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专家2好看吗(拆弹专家2影评)

前两天看了拆弹专家2,比较有港产片内味。而且相比于1,拆弹专家2,不仅在两个小时中给观众以紧张刺激的体验,还好像有了些深度,让我觉得这不只是一部商业电影,不过这也可能是个人的过分解读,姑且做一波阅读理解。

以一部电影来说,要呈现什么样的故事,我们看到的是演员的演绎,但是更重要的是导演,虽然演员在表演,但是导演决定展现给观众看的部分。像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东邪西毒》就有几个剪辑的版本。不同的剪辑版本之间,剧情上是差不多,但是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原因在于我们只能从导演的剪辑中看到导演想要展示的片面的角度。而我们有没有看得出导演的深意,则还需要诸多因素的努力。

比如说,如果演员表演不到位的话,就很难达到一种共鸣。电影从视听觉中给予我们主观的感受,如果没有把看得到和听得到的部分做好的话,可能就和看个故事书差不多,甚至体验更差。比如说有些演奸角的演员,可能会被人骂,不是因为他们演的太烂,而是表演得入木三分,令人厌恶。

而拆弹专家2的演员名单中,刘德华、刘青云不用说都是老资深演员了。在我看过的电影中见到这两位同在一部中的还是在《暗战》中(《暗战》也非常好看,故事比较有意思。)在《拆弹专家2》中对于刘德华的演技真的没得说,好的不得了。大概是好久每看过刘德华演这种角色了,之前是在《无间道》中看到的刘德华饰演刘建明的“我想做个好人”。这种复杂的角色可谓是可遇不可求。同时因为《无间道》是用三部电影来说一个故事,所以在《拆弹专家2》中就有点不够时间和情节来好好诠释这个角色,故有个朋友跟我说刘德华的变化有点不自然,表演很用力。而刘青云就觉得中规中矩吧。

而马世军的饰演者,谢君豪。就觉得很惊艳,首先一头白发,又挺好看的。更多的是,这个角色不变态,与一般的反派角色不一样。如果看过他主演的另一部电影《南海十三郎》就会感觉一种知识分子的气息,也出现在马世军身上。虽然他的理想是偏激的,但这个角色给我的印象是可以为自己的理想而殉道的知识分子形象。而后来的情节中,亲自送炸弹也很合理了。

倒是感情线觉得不怎么样,不过这不是重点。这部戏的感情一方面是真情实感,另一方面是利用感情。总有不自然的感觉。可能是女主不是熟悉的人物,总感觉很突兀。但不代表倪妮的表演不好的,倒也觉得很适合这个角色。

又比如说,剧本太烂。如果没有一个好故事,是传达不到什么内涵的,例

如童话故事怎么能传递到水浒传想要传递的社会根源?那么《拆弹专家2》与《拆弹专家》相比,不只是炸的地方不同了(好像更重要?),要处理的炸弹更大镬。而是其内容的深度,这种内容上的深度,一开始没有体现出来,开头的爆炸特效不能传递什么。(倒是惊讶什么时候港产片有这种特效了?后来想起来开头的阿里影业,那没事了。)

这种深度,说起来我觉得很突兀。主要是从一些莫名其妙的台词中令我觉察到了。比如说,刘德华说的一句台词,是制度的错。这是在他残废后回归一线失败后,作出的结论。要说突兀也不能说太过于突兀,因为这是有伏笔的,应该是刘青云说的,大概意思是将来出了差错,警队担当不起之类的话。而且刘德华从开始到黑化的这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恪尽职守,是警队制度的优秀玩家,专业的知识,过硬的素质,反正人设就是警队精英。要知道精英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而是由一系列标准评价出来的,而这个就是制度给予的,也是因为能符合制度才能够玩得好的。

所以说我认为的一大深度是,对于这个制度的思考。从故事情节看来,实力与制度之间的矛盾是整个故事的导火索。思考的可以有那些与常人几乎一样的残疾人,要不要有区别对待?再一个制度是不是完全就不可能破除?或者是要死守制度的有道理还是看现实的效果?

接下来刘德华的黑化就开始了,出现在了个人觉得的本片的另一大亮点之中,由马世军领导的复生会。这个复生会不是又利益而集结的,而是由一群对“制度”失望的人组成。他们的口号很有意思“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而且对于牺牲的人,给与的一个标志性的solute敬礼。这些都在说明这个组织并非为利益,倒是令人觉得他们是因为同一个共同的理想而走在了一起。可能用理想有点褒义,更准确的应该是,被一种愤怒,一种偏激的愤怒而带到了一起,至于是不是对制度的愤怒就不好说。不过,这复生会背后是马世军雄厚的财力。但是当我看到最后是他亲自开地铁去炸机场的时候,令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有钱人,而是躬行自己的理想的有钱人,甚至可以抛弃生命。

可以从一个复生会成员Sniper(狙击手)的情节中,可以看到的是,杀戮的快感,这种快感是一种以牙还牙式的表演方式呈现的。而且从这位Sniper的年龄看来,是非常年轻的人。故只能是杀戮,而没有一个狙击手的冷静,所以也只是匆匆出现,然后被主角团当场击毙。

不过有一处是意想不到的是一位叫money的成员,是一位中年的大叔,第一眼看上去之时我以为这位money是一位见风使舵的人,最后应该会有因为利益而抛弃复生会的情节出现,结果他倒是做了死士了。

还有复生会的第一个炸弹,是炸了教育局(为什么不是炸学校?一方面是影响不好,可能导致禁止上映,另一个可能是一个关于“制度”的伏笔)。从这个第一个炸弹中就可以看出来,此电影的深度所在。如果说要与警方对峙的话,应该是像《拆弹专家》类似,直接放炸弹到警察总部。放在教育局倒是很新奇,个人看得电影比较少,好像还没有见过类似的情节。而且第二个炸弹是炸某地产的亮灯仪式。而最后的炸弹是炸金融中心和国际机场。如果和《拆弹专家》相比,实在是高太多了,《拆弹专家》是因为个人的仇恨而来的,最多也只是牵涉到几个人,来几个无辜生命下水。不过本人的知识水平还不足以解读,这三处炸弹要炸的是什么。姑且认为是教育制度,金融制度,和自由。同时也因为炸弹本身,炸开的是表面,就算是被炸的满目苍夷,只要制度还在,则新的教育局还是会出现。可能这是导演本身给与我们的思考是,对于只改变表面,做一些换汤不换药的功夫是无用功。

还有是对于黑化后刘德华,除了因为失忆后的记忆移植给予的洗白,更重要的是一个情节,就是Sniper,在无情射杀他以前的同袍。经过这个之后,完全就变了。这里不得不佩服刘德华的演技,从表情凝滞,眼泪开始一点一点地渗出,然后眼泪慢慢地流了出来。这种变化令人感受到了其内心当时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种不只是因为看到以前的兄弟死在自己面前,还有是对自己内心价值观的冲击,其人设价值观是“以前的阿风,为了救人命都不要”。在这之前刘德华是没有亲眼看到死亡。

这里我联系到的是,马世军的一句台词,大概是世界长满了癌细胞,要用化疗来治疗。我们知道化疗后来就是炸弹咯。想到的是,以治病来说,化疗是一种治疗手段,而这种治疗不仅会杀死癌细胞,也同时会杀死正常细胞。如果说维持这个腐朽的制度的人是癌细胞,但这个制度下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癌细胞,那么化疗就等于把好的坏的一并杀死。而且这种治疗的手段,如果以人命为代价,那么这种治疗还有其意义?这种治疗不就等于直接剥夺了癌细胞变成正常细胞的机会,剥夺了维持制度的人,要改变制度的机会。以整个复生会来说,可以看得到的是,单靠几个人的恐怖袭击是不能够改变制度的。

这些都是些细节性的东西,电影主体还是给观众一个故事,一个黑化的拆弹专家的救赎的故事吧。而且从电影的拍摄来看,有很多给与观众感官刺激的内容,比如动作戏、追逐戏、枪战等,这些都看得出这个剧组的尽心尽力,呈现出一个好电影,一种港片味。

至于有多少是导演的真实想法就不得而知了,我是觉得已经在过度解读了。话说这个邱礼涛导演,倒是有点意思的,只看过他导演的另一部电影,也非常有名就是《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这部电影给与我很大的冲击,什么叫变态是一览无余,当然我觉得黄秋生演变态也是十分出色,是凭借这部三级片获得当年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的。

拆弹专家2好看吗(拆弹专家2影评)(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