。眼见一弱女子夫家尽亡,遭此大祸无依无靠。顿时心生怜爱,赶忙扶起符红玉。询问她在这如此险恶的环境里是如何死里逃生的,

原来郭威一围困河中城,符红玉便打听到是父亲昔日的至友领兵挂帅,就知道自已一定有救了。城破之时李守贞要求全家老小一律自杀,十九岁的符红玉正是青春年少大好的年华,怎愿就这样舍弃红尘。

于是红玉趁着府中慌乱之时躲在纬缦之后,李崇训一时找不见妻子,而后汉兵士又高喊着杀进府来。李崇训担心被俘受辱,于是冲进熊熊烈焰之中,葬身火海。

躲在纬缦后面的红玉注视到外面没有了动静,于是,走出来。坐在椅子上,静等汉军的到来。

十几个汉军如狼似虎冲进殿内,一个个操刀持剑,面目狰狞。刹那间寒风阵阵杀气腾腾。只见殿内主座的椅子上正襟危坐着一位端庄矜重的妙龄少女,众军士相视一笑,展成扇形排列,就要上前动手。

“休得无礼!”只听得一声怒斥,惊得前面几名军士一顿。“我乃魏王(符彦卿)之女!我父亲与尔等大帅郭枢密乃是至交,谁敢造次!”此话一出,到让这几名军士不知所措了。

眼前这一女子必是叛贼李守贞的家眷,按理说叛逆大罪九族连诛。然而,郭威治军极严,且深受将士爱戴。到底是该杀还是该留,一时让这几位军士犹豫起来,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红玉用手一指冲在最靠前的一名军士,“你速去禀告郭大帅,就说他侄女儿求见。”这名军士见她镇定自如从容不迫的样子,不敢怠慢立即跑出大殿,禀告郭枢密去了。

于是就出现了先前的一幕。郭威道:“红玉呀,我派人送你回京城你父王那里吧?”符红玉连忙跪下,“多谢叔父搭救之恩!红玉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万望叔父大人应允!”

“讲!”郭威点头道 。

”李崇训谋逆,罪该万死!然而,然而他终究是我夫君,我二人终归是夫妻一场。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我又怎么忍心看我夫君曝尸荒野而不顾,任那狗食鼠咬。还乞望叔父大人开恩,看在苦命人红玉薄面,赐他一口薄棺,入土为安了吧。“言罢,早已泣不成声。

郭威伸出双手搀起红玉劝诫道:“休要如此!小心哭坏了身子,叔父答应你便是。”略一思索“我这就派人备车,送你回京城!早日离开这兵荒马乱之地,也早日让你父女团聚!”

清晨,一辆骡车出现在官道上。车后跟随着十几名全副武装的后汉骑兵,迎着晨曦向都城汴梁方向驰去,慢慢消失在黄尘古道之 中。

郭威在河中城处置完李守贞的残兵败将,安抚了城中百姓,凯旋而归回京城向后汉少帝刘承佑复命。

此时刚从朝堂回到郭府的郭威,见到了早已经闻讯而等候在府上的魏王符彦卿以及长女符红玉,郭威紧走几步上前。

“冠侯兄!”“文仲贤弟!”二人几乎同时拱手见礼,红玉亦在符彦卿身后施礼:“红玉见过义父!”

郭威一脸茫然地看着符颜卿。

符彦卿赶忙解释:“愚兄谢过贤弟搭救小女!活命大恩,恩同父母!小女愿拜贤弟为义父,也好早晚膝前行孝,贤弟莫要推辞!”

郭威手捻胡须:“我已有一养子荣哥,如今又有了义女红玉!”郭威转眼看向红玉”不瞒你说!你家的女公子胆大、心细长得又标致可人儿,我甚是打心里喜爱!好,好,好!那我可就夺爱了!“

后汉少帝刘承佑因为猜忌几位托孤辅政大臣,在朝堂前诛杀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枢密使杨邠、三司使王章。密授邺都行营马军指挥使郭崇威诛杀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兼枢密使郭威,并杀郭威京城中一家老小,及郭威养子郭荣(柴荣)结发妻子刘氏及三个儿子。郭威被逼无奈起兵清君侧,汉军一败再败,少帝刘承佑御驾亲征又大败,被手下亲随郭允明所杀,后汉亡。

广顺元年(951)正月初五,郭威称帝,国号大周,为周太祖,定都汴京。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12)

宣懿皇后

大周皇帝广顺亲自代义子郭荣(柴荣)向符彦卿家长女求亲,这亲家既是当朝皇帝又是女儿救命恩人,既是女儿义父、又是自己至友,况且自己女儿又是寡居在娘家的孀妇。符彦卿没有拒绝的理由,自然满口应承,心中自然也是十二万分的满意和欢喜!

郭荣符红玉大婚,大周朝举国同庆!

周太祖郭威驾崩,义子郭荣(柴荣)即位为周世宗,册封符氏为皇后。

符皇后谦和有教养,令世宗钦佩有加。原本郭荣(柴荣)脾气不好易怒,符皇后总能及时劝解,设法消除。

郭(柴)荣打算亲自率兵征讨南唐,皇后认为此时不宜出兵。世宗不听劝阻执意亲征,皇后放心不下,随世宗一起出征,照料世宗生活起居,共商御敌之策。

正如符皇后所预料的那样,久伐不克。南方天气本就炎热,正值酷署又遇暴雨,皇后身染重病,只好班师回京医治。御医施展浑身医术,怎么也不见好转。一代贤后于滋德殿仙逝,终年二十六岁。

世宗对符皇后之死悲痛欲绝,为了她罢朝服丧七日,谥为“宣懿皇后”,埋葬于陵。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13)

宣慈皇后

宣懿皇后弥留之际请求世宗纳自己的二妹为妻,方便照顾二人年幼的儿子郭宗训。世宗征取了国丈符彦卿的意见后,,娶符二小姐为继室。显德六年立为皇后,人称小符后。十日后郭(柴)荣因病驾崩。其子郭宗训即皇帝位,由于周少主年仅七岁,就由符太后临朝听政,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

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叛乱发动陈桥兵变,自立为帝,建立宋朝。降封郭宗训“郑王”迁往房州,符太后一同前往房州。郑王郭宗训二十岁驾崩之后,符太后出家修道,道号“玉清仙师”。公元993年,符太后薨,谥号“宣慈皇后”,宋太宗赵光义以后周皇后礼仪葬于懿陵,陪伴于其姐西北。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14)

懿德皇后

符家出的第三个皇后便是魏王符彦卿的第六个女儿——懿德皇后。后周显德年间嫁给都点检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为继室。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封赵光义妻符氏为“汝南郡夫人“,后进封“楚国夫人”,后又进封“越国夫人”。开宝八年越国夫人符氏去世,享年三十四岁。宋太宗赵光义称帝“太平兴国”“年间,追封符氏为皇后追谥“懿德”,配享太庙。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15)

有古人赞曰:花朵容颜妙更新,捐躯报国竟亡身。老夫借得春秋笔,女辈忠良传此人。戈戟森严十里周,单枪独马雪夫仇。噫嗟食䘵忘君者,展卷闻风岂不羞。

这次就写到这儿吧,下次咱们拆解分析一下孙二娘张青夫妇,感谢您的支持与陪伴!

水浒传中扈三娘排名(老郭解水浒十四)(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