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代背景(魔幻现实主义大师)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代背景(魔幻现实主义大师)(1)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世界上最擅长讲故事的人之一。他是记者、短篇小说家、长篇小说家、国际畅销书作家,同时也是“魔幻现实主义”大师。1982年10月,时年55岁、已世界闻名的他荣获瑞典诺贝尔基金会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出,整个西班牙语世界欢呼雀跃。在诺贝尔奖新闻发布的同一天,墨西哥政府将阿兹特克雄鹰勋章——给外国人的最高荣誉授予加西亚·马尔克斯。古巴政府也将费利克斯·巴雷拉奖章——象征学术成就的最高荣誉颁给了他。一年前还四处抓捕他的哥伦比亚政府迫切希望这位伟大的哥伦比亚之子回到他的祖国。

这位“来自阿拉卡塔卡的电报员之子”收到了世界各地发来的贺电,发贺电的人或是诸如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和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这样的朋友,或是作家同行和普通朋友。1982年12月10日,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加西亚·马尔克斯手持一朵象征着好运的黄玫瑰,身着一套极具哥伦比亚北部农民装束风格的白色套装。他是第四位将诺贝尔文学奖收入囊中的拉美作家。

本书的章节以十年为一个时间段来讲述这位大师的生平,一直讲到2007年。每章内容涉及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生活、工作、重大时刻以及当时他周围发生的事。每章的结语对当时世界上的重大事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并且特别关注当时拉丁美洲及其人民的状况,增进读者对本书每章内容所涉及的社会历史背景的了解,从而使读者理解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国家和世界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本书的最后一章尽管内容不够全面,但重点描述了他的一些朋友和他读过的书。他的作品让拉丁美洲的一个文学概念在全世界数百万的读者心中占据一席之地。

加西亚·马尔克斯创造了他独有的虚幻世界——不朽的马孔多,这与威廉·福克纳虚构约克纳帕塔法郡及其居民的做法非常相似。加西亚·马尔克斯基本以他的出生地——位于哥伦比亚加勒比海沿岸的阿拉卡塔卡小镇为原型,在《百年孤独》以及之前的作品中描绘了马孔多的生活、当地的民族以及布恩迪亚家族的传奇故事。除此之外,他还概述了这个国家的历史与南美大陆的过去,从南美洲的地理发现、殖民时代到独立战争。本书的读者可能发现,加西亚·马尔克斯所写的几乎全部内容都与他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儿时的记忆帮助他创作出巨著《百年孤独》。在外祖父母的抚养下,他学会了讲故事的艺术,也懂得了语言的重要性。他的第一本书是外祖父送给他的礼物:一本字典。与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约翰·斯坦贝克一样,加西亚·马尔克斯写的都是关于那片土地以及那片土地上的人。

20岁时,加西亚·马尔克斯开始发表短篇小说。与许多前辈一样,他也是从新闻记者做起。今天,作为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他仍继续撰写新闻文章。自1948年起,他开始陆续发表文学作品,但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枯枝败叶》于1952年首次寄给阿根廷洛萨达出版社时遭到拒绝。不过,这部中篇小说成为《百年孤独》的萌芽。《枯枝败叶》所表达的主题以及采用的写作手法一直贯穿他后来所有的作品,并在《百年孤独》达到巅峰。《枯枝败叶》的出版让他以作家的身份发声,但那时的他还达不到艺术大师的程度。1967年,《百年孤独》一面世便在国际上获得成功,加西亚·马尔克斯也一跃成为艺术大师,从此他除了写作再也不用操心别的事情了。1967年10月,为了远离人群和聚光灯,他和家人搬到了巴塞罗那。

1958年,他与梅塞德丝·拉克尔·巴尔查·帕尔多(普利尼奥·阿普莱约·门多萨称她为“神圣的鳄鱼”)迈入婚姻殿堂,从此相携一生。两人的爱始于一见倾心,并且他们一直感情融洽。两人曾在纽约、墨西哥城、巴塞罗那、卡塔赫纳和波哥大居住过,也曾一起周游世界。不过他的妻子从不出现在聚光灯下,他们的儿子罗德里戈和贡萨洛可以说也和她一样。

大学辍学后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一路走来结识了许多朋友,并且大量阅读了众多国家的文学作品,以此获得自我教育。如今年过八旬且身家富有、受人尊敬的他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