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 是哪个朝代的词人(南宋词人张孝祥)

公元1154年的南宋,有个二十三岁的青年高中状元,他叫张孝祥,此次科举同榜中进士的有范成大、杨万里、虞允文,作为一个出身”荒凉寂寞“的年青人,能在同时代文人中脱颖而出,必有不凡之处。

张孝祥,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他出生于南宋初期,此时的南宋朝廷还处于与金朝常年对峙的风雨之中,他的父亲有个小的不能在小的官职,家中连田产也寥寥无几,可以说张孝祥实在贫苦的环境中长大的,外在的环境并没有影响他,张孝祥自幼资质过人,被视为神童,《宋史》称他“读书一过目不忘”,可见他确实是一个才华卓绝的人。

张孝祥 是哪个朝代的词人(南宋词人张孝祥)(1)

可惜,天妒英才,他的人生永远停在了三十八岁,从二十三岁高中状元开始,他只做了十五年官,他的仕途开始的很顺利他是宋高宗钦点的状元,直接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他是主战派,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中书舍人等职。隆兴元年(1163年)任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府、静江府、潭州等地的长官,颇有政绩。

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次年在芜湖病逝。

张孝祥在官场几番起落,也坚持自己主战的政治主张,认为只要能不懈奋斗,就能成功收复中原,而一味求和苟安,是不可取的,可惜主战派在无情地政治斗争中失败了,张孝祥也终究没有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最后黯然离开官场。

张孝祥 是哪个朝代的词人(南宋词人张孝祥)(2)

张孝祥作为南宋初期著名文人,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其词并不局限于一种文风,而尤以忠愤悲慨的爱国词为世所名。除却立意鲜明的爱国词作外,张孝祥的咏怀词也因其英姿奇气的高雅格调而为人称颂,

张孝祥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张孝祥词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词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精选于湖词赏析:

1、《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三四两句则从客观风物欢迎自己的角度下笔,描画出上船离岸乘风过湖的情景。整个上片以作者自己与风物的互相映衬,表达了重访三塔湖离岸登船之际的快意感受。

下片由描述转入议论,看似语意突兀,实是一脉相通。词人由爱国志士而成江湖处士,无奈去到和谐美好的大自然中寻求解脱,内心悲愤难言,却说“到处悠然”,可谓语近旨远,沉郁至极。

如果说上片以问讯春色和风物含情写出了物我一体的美妙境界,那么,下片就以唾弃世路和同盟鸥鸟表露出投身自然的悠然心境。末尾两句,纯粹写景,以景结情,语淡意远,余味不尽,词人对于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对于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尽在言外,从而成为全词意境旷远、余音绕梁的结笔。

张孝祥 是哪个朝代的词人(南宋词人张孝祥)(3)

2、《浣溪沙·洞庭》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词的上片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旗梢,即旗旓。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表明此刻的湖面,风平浪静,所以出现傍晚水波平静的景象,唯有鳞鳞细浪了。这样夕阳斜照湖面停泊的船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词人既写了远处一条水湾倒映出的红蓼图,又写了玉刀似的双尾白鱼,最后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

这首词中词人从行舟夜泊的角度落笔,摄取大自然中富有代表性的两种景象:一是疏星淡月,倒影湖中;二是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这不仅与前面的“楚天阔”、“晚波平”的自然景象相呼应,而且充分地展现了优美的词境。“夜凉”二字,既是词人的直感,又显示出流恋自然界的心态。

张孝祥 是哪个朝代的词人(南宋词人张孝祥)(4)

3、《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西园清夜片尘无。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

谁擫昭华吹古调,散花便满衣裾。只疑幽梦在清都。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这首词是词人借赏梅抒写爱国情怀。上片写月夜对酒赏梅,是实景。下片写忽听《梅花落》的古调,不禁梦绕清都,是虚景。

张孝祥词以雄奇奔放称,风格近苏轼。但此词却清幽含蓄,虽婉约名家亦不能过;而寄意收复中原,情真调高。

张孝祥 是哪个朝代的词人(南宋词人张孝祥)(5)

4、《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下片着重抒情,写自己内心的澄澈。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悠然,闲适自得的样子,形容心与物的相会是很自然的一种状态,不是勉强得来的。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把自己放在澄澈空阔的湖光月色之中,那湖水与月色是透明的,自己的心地肝胆也是透明的,他觉得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他以主人自居,请万象为宾客,与大自然交朋友,同样豪放旷达,出神入化。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张孝祥 是哪个朝代的词人(南宋词人张孝祥)(6)

5、《西江月·阻风三峰下》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象“平铺”在那儿。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此二句纯属写景,紧接着两句以幽默的手法写航船遇风受阻被迫停泊的情景,反衬出作者此时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下片写停船后作者的心里活动。下片写停船后作者的心里活动,他期待风向回转,天气变好,及时登程的心情。全词语言浅易而意境幽雅,读来只觉作者张孝祥对山水无限热爱,却不见船遇逆风受阻的懊恼,这是此词的特色,也是张孝祥构思独到之处。

张孝祥 是哪个朝代的词人(南宋词人张孝祥)(7)

6、《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本词开头“湖海”二句,从自身落笔。横空而起,抒发词人湖海飘泊和怀才不遇的感慨,这种宦海浮沉而今欲归休的感受,贯穿全篇,使这首境界阔大、宏丽的词作中带上沉郁的格调。从傍晚到月夜的时空转换,更深一层地刻画词人倚栏凝思的种种意绪,而含蓄的笔墨又为下片直抒胸臆积蓄了情势。

词中上片写登临岳阳楼,并赞赏岳阳楼的美景。下片接着写雄美之景,并由此联想到屈原的离忧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哀愁。结尾他喊出了自己渴求被遇的心声,最后却以无声的景语默默作结,仿佛是给词人的凄凉回答。整首词在满含豪气的描写中,夹杂栏杆拍遍却无人会得的心酸,复杂的情感使词情波澜起伏。

张孝祥 是哪个朝代的词人(南宋词人张孝祥)(8)

7、《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这首词抒写了因观塞而激起的对中原沦陷的悲痛之情。

此词上阕描写望中要塞景色,明丽壮阔,其中景物也隐约隐呈作者的感情色彩,眼前一片清丽,而人的心情却深藏阴黯。下阕抒发感慨,从人的活动中表现。在读者眼前俨然呈现一位北望中原悲愤填膺的志士形象。

整首词色彩鲜丽,而意绪悲凉,词气雄健,而蕴蓄深厚,是一首具有强烈爱国感情的小词。

张孝祥 是哪个朝代的词人(南宋词人张孝祥)(9)

8、《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素雪、明月、幽梅,三者具,则光景清艳。惟三者难以一时兼备,故今岁与去岁相较,不能无憾。

此词即景抒怀,貌似冲淡,却蕴含无限今昔之感。前人谓张孝祥词有“潇散出尘之姿,自在如神之笔”,诚然。

9、《生查子·远山眉黛横》

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

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

这首词是写一位女了从傍晚到深夜的春愁。主人公的感情与周围环境自然融合,风格清婉淡雅,读时须细细体味,久而方知其味。

开头二句写环境同时暗中引出人物。在描写景物的同时即照顾到人物,抓住主要特征,勾勒几笔。远山以眉言,杨柳以眼说,便是抓住未出场的女主人公最传神的地方加以暗点。

三、四两句逐渐写到人物所处的环境。表明此刻女子正无聊独处,渐觉阵阵微寒飘入妆楼,传向罗幕。他没有围,似可窥见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过片二句写夜间女主人公的活动,写女子长夜难耐的心情。

最后二句,以振荡之笔写静谧之景,遂使词情扬起,色调突然趋向明朗。从词中写景来看,先是写傍晚时的霞明,次是写夜深时的烛暗,至此则让钻出云缝的明月,穿帘入户。词中人物的感情也仿佛随着光线的变化,时而阴沉,时而开朗。

感谢关注,与你一起爱上韵律之美。

欢迎朋友们点赞,转发,分享、评论,留言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