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

今年,是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

也是北大医学图书馆建馆100周年

从规划到竣工

历时3年之后

北大淑范医学图书馆

传承赓续,崭新登场

淑范医学图书馆

共藏有各类型印本文献近60万件册

专业数据库100多种

珍藏古籍善本4200余册

医学图书馆在变,北大医学在变

但始终未变的

是医者仁心和翰墨书香

快跟随小北的步伐

一起推开北大淑范医学图书馆的大门吧!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1)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2)

北京大学淑范医学图书馆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3)

重焕新生,我们再次相识

顺正门而入

走进淑范图书馆的正门,映入眼帘是独具匠心的设计——“书山”。五颜六色的书籍,经历过岁月的洗礼,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散发出沁人心脾的一缕书香,等待着对它情有独钟的读者将它拾起。书架两侧长长的楼梯,寓意丰满,既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寓意,又有“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内涵。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4)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5)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6)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7)

踏阶而上,层层藏书令人目不暇接。为了满足校内师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馆内从二层到四层设有期刊、中文图书、外文图书以及毕业论文等多处阅览区,所包含的图书种类丰富多样,从文学经典到科研著作,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漫步于知识的殿堂,总有一本书会让你驻足翻阅。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8)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9)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10)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11)

阅览区

与旧馆相比,淑范图书馆最大的改善之一就是阅览区,通过空间改造、优化设计,阅览区座位从600席增加到1200余席。夕阳西下之时,坐在窗边,蓦然抬头便能收获满眼的落日余晖;夜深人静之际,书桌上的那盏小绿灯也能缓解一天的疲惫。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12)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13)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14)

冬日的午后,最舒服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捧一杯还烫手的咖啡或茶,怀抱一本书,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不经意间抬头,望天空云卷云舒,沐浴着窗前的阳光,光与影浪漫交织,踏实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15)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16)

研讨室

几位同学正在研讨室里娓娓而谈,追根溯源,探求问题的本质。此次翻新还增加了20间可容纳3-10人不等的研讨室,室内配有网络端口、投影仪等设备,老师和同学们可以根据需求在网络上预约使用。如果说读书是一个“知识输入”的过程,那研讨就是“知识输出”。师生在书籍中汲取养分,研讨室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17)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18)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19)

新设施

小北继续游览,图书馆还花式上新了呢!新设的电子瀑布流、朗读亭、静音仓,为大家提供更高效高质的阅读体验和学习空间。看这个同学正在专心致志地背诵着医学知识点、那个同学又在勤奋地练习着口语表达。有了这些贴心的设施,大家再也不愁没地方进行有声阅读了。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20)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21)

地下书库

往下走,来到了图书馆的地下立体书库,这也是全国高校第一家地下智能书库。为了解决馆藏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通过将借阅频率降低的书刊放入书库,借阅频率较高的近十年新书刊陈列在地上的开放阅览区,来让读者的查阅更方便,也为大家腾出了更充足的阅览席位。闲暇时走进这里,亦像是走进了一个经年的宝库,里面的图书有的尘封已久,有的页面略微泛黄,散发古色古香,对于渴望探索知识秘宝的人来说,或许那就是他寻找的宝藏。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22)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23)

咖啡厅

这时,一股浓郁的咖啡香气扑鼻而来,不远处就是图书馆的咖啡厅了。为了让师生们在这里有更好的阅读、学习体验,新馆还设立了一系列其他功能区,如咖啡厅、古籍书库、借还服务处、综合服务台、教育部外国教材中心、美育文博中心、琼苑报告厅、多功能报告厅等。诗人博尔赫斯曾说:“我总暗暗设想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这里不仅仅是阅读、学习的场所,更是体验生活、艺术和幸福的地方。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24)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25)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26)

历经岁月,不改翰墨飘香

淑范医学图书馆坐落于学院路校区行政1号楼和药学楼之间,这里原本是一片杨树林,每到十月底,落叶斑斑,一片金黄,行人走在上面沙沙作响,踩出满地的动听旋律。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27)

而医学图书馆的缘起要追溯到100年前。

1912年10月26日,由中国中央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国立西医院校——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成立。1922年7月,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图书室正式建成。北大医学图书馆最初坐落于北京和平门外八角琉璃井,后迁至现北大医院附近,最终于1958年搬至目前的学院路38号,现在的留学生公寓位置,是由食堂改建的二层小楼。北面接着一个300㎡的中文期刊及情报室,南面有一个由图书馆管理和使用的科学报告厅。

据在图书馆工作过35年的“老图书馆人”王金玲介绍,那时的图书馆虽然地方小,书架密、空间有限,但阅读环境不错,冬暖夏凉,是学校师生员工经常打卡之地。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28)

1958年由学生食堂改造成的北医图书馆

1989年5月,北大医学图书馆老馆(淑范图书馆前身)建成并投入使用。图书馆采用研讨室、小开间、藏阅分开的形式建成,图书馆的阅览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29)

重建前的图书馆

2022年10月26日,北大医学图书馆从规划到竣工历时3年,在北大医学办学110周年、北大医学图书馆建馆100周年之际重新开馆。图书馆由北大医学部杰出校友胡毅许捷夫妇捐助,图书馆也被重新命名为“北大淑范医学图书馆”。“淑范”二字以捐助人母亲之名回馈母校之爱。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30)

北大医学图书馆历年印章图

淑范医学图书馆不仅收藏了历届的医学教材,还藏有包含《太平圣惠方》抄本在内的大量古籍善本。我国宋代编撰的大型综合性类书,清嘉庆歙县鲍崇城刻本《太平御览》1000卷完整收藏在医学图书馆。馆藏的《新编人体解剖学》也是17世纪晚期的一本医学专著,精美的解剖图谱被后代许多医学类书籍所采用。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31)

《太平圣惠方》抄本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32)

新编人体解剖学

截至2021年底,淑范医学图书馆共藏有各类型印本文献近60万件册,专业数据库100多种,珍藏古籍善本4200余册,并与北京大学校本部、六家附属医院实现印本文献和电子资源共建共享,文献保障能力居全国医学图书馆前列。

百年间图书馆几易其址,几增其制,与北大医学同发展,与时代共命运。从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图书室到北京大学淑范医学图书馆,从和平门外八角琉璃井到学院路38号,图书馆在变,北大医学在变,但始终未变的是医者仁心和翰墨书香。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33)

一书一世界,静谧似天堂

北大医学人的奋斗岁月与青春芳华

在图书馆的翰墨中涤荡不凡的力量

静立窗前观云起

默坐窗前品书香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34)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宣传部、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

文字:解祎赫、张凤

图片:杨墨、张尔狄

编辑 | 排版:杨映锴

责编:李霁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35)

这是她在北大的最后一门课

北大的新书单,上线!

特等!北大数学又获一奖!

北大Useless Doctor邵,获奖!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36)

北大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北大新图书馆开馆)(37)

书香四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