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克穿搭入门(穿衣搭配风格逻辑第1-1期)

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开始出现朋克文化,最初的时候它是一种音乐上的叛逆运动,目的是反对一些包括前卫摇滚(progressive rock)、重金属(heavy metal)在内的流行音乐形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朋克穿搭入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朋克穿搭入门(穿衣搭配风格逻辑第1-1期)

朋克穿搭入门

20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开始出现朋克文化,最初的时候它是一种音乐上的叛逆运动,目的是反对一些包括前卫摇滚(progressive rock)、重金属(heavy metal)在内的流行音乐形式。

朋克文化的追随者以地下音乐(underground)、极简摇滚(minimalist rock)等音乐形式为基础,发展出他们反乌托邦风格的音乐。其中性手枪(Sex Pistols)与雷蒙斯合唱团(The Ramones)是朋克音乐启蒙时期的代表性乐团。

朋克音乐散发的讯息带有颠覆性、叛逆性以及无政府主义。它取材于社会面对的问题、下层阶级的被压迫等的主题。使朋克文化成为社会的一个讯息,即:不是所有人都过得很好、不是所有人都一样。

朋克文化的发源地可以是伦敦也可以是纽约,开始的年份可以是1974年也可以是1975年,这取决于你愿意相信哪一个版本。

在纽约被认为最有可能是朋克文化诞生摇篮的场所,是由席利.克里斯塔利Hilly Kristal(纽约传奇酒吧CBGB的创始人)在曼哈顿东村(East Village)的鲍威利区(Bowery)315号创办的俱乐部。北美朋克被称为硬核朋克(硬核、hardcore),因其比欧洲朋克音乐更快和更有进攻性的节奏而著称。同时还有滑板朋克(skate punk)和straight edge(直线边缘)。

朋克风格产生于音乐,被延展到服装设计领域,在服装设计中,朋克服装的造型极度夸张、放荡不羁、充满挑衅性。刚开始只是朋克音乐爱好者的着装风格,但随着经济的复苏,朋克激烈的标新立异也被融入主流文化中,成为时尚。那种玩世不恭的时髦味和颠覆味的朋克语汇为时装设计和时尚刊物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对某些人而言,朋克意味着音乐,而对另一些人而言(主要是伦敦人),朋克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造型”,还有些人会觉得,朋克是一种艺术。

朋克服装

1976年,英国服装设计师薇薇安·韦斯特伍德( Vivienne Westwood) 以“性”为名开了一家服装店,专卖那些引发男性勃起联想的服装服饰,目的就是要狠狠刺激一下那些虚伪的中产阶级。 电光石火般划过历史的夜空后,朋克运动便被人们对装束和物质的追求所淹没了。

朋克类刊物

美国的《朋克》(Punk)、英国的《吸之毒》(Sniffin’ Glue)是具有代表性的朋克刊物,但均随着朋克文浪潮的消退而停刊。

朋克服饰风格特征

早期朋克服装风格主要赋予日常物品以美学价值,常见的表现形式有:

将衣物撕裂再系以别针或捆带,使用颜料在衣物上作画和装饰;

把黑色的垃圾塑料袋作为衬衫或衣裙;

把扣针、剃须刀等作为饰物;

使用皮革、橡胶、乙烯基塑料作为衣物,使人联想起犯罪倾向、性暴力与性变态。

朋克服装代表人物:

把朋克服装带进主流文化的重要人物包括:薇薇安·韦斯特伍德( Vivienne Westwood)和赞德拉·罗德斯。

薇薇安·韦斯特伍德被时尚界誉为“朋克教母”“西太后”,时至今日其同名品牌和她本人仍然活跃在时尚舞台。

而设计师赞德拉·罗德斯作为朋克服装另一代表人物,其光芒完全被“朋克教母”遮挡,事实上,赞德拉·罗德斯的作品风格更加温和,得到更多富人和名流认可。

朋克风格联想:

个性、反叛

朋克教母的诞生

这个女人出生在北英格兰的劳工家庭,在乡村邮电局工作过,当过小学老师,活到了三十多岁,婚也结了,还一点没有显山露水的迹象,看到这样的简历,任谁都会觉得,她这辈子也就这样过了吧?

没错,在遇到她的第二任丈夫前卫音乐人马尔科姆·麦克拉伦( Malcom Mclaren)之前,薇薇安·韦斯特伍德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子。

薇薇安遇到比自己小5岁的马尔科姆,犹如生活中出现了一道裂缝,满脑子的激情与梦想忽然间找到了释放的出口, 她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就选择了一个女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可以理直气壮的行业,伴着摇滚乐的激荡,高歌猛进—杀向了时尚圈。

伦敦是她的福地,也是让她拥有无限创意的地方。

1971年,在King' s Road430号,Vivienne Westwood开始了设计师生涯。随着她对时尚理解的不断变化,这间地下店铺的名字和装修风格不断变化。从刚开始的“Let it Rock"(让它摇),到颓丧的抱怨" Too fast to live, Too young to die(日子太快无法活,年纪太轻死不了),接着是赤裸裸的“Sex"(性),以及标榜自我式的" Seditionaries"(叛逆分子)、苦闷中的发泄"Word's End世界末日)。

越来越露骨大胆的店名、在一次次变化中彰显叛逆色彩、嚣张狂野,让卫道士们侧目,却正中年轻人的心怀。她创意如泉,像一列全速前进的火车,呼啸向前,设计出的服装,裹挟着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的精髓,以及那个时代独有的活力、躁动甫一露面便惊爆世人:印着标语、撕裂磨损的T恤、摇滚风格的长裤、绕臀一周的拉练设计、千奇百怪的饰品…披挂上这些行头,年轻人将头发染上鲜艳的色彩,在下颚穿上金属环,看上去坏得离谱,一副天王老子都管不了的架势。这才是 Vivienne Westwood想要达到的效果,离经叛道而又无所畏惧。她说:“我尝试去创造一种形象,这种形象是对自己居住的城市不满而进行的现代城市的革命。”而她的设计恰好充当了年轻人反抗社会的宣战书。

小店人气飙升,坏小子们纷至沓来。紧接着 Vivienne Westwood乘胜追击,为一支名叫" Sex pistols"性手枪的摇滚乐队炮制了演出服,年轻的乐队成员们初次亮相就轰动英伦古怪而放荡不羁的服装和他们的音乐一样让人大开眼界,由此创造出另类的反文化时尚风潮。从此,原本寂寂无名的 Vivienne Westwood也如愿以偿,闯入了时装界的顶级圈子。

一时间, King's Road430号这间店铺成为另类年轻人朝拜的圣地,就连社会名流也找上门来,大家都想打扮的跟Sex Pistols一般, Vivienne Westwood极具反叛性的做法,那些破坏常规服装结构的设计,那些服装上的别针、皮带和拉结…引起了时装界的震惊。从此时装界就诞生了一个“朋克教母”。

关于Vivienne Westwood不得不知的

在成为朋克教母前,薇薇安是一位教书育人的老师;

韦斯特伍德这个姓是她第一任丈夫的姓,虽然他们的婚姻最终走向尽头,但薇薇安带着这个姓闯入时尚圈,并使其成为光芒四射;

薇薇安与马尔科姆最终还是分道扬镳,原因是两人观念发生了分歧,马尔科姆回归他热爱的音乐,但他仍停留在过去的想法和观念中,反倒是薇薇安做出了与时俱进的选择,在朋克服装领域不断创新且吸纳新的元素;

薇薇安的第三任丈夫(貌似没有正式结婚)是她在维也纳当时尚客座教授时的学生,两人年龄相差二十多岁,且两人已相伴几十年;;

让Vivienne Westwood品牌最终名声大噪的是电影版《欲望都市》中那件婚纱。


以上是今天的话题,本文作者大娟姐,资深时尚买手实践者及色彩搭配师,《时尚买手实战技巧》作者,欢迎扫码下文二维码加入“时尚买手实战技巧读者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