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人的初心和使命(用文化铸就路桥本质安全之魂)

路桥人的初心和使命(用文化铸就路桥本质安全之魂)(1)

当前,全国“第17个安全生产月”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甘肃路桥建设集团坚持“弘扬生命至上,打造本质安全”的安全理念不动摇,用责任缔造本质安全之基,用文化铸就本质安全之魂,通过安全体系及企业文化功能的不断探索创新,路桥集团呈现出以文化促管理,以管理促安全、以安全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教育宣贯 氛围熏陶

渗透安全文化理念

将“弘扬生命至上,打造本质安全”的安全理念融入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注重在实践中宣贯、深植文化理念。

一是以理念渗透为先导,重点突出安全教育,坚持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通过编印安全文化手册、画册、读本,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讲座、邀请专家授课,创新培训形式,坚持以考促学,组织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安全知识、技能培训考核,将考试结果与个人的收入、评先和晋升挂钩,对考核成绩后五名的人员通报批评,并调离安全生产岗位,规定三年内不能从事安全生产工作,不准评先选优、职务晋升、职称评聘,加速优胜劣汰,不断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职业技能。

二是以氛围熏陶为手段,深入开展安全文化落地生根工程。在各项目部驻地及施工现场张贴宣传画、悬挂标语、开辟宣传栏,设立安全文化长廊,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安全活动氛围。同时将安全文化理念植入到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咨询日、安全岗位标兵评选、“反违章除隐患、保安全促生产”主题安全知识竞赛、“守护生命”安全知识竞赛、“质量强企,安全保企”主题宣传等活动之中,厚植安全文化基因,强化安全自觉,用安全文化凝聚安全力量,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健全制度 强化执行

推动安全文化落地

安全生产不仅要有制度有办法,更重要的是要执行,如何把冰冷的制度变成人的行为规范,把行为规范变成人的一种习惯,达到“让规范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规范”,这才是安全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衡量安全文化是否落地的关键。

多年来,路桥集团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层层强化落实,修订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47项,印发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并加大执行力,建立长效安全生产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了符合实际、覆盖管理各层级、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年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二是在领导班子成员和管理人员中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进一步修订完善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责任清单,制定各类安全责任的考核标准及奖惩制度;三是建立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所属各单位依据集团编制的《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手册(试行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风险源辨识,列出风险源清单,明确层级管理责任,推进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提升防范事故能力。

创新方式 行为控制

丰富安全文化内涵

路桥集团注重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与安全活动开展的点面结合,丰富安全内涵,不断融入新元素,注入新活力,通过考评及奖罚,引导,规范全员安全行为,提高职工自主管理意识。一是坚持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安全知识演讲比赛、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牢固确立岗位安全价值理念,引导干部职工养成岗位保安全的标准自觉、纪律自觉和行为自觉。二是通过准军事化封闭式培训、班前教育程序化、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交底、隐患排查治理等行为养成,真正从思想认识上坚持“我要安全”、技能素质上做到“我会安全”、保障措施上确保“我能安全”。三是积极推行新的激励措施和办法,坚持评选表彰奖励安全生产标兵、安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以及表现突出的安全管理人员,与重罚个别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人员相结合,树立典型,弘扬表彰正气,抵制处罚违章,形成“以安全为荣、不安全为耻”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四是以督导服务为目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媒体安全宣传,加强安全工作督导服务力度,采取曝光台、提示卡、小广播、小故事、小图片、小互动等宣传形式,实行跟踪管理,搞好服务,强化督导,培养安全行为习惯,形成企业安全长效机制。

我们相信,当“遵章作业、按章办事”成为习惯,安全工作“三思而后行”成为习惯,安全问题“优先考虑”成为习惯时,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总和所体现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这正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和持续创新发展的需要。

科技兴安 智能管控

助提安全文化品质

路桥集团一直重视安全生产技术化、信息化,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手段,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一是充分应用“互联网 安全”信息化手段,实现安全零距离管理。应用手机APP安全隐患治理闭环管理系统,将项目施工隐患随时上传管理者,管理者立即安排责任人快速消除隐患并反馈至系统,整个隐患排查治理过程简便、快速,落实到位。二是加强远程视频监控管理。对拌合站、预制场、钢筋加工场等固定作业区实施全方位、全覆盖专人安全监控,出现不安全行为或安全隐患立即通知现场处理。桥梁、隧道、高边坡等高危工程施工设置监控点,确保监控范围能看清各个施工环节,并安排专人维护监控系统,确保监控连续、全覆盖。三是引进安全监测预警技术。计划在静庄等大型桥梁架设项目、玛久、金河项目挂篮施工中引进安全状态监测预警技术,动态监测施工工作状态,达到安全临界范围时预警,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打造本质安全。四是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打造智能安全。引进设计先进、安全性能高的智能化机械设备,从本质上解决人的误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对高危作业进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比如混凝土拌缸盖子打开智能断电、拌合楼人脸识别操作系统等。五是引用智慧用电技术。通过用电安全智能传感终端对安装范围内的线路进行实时监控,实时在线监测导线温度、电流、漏电等数据情况,大幅度降低电气火灾等涉电事故的发生。六是加快推进路桥集团安全中心建设。把安全中心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综合性安全实训基地,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体验、安全研发、安全演练、安全制造为一体,功能种类齐全,立足交通行业,面向社会,大力提升路桥集团安全管理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真正实现路桥本质安全。

安全文化是从更深的层次影响员工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和品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常抓不懈,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从处处可见的安全警示标语到夯实各级安全培训教育和管理工作,从整齐划一的安保配备到设施、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路桥集团正竭尽全力为每一名员工营造人人重参与、人人讲安全、人人查隐患、人人抓整改的良好安全氛围,沉淀了“严实细新”的特色安全文化,让本质安全成果持续惠及广大员工。(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马德科)

坚持“五着手” 确保“五到位”

不断提升路桥集团本质安全能力

6月,我们迎来了第17个全国“安全生产月”,路桥集团紧紧围绕“生命至上、安全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五着手”,确保“五到位”,抓基础、强预控、严管理,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全力打造路桥本质安全。

一、从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思想认识着手,确保教育培训到位。

路桥集团从员工的思想意识着手,常态化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和安全培训,对入职安全教育、班前日常安全教育、专题安全教育、任职前安全教育、调岗安全教育等,都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形成了科学严谨、约束有力的安全培训考核管理体系,构建安全培训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员工珍爱生命、自我安全的意识,让大家认识到抓安全、保安全是义不容辞、不可推脱的责任。

一是利用“安全管理手机APP系统”,从“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四管四必须”入手,围绕安全培训的顶层设计,全面开展集团及各公司相关领导培训进项目、进班组活动;二是充分利用网络大学教育平台,定培训人员范围、定培训学时、定培训内容,确实提高业务技能;三是将“走出去学,引进来用”的理念落到实处,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安全管理先进、亮点突出的企业去参观学习;四是重点核查劳务班组培训全覆盖问题,通过询问、考试等方式,核查培训效果。

二、从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建设着手,确保安全预控到位。

路桥建设集团始终坚持“关口前移、超前防范”的安全管理思路,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构建了全方位安全风险预控体系。一是定期组织专家对安全管理进行现状评估,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辨识风险等级,列出风险管控清单,逐一制定管控措施,明确管控层级,落实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了《安全风险辨识及防控手册》。二是所属各单位在桥梁、隧道、场站、库区等重点部位建立视频监控系统,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增加安全保障能力,构建防范事故的屏障。三是全面推行KYT 危险预知活动,推广智慧安全管理系统,推动安全管理方式创新。今年3月份以来,集团先后在彭大三标、彭大六标等多个项目开展了智慧安全管理系统(手机APP)和智慧安全用电试运行工作。为路桥集团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有效提升电气设备本质安全水平。四是高度重视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和管控工作,针对地质风险因素识别及控制方案、隧道通风及检测、隧道支护及安全步距、高风险工点实时监测及预警、逃生通道设置等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研究制定并全面落实有效管用的防控措施,全面提升路桥集团在建隧道安全防控能力。

三、从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管理人员行为着手,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路桥集团大力推进安全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标准化,坚决防止“三违”行为的发生,提高路桥本质安全水平。

一是安全责任落实全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仅靠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力量是不可能守住安全生产这个千里大堤的,必须人人有责、人人负责才行。所以路桥集团建立了集团各部门、集团与各分公司、各分公司与各项目部之间的责任清单,各项目部建立了项目网格化管理责任清单,进一步厘清责任,树立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落实的安全管理理念,营造“人人知责,人人履责,人人尽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

二是规章制度建设法制化。路桥集团重视安全管理制度的立、改、废工作,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要求的变化及时更新修订《甘肃路桥建设集团安全生产约谈制度》、《甘肃路桥建设集团劳务班组安全管理制度》等以及涵盖所有生产经营过程和环节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47项,印发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并把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打造成“铁规定、钢执行”,将其执行情况纳入责任制考核内容,督促所有从业人员严格遵照执行;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严格按照集团有关制度规定予以惩处并公开曝光。

三是安全生产投入制度化。路桥集团各单位依法依规使用安全生产经费,按照“项目提取、集团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制订了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使用计划,建立安全经费使用台账,并加强安全专项经费使用的审批审核和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加大对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设施设备、安全标准化建设、隐患排查治理、危险工艺、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员工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及推广使用安全生产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方面的投入。

四是作业现场管理规范化。把班组建设作为关键环节,从班组和岗位安全生产标准化抓起,严格落实路桥集团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全面组织开展危险有害因素和岗位风险点辨识排查,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通道标志及风险告知牌;对动火、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爆破作业、起重吊装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作业前制定作业方案,强化危险性作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配备危险性作业必备的器材装备,并确保职工会用能用。同时加强外包单位安全管理,严格审查承包单位和人员资质资格,严把准入关。

五是安全设施设备管理专业化。建立完善安全设施设备采购、验收、安装、使用以及检测、维护保养制度,确保选用设施设备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使用条件。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安全设施设备的检测和巡检,及时消除运行中出现的缺陷和隐患,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对陈旧落后及安全保障能力下降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及时淘汰更新,增强安全保障水平。

四、从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着手,确保急救处置到位。

路桥建设集团高度重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科学研判,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健全了应急管理、信息共享、反应迅速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了急救处置能力。

一是结合企业实际编制完备适用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二是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装备器材和应急物资。设置专(兼)职应急指挥人员,赋予其现场临机处置权,并进行全面培训,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及时高效处置并组织人员疏散。三是定期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各类预案的可操作性、队伍人员结构的合理性、装备物资配备使用的可靠性,提高企业自防自救能力。

五、从依法依规加强监督检查着手,确保安全隐患整改到位。

安全检查是一项经常性、制度化的工作,容不得半点敷衍或凑合。路桥集团坚决避免“出了事故搞突击检查,暂时无事就放松检查”、“生产任务松时就检查,生产任务紧时就不查”等不良现象。一是安全检查常态化。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对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生产“三同时”、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以及“三违”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格检查,将集团半年检查、年终检查的集中式检查向日常检查倾斜,将安全的事后考核向日常的检查倾斜。二是将2018年确定为安全管理提升年,重点围绕安全组织管理、安全教育培训、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隐患排查治理、现场安全管理、应急管理、风险管控、安全检测、科技创新十个方面,进一步摸排整治各承建项目、各重点环节的安全隐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起承建项目自查、自报、自改,所属单位重点监管,跟踪落实,路桥集团对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追究问责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三是委托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和集团内部专家组,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检查、临时用电及消防专项检查、风险评估及危险源辨识专项检查、责任体系建设专项检查、专项方案的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等五项专项活动,并对活动结果进行量化考评,考评结果同半年检查和年终检查挂钩,使考评结论更加真实反映各公司、各项目的真实管理现状。

总之,安全生产工作在于日常的防微杜渐,在于时刻的警钟长鸣,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只有靠实责任,坚守“底线”,不碰“红线”,勤练内功,念实“经”、做实功、出实招、重实效,从细节抓起,建立长效机制,方能构建牢固的安全屏障,真正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伟)

主办:甘肃经济网

监制:李成侠 总编审:贾治堂

编审:吴正楠

责编:即 可

编辑:于 娟

甘肃经济日报社新媒体矩阵

往期精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