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寒是最冷的时候(二十四节气23--小寒)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这个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会有雪霜。

冷气积久而寒,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到了小寒,土壤深层的热量已经消耗殆尽,尽管能得到阳光,热量也会随着日照时间增长稍有补充,但依然入不敷出,所以从小寒到大寒之间的二十几天,就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小寒是最冷的时候(二十四节气23--小寒)(1)

民谚有云:“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那么小寒和大寒相比,哪个更冷呢?顾名思义,从名字上很多人认为大寒最冷。可事实上,在北方小寒节气更冷,因为小寒一般是在“二九”到“三九”的时段,小寒是北方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北方有“小寒胜大寒”一说,小寒过后大寒气温稍升高。但在南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

一候雁北乡: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二候鹊始巢:小寒时节,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衔草筑巢,准备孵育后代;

三候雉始鸲:“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古时候人们发现,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萌动而雌雄同鸣,从而开始活跃。

二十四节气小寒是最冷的时候(二十四节气23--小寒)(2)

小寒时节,天寒地冻,人们大都蜗居在家里,所以习俗相对较少,而且大多与“吃”有关。

古人会在小寒时节举行腊祭。因为是腊月的节气,”腊”的本意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祭”是我国远在先秦时期就形成的祭祀习俗。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习俗现在已经很少举行了。

小寒节气中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腊八节。腊八节在每年的腊月初八,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节日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粥用黄米,白米,小米,去皮的枣泥等等煮烂炖熟,再加一些核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等作为点燃,这些食品大部分都是甘温之品。有一定的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的食疗作用。

在广州,小寒这一天的早上要吃糯米饭。糯米饭并不只是把糯米煮熟那么简单,里面会配上炒香的“腊味”(腊肠和腊肉)、香菜、葱花等材料,吃起来特别香。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使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也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的效果,在寒冷的季节,可以适当的吃一点儿糯米饭。

小寒节气临近年尾,也就意味着距离春节不远了,年味会一点点浓起来。老百姓已经开始着手各种采购,数着“九九”过寒冬,按着日子去赶集去购买年画,彩灯和各种干货等等,开始陆续为春节为春节准备年货啦。

二十四节气小寒是最冷的时候(二十四节气23--小寒)(3)

俗语说“冬练三九”,小寒节气正处在“二九”“三九”期间,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也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节。坚持良好的起居习惯,临睡前热水浴足技能,晒晒太阳做做伸展,都能够增强自身的御寒能力。“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当中多使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到处一片凄凉萧索之景,只有松柏和梅花傲立,王安石用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展现了小寒的生机。元稹亦有《小寒》

留存于世: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西安的这个冬天注定万众瞩目,与众不同,疫情的侵袭让我们措手不及,我们正经历着这个冬天最最寒冷难熬的日子。看到今早数据的骤减,我相信“否极泰来”,只要默默等待,积蓄力量,美好时光定会如期而至,因为春天一定会到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