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李卫最大当过什么职位(清朝重臣李卫简介上)

清朝李卫最大当过什么职位(清朝重臣李卫简介上)(1)

#历史#​#历史真相官#​李卫简介上:李卫(1687年2月2号-1738年12月3号),字又玠,江南铜山(今江苏徐州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清朝重臣。 康熙皇帝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款员外郎,接着入朝为官,经过康熙皇帝、雍正、乾隆皇帝三朝。 备受雍正皇上器重,列任户部土郎中、云南省盐驿道、布政史、浙江督抚、浙江总督、兵部侍郎、临时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无论所任何职,当政时可以体悟民间疾苦,广受老百姓拥戴。 李卫于乾隆三年(1738年)病故,年五十一,乾隆皇帝命按总督例给予祭葬,谥敏达。

个人简介

原名:李卫

别名:李又玠

所在时期:清代

族群:汉族人

出生地点:江南铜山(今徐州市丰县大沙河镇)

出生时辰:康熙皇帝二十六年正月初一(1687年2月2号)

去世时间: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号(1738年12月3号)

主要作品:《钦遵圣谕条例事宜》《浙江通志》《畿辅通志》

溢号:敏达

人物生平

康熙皇帝二十六年正月初一(1687年2月2号),李卫生于江苏丰县一户家世较为富有家庭。 康熙皇帝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款员外郎,接着不久便入朝中任兵部员外郎一职。 康熙皇帝五十八年(1719年),李卫任户部土郎中一职。

雍正帝继位后,便立即任职李卫为北直隶驿传道,未上任又改任为云南省盐驿道。 在盐驿道任上,李卫成绩明显,没多久雍正二年(1724年),李卫晋升布政史,负责人我省财政局税负,但依然兼管盐务得职务。

雍正三年(1725年),李卫被破格提拔为浙江督抚。 雍正四年(1726年),李卫担任两浙盐政使,梳理盐政,依法查处私盐售售。 雍正五年(1727年),李卫晋升浙江总督,管督抚事。

李卫从未有过赫赫有名得家庭情况,但是不得不承认,自康熙皇帝五十六年(1717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不过十年中间,李卫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业余短工,一路出任各种各样高级官员,进而官至总总督,变成朝中一品高级官员、封疆大吏,其升职速率确实非常快。

纵观李卫的任职经历,不难看出,其长期负责人或兼任一方的盐政工作中。 早就在雍正接搬的第一年,李卫便被选为云南省盐驿道,一年后晋升布政史但仍然兼管盐务工作中。 两年后,早已就职浙江督抚的李卫也被指令担任两浙盐政使了高级官员,从而表明,李卫在经营盐政、缉查私盐层面,是非常在行。

清朝区划十几个盐区,浙江盐区是其中之一,浙盐在浙、苏、皖、赣四省营销。 但清朝体系僵硬,在浙盐区接近两淮盐区域地区,不要买就近原则价格便宜的两淮之盐,只吃价格高的浙盐,因此导致越区贩私风靡,官盐煤炭运输受阻。 李卫提升缉私局队伍力量,关键严厉打击具有强大机构大盐枭。 沈氏是有名的盐枭,其属下百余名,有着大货船数艘,常常战胜士兵,倒麦货气势十分猖狂。 李卫选任韩景琦,与沈氏大战,总算把它擒拿术。

雍正四年(1726年),应对私盐混乱的状况,李卫明确提出,在浙江私贩出现的适度孔洞海宁县东莞长安镇设士兵巡缉查私,并令常镇道及京口大将,军标偏将等高级官员督饬将吏空陆巡视,坚决杜绝两淮私盐从镇江府侵略浙盐营销区,为此确保浙盐的倒麦市场。 此时,依法严厉打击盐枭的席卷主题活动。

此外李卫及时有效地为朝中上疏,在他看来要整治浙江私盐猖狂问题,必须以海宁长安镇为核心,向扩散,布署一定军力,加强督查。 与此同时奏请朝中,令偏将、城守参将等军人在江南苏、松、常、镇四府周边分配空陆军力,随时随地缉拿私盐售麦者。

在浙江任上,李卫还主要办了浙江海塘事项。 海塘即青狮岩,是江浙沪两省沿海居民用于抵挡海浪侵蚀的主要设备。 海塘工程项目主要体现在江苏的浙江和浙江的嘉兴市、杭州市、绍兴市四府,尤以杭州钱塘江口的海宁市塘更为险要。 李卫非常重视修建海塘,大概每年都会奏请治理。

雍正六年(1728年)七月,皇上因不太满意江南总督范时绎对上海松江海塘土壤改良易石工程项目办理,令李卫赴工现场勘查,并采纳了李卫的修治计划方案,由李卫同江南督抚税务稽查整治。 海塘工程学院由国家财政开支,但所拨付额多不够用且必须要先经奏准,随后开办。 李卫在浙江各个方面自筹经费,除应使用正项以外,皆系每岁想方设法盐务等类节约附加盈利相继抵用。

除开缉查私盐,李卫亦善于捕盗。 雍正六年(1728年),朝中以江南多盗,而官吏又非戢盗之才为理由,命李卫统管江南七府五州盗案,将吏听控制。 李卫根据明查暗访获知,那时候江南小偷出现、猖狂,其中一个关键主要原因是曾任江南督臣的范时绎、按察使马世烆、游击战马空北对诸小偷在一定程度上开展袒护,常常以替身演员委托受到,使之逃过一劫。 李卫获知上述情况,一点也不徇情奏疏罢免。 范时绎随后被消除职位,调职原官衔,马世烆、马空北被流放发配。

甘凤池有勇有谋,武林以上名声很大。 他早就在康熙时期曾经在浙江参加了控制朝廷的朱三太子案。 雍正阶段,又联络李栋如等从事反清复明活动,并准备于雍正八年秋季举事。 雍正七年(1729年),李卫破获了这一犯罪分子。 甘凤池最后被判极刑。

雍正七年(1729年),李卫被封为兵部侍郎。 入觐,遭母丧,命回任守制,没多久加太子少傅。

雍正十年(1732年)五月,又被选为临时刑部尚书。 没多久李卫担任直隶总督,命提督下列并受控制。 雍正十一年(1733年),李卫疏劾步军统领鄂尔奇坏法结党营私,紊制邻居扰民。 上命果亲王及仕郎莽鹄立、海望按治,得到确认,内以鄂尔奇为清代重臣鄂尔泰的弟弟而饶恕他,雍正帝因而奖赏了李卫。

乾隆元年(1736年),兼任北直隶总河,裁营田刺吏。 李卫要以营田交诸州县收管,分辖通永、霸易、天津市、清河县、名字五道,统领主管。 乾隆二年(1737年),疏劾总河朱藻贪劣,朱藻弟朱蘅挟制官吏,参与赈事。 上命宰相讷亲、孙嘉淦按治,夺朱藻官,并如律论罪朱蘅。

李卫病疾发病,乾隆皇帝外派太医到府医治。 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好(1738年12月3日),李卫因病逝世,年五十一,乾隆皇帝命按总督例给予祭葬,谥敏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