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14枚导弹袭击美国领事馆(伊朗为何敢轰炸美国领事馆)

在俄乌战争开始后,有不少人以为这场军事冲突仅仅只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之间的对抗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这场战争的本质其实是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较量而且随着未来局势发展,这场局部战争所带来的改变,很可能会在今后波及到中东、东亚、西欧地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有一个奉行了几十年霸权主义的国家将会加速走向陨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伊朗14枚导弹袭击美国领事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伊朗14枚导弹袭击美国领事馆(伊朗为何敢轰炸美国领事馆)

伊朗14枚导弹袭击美国领事馆

在俄乌战争开始后,有不少人以为这场军事冲突仅仅只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之间的对抗。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这场战争的本质其实是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较量。而且随着未来局势发展,这场局部战争所带来的改变,很可能会在今后波及到中东、东亚、西欧地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有一个奉行了几十年霸权主义的国家将会加速走向陨落。

要么俄罗斯让北约妥协、要么俄罗斯在战争后元气大伤,难以匹敌美国、要么美国彻底跌落神坛,人类跑步进入新时期、要么世界将进入局部战争多发的战乱时代。不过,无论世界的未来走向何方,对于我们而言,机遇终将远大于危险。毕竟,世界很难再出现一个比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更加糟糕的时期,在多极化格局不断演变的未来,一些中等强国也很可能会迎来有利于他们的机遇期。在此之中,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已经做好了不同程度的准备。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在俄乌战争期间,一个在中东出现的“爆炸性”新闻再一次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根据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反恐部门的负责人表示,3月13日,从伊拉克境外东部地区发射的“12枚弹道导弹”瞄准了库区首府埃尔比勒和美国驻当地领事馆。而根据以色列方面的表态称,这些导弹源自于“伊朗军队”。

让人感到意味深长的是,虽然伊拉克总理和美国国务院方面都对此次袭击表示了谴责,但是美国政府声称此次袭击并没有导致任何美方的设施受到打击,更没有美方人员因此受伤。而就目前现有的情报来看,伊朗也并没有对外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也就是说,这场针对美国领事馆的袭击更像是一次试探性的攻击,或者说警告,而非为了真正想对美国造成伤害,开启战端。当然,如果美国现任总统拜登依然畏畏缩缩的话,那到时候中东事态进一步升级也不是不可能的。

众所周知,伊拉克东部境外地区只有可能是伊朗的领土,如果再往东更远一些的话,就是巴基斯坦了。而巴基斯坦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怎么犯得着跨过伊朗打美国驻库区的领事馆?所以,在此次袭击中,可能性最大的莫过于伊朗了。那么,若伊朗此次对美国发动了导弹袭击的话,那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要知道,对于伊朗而言,他们很可能还需要和美国再次“谈判伊核协议”,以避免伊朗遭受进一步制裁。

不过,就算一些伊朗鸽派政客不希望与美国交战,寻求伊美两国在核问题上达成合作,以伊朗现总统莱希为首的铁杆鹰派,也更倾向于通过强硬的军事、外交手段寻求美国在核问题上逼迫让步,而不是用温和的方式解决。而且在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对乌克兰的消极态度,也让伊朗这些反美国家看到了崛起的希望。而这个希望,正是来自于美国政府2次失败举措导致的“破窗效应”。

第一大破窗效应,是俄罗斯发起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后,美国第一时间与乌克兰政府撇清关系,宣布“不派军队干涉俄乌局势”的态度,让伊朗见证到了美国是“纸老虎”的本质。事实上,早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对其扶持的南越政权就和当今泽连斯基政权的态度一样。并不会为了盟友的利益而下场倾囊相救。但是让我们感到有意思的是,在1991年的时候,美国为了帮助盟友科威特,从而对伊拉克发起海湾战争时,倒是充满了政治信誉。为什么美国政府的表现在越南、科威特、乌克兰的表现上却是反复无常的呢?

事实上,这和美国当时的整体国力与全球局势有很大关系。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军在遭遇到朝鲜战争的失利后,对在热带雨林这种复杂地形的局部战争并没有抱太大希望。虽然美国实力在当时十分强盛,但是在与苏联对抗的冷战状态下,美国不敢将自身军力过多投入到东南亚地区,加之朝鲜战争的前车之鉴,美国在苦涩的战争泥潭下选择了退却。

但是到了1991年海湾战争的时候,形势又变了。当时的苏联已经日落西山,马上就要走向解体,除苏联外,全球其他国家也没有在军事上挑战美国的硬实力。所以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在伊拉克战场上开创式的发挥了信息化战争,只用不到1个月的时间摧毁了伊拉克军队,为之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军事霸权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不过,霸权既然有建立的时候,就注定也有瓦解的时候。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开始着眼于和中国之间的全方位对抗。尤其是在2016年中美南海对峙中达到了重要阶段。但也正是在那场对峙中,伊朗等国家看到了中国的胜利与美国的逃避,加之美国在之后不断消耗盟友体系内外交信用的情况下,有不少中等国家逐渐看到了“破窗效应”的来临。

而这一效应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俄罗斯对乌发动军事行动后,美国抛弃盟友的具体表现。要知道在2021年的时候,美国政府就抛弃阿富汗加尼政府。在那时美国的政治声望就已经被阿富汗塔利班的胜利消耗殆尽了,结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美国政府就抛弃了乌克兰泽连斯基政府,而且还不敢像海湾战争时期那样,直接派遣军队援乌。而是只用政治、经济手段去制裁对手。

俄罗斯在遭受美国经济制裁后,虽然压力很大,但其经济支柱石油、天然气出口并没有受到严重打击。其中宣布了制裁俄罗斯的德国总理舒尔茨这样认为,就算德国制裁了俄罗斯的文化、经济、政治,也绝对不可能制裁俄罗斯的天然气。毕竟,德国人民就算夏天不需要油气资源,冬天也必须要俄罗斯天然气给室内供暖。如果德国政府禁止进口了这一“刚需资源”的话,那舒尔茨毫无疑问也会下台了。

除了德国不敢朝着俄罗斯要害制裁外,就连美国的北约盟友法国、土耳其也在外交上当起了“有雄心壮志的二五仔”。在俄乌战争后,法国总统马克龙首当其冲呼吁要“尊重”俄罗斯,唯有俄罗斯加入亚欧合作框架,世界才能和平。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表达方式更加直接,他声称欧洲国家封杀俄罗斯文化艺术的方式,和当年“蒙古人焚烧巴格达智慧宫”没什么区别。而对于美国来说,土耳其、法国的这番言论显然都是在支持俄罗斯。

毕竟,在以往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的时候,法国、土耳其等国家都相对比较支持、配合美国的。但是到了2022年的时候,这些昔日盟友们开始纷纷走向了反美之路。势必会让伊朗等反美国家看到了反抗美国的契机。更何况从伊朗现任总统莱希作为鹰派的视角出发,在美国实力明显衰退的当下,与拜登谈判所谓的“伊朗核问题”将变得毫无意义。

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拜登作为美国总统的表现实在是太糟糕了。在前任总统特朗普时期的那4年,美国不仅没有发动战争,而且在对华贸易战下,也从全球各地回流了部分实业经济。如果让特朗普一直拉拢俄罗斯,与其他盟友联合打击伊朗的话,那么美国的实力倒不至于像现在衰落的那样如此迅速。

不过,历史没有如果,在拜登从阿富汗、乌克兰抛弃盟友的种种自私举动来看,伊朗已经看到了俄乌战争中出现的“破窗效应”了。有趣的是,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犯罪学,指的是“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就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而俄乌战争中美国的表现,就是典型的“不良现象”,随着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不断揭露美国的丑恶过去(例如美军生物实验室),美国的政治声誉将会不断受损,而且诸如伊朗这样的反美国家也将不断试探美国,从而为之后军事报复美军做充足准备(美国曾暗杀过伊朗少将苏莱曼尼)。

所以,在这次美领事馆遭导弹袭击事件后,无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已经从事实上加速了美国霸权的垮台。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节节胜利,世界终将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想必也是不言而喻的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