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小知识(懂了点化学小知识后)

化学小知识(懂了点化学小知识后)(1)

年轻人要接触基本的化学知识。

这里不是说要读化学专业,而是指要具备一些基本的化学常识。那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呢?这里介绍几点。

第一、让你了解常见药品的成分。

在感冒药说明书看到“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成分,你要想到其功能是退烧或缓解疼痛;看到“布洛芬”成分,你要想到其功能是退烧、镇痛和消炎。目前很多所谓的“复方 XXXX”药物,都是中药和西药的混合,俗称加西药的中成药,而真正发挥作用的其实是西药成分,这就是利用老百姓相信中药毒副作用小这一观念在收智商税罢了。比如,2014 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警告的中西药复方制剂“新复方大青叶片”,其有效成分就是扑热息痛等西药;而用于镇咳祛痰的“复方甘草片”,其有效成分其实是阿片粉而不是甘草,阿片是一种麻醉品,通过作用于大脑中的咳嗽中枢,暂时抑制住咳嗽反射而发挥作用,这种成分不仅副作用较大而且有成瘾性。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化学结构式:

化学小知识(懂了点化学小知识后)(2)

布洛芬化学结构式:

化学小知识(懂了点化学小知识后)(3)

另外,购买药品时候,你常会看到很多药品的名称上带有“左或右”,如左氧氟沙星、右旋布洛芬等等,这里的左右指的是左旋异构体或右旋异构体,其效果往往要好于相应的外消旋体(名称中不带左或右的药物),比如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效果就比氧氟沙星强。

第二、让你看懂化妆品说明书。

看到甘油、丙二醇、戊二醇、丁二醇、山梨醇等,你要想到是保湿剂和溶剂;看到胡莫柳酯(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钛白粉(二氧化钛),你要想到具有防晒功能;看到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钠等,你要想到这是表面活性剂;看到烟酰胺、苯乙基间苯二酚你要想到这是美白成分;看到柠檬酸钠或苯甲酸钠要想到这是防腐剂。总之,只要仔细看看同类化妆品的说明书,你会发现成分都是大同小异。

第三、让你避免一些生活中的危害。

油条是很多人喜爱的早餐食品,但是油条的膨松剂常常含有明矾,明矾中的铝被人体吸收后很难排除体外,在人体蓄积,损害大脑及神经细胞,可能导致脑萎缩、痴呆等症状。近年来,很多研究指出铝与老年性痴呆有密切关系。蓄积在人体内的铝还可能引发贫血、骨质疏松等。总之,油条尽量不要多吃。

再比如,洁厕液和 84 消毒液绝对不能共同使用。洁厕液主要成分一般是盐酸,而 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两者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容易造成中毒。

另外,生活中如果不小心打碎体温计,应妥善处理洒落的水银,可先用吸管吸取颗粒较大的水银,后在剩余水银的细粒上撒些硫磺粉末,水银和硫磺反应生成不易挥发的硫化汞,减少了危害。

第四、让你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冷知识。

我们常看到铅笔上有 HB、2B 等标志,那这些标志代表什么含义呢?铅笔的笔芯是用石墨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H”即英文“hard”(硬)的词头,“H”前面的数字越大,铅笔芯就越硬,即笔芯中粘土比例越大,写出的字越不明显。“B”是“black”(黑)的词头,“B”前面的数字越大代表石墨比例越大,质地越软,字迹越黑。普通铅笔标号则一般为“HB”,说明软硬适中。石墨铅笔一般分 6B、5B、4B、3B、 2B、B、HB、F、H、2H、3H、4H、5H、6H、7H、8H、9H、10H 等 18 个硬度等级。下图列举了 6B 至 6H 铅笔的黑度变化:

化学小知识(懂了点化学小知识后)(4)

再如,我们常说的“锡箔纸”里面根本不含锡,其成分是铝,也就是说其实是铝箔纸。那为什么还有人称呼其为“锡箔纸”呢?因为追溯到 19 世纪末,当时的确有锡箔纸这种工业产品,它被用来包装香烟或糖果等产品,到了 20 世纪初就开始有铝箔纸的面世,由于锡箔的延展性比铝箔差,加上食品接触锡箔后又容易带有锡的金属异味,所以后来就逐渐被较便宜耐用的铝箔取代,但“锡箔纸”作为一种习惯称谓还是保留了下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