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打仗为什么不带粮草(霍去病带十几车肉出征)

西汉时,匈奴人肆虐,大举入侵,汉朝大将霍去病被任镖旗将军大破匈奴,深入漠北,歼灭、俘虏近十万匈奴人。

霍去病带军打下了祁连山,还与卫青一起在漠北,消灭了匈奴七万多人的主力部队,将匈奴残寇一路追击到蒙古境内的狼居胥山,并公开举行祭天礼,表示汉朝对这片地区的绝对统治。

霍去病打仗为什么不带粮草(霍去病带十几车肉出征)(1)

霍去病去世,大汉的损失

霍去病打败了匈奴,拿下了河西走廊,这时汉人的政权,第一次将河西走廊纳入囊中,从此后汉人才得以开辟丝绸之路。

可惜霍去病18岁从军,24岁就因病去世,若是他能多战几年,匈奴怕是连喘息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历史上凡是这种建有奇功的大将,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打仗方式,霍去病便是那个不拘泥于传统打仗法,不按套路出牌的将领。

霍去病打仗为什么不带粮草(霍去病带十几车肉出征)(2)

霍去病有他的作战方针,不管是长途战,突袭战,还是穿插迂回战术,在霍去病手里都游刃有余。

汉朝时,抗击匈奴最得力的干将,莫过于卫青和霍去病,可随着这两个大将的接连去世,汉武帝也只能对匈奴作罢。

他一向不喜欢汉朝对匈奴的公主和亲政策,失去良将后,对大汉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和打击,汉武帝咬牙妥协。

霍去病打仗为什么不带粮草(霍去病带十几车肉出征)(3)

霍去病去世后,汉武帝追谥他为“景桓”,以功臣的身份赐他陪葬茂陵,连他的陵墓都是照祁连山的山体形状给修建的,以此来纪念他攻下祁连山的功绩。

霍去病战无不胜,死后得汉武帝如此厚葬,也应得后世敬仰,但是作为一代史学家的司马迁,却对他有负面的评价,说霍去病仗着自己出身高贵,不礼贤下士,苛待手下士兵。

霍去病打仗为什么不带粮草(霍去病带十几车肉出征)(4)

司马迁的谬论

被称为战神的将领,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有杀神白起,白起一生征战无败绩,白起未曾苛待士兵;战国时期还有个大将吴起,魏国人,多次领军击败秦军,他在军事上的成就可与著《孙子兵法》的孙武相媲美。

吴起这样的大将,也从未在士兵面前搞特殊,显得自己高高在上。且吴起关爱下属到什么地步呢?他去看望伤兵时,发现一个士兵腿部伤口化脓疼痛难忍,竟然能亲自给士兵吸毒,这让吴起狠赚了一波人心,在军中的威望无人不服。

霍去病打仗为什么不带粮草(霍去病带十几车肉出征)(5)

司马迁认为,一军统帅能以真心换来士兵的人心是相当令人敬佩的,大家都是战神级别的人物,上阵打仗一视同仁,凭什么霍去病不能体恤士兵呢?

司马迁对霍去病的评论不好,是因为霍去病带军远征,不给士兵吃好。打仗是个费力气的活,吃不饱如何有力气杀敌,霍去病为了讨好汉武帝,苛刻军队粮食的做法,司马迁很不耻。

霍去病打仗为什么不带粮草(霍去病带十几车肉出征)(6)

“贵,不省士。”便是司马迁对霍去病带有讽刺的评论。这事是由于霍去病不给士兵吃肉引起的。

霍去病劳苦功高,汉武帝时有赏赐,犒劳三军是正常的。有回霍去病出征,汉武帝给霍去病送去十几车的肉,本意是奖赏,然而直到仗打完了,这些肉都没有分到士兵手中。

仗一打就是数月,何况是远征,这些肉早就坏了,臭气令人作呕。霍去病下令将这些坏肉全扔了。

这么珍贵的军粮被霍去病如此浪费,士兵中颇有微词。然而霍去病却不以为然,一句解释都没有。

霍去病打仗为什么不带粮草(霍去病带十几车肉出征)(7)

这种匪夷所思的做法,在司马迁看来,就是霍去病觉得自己身份高贵,看不起那些普通士兵。再加上霍去病的舅舅卫青跟他一比,显得霍去病更不近人情了。

但是作为天赋极高的将领,霍去病能有这么不谙世事,不懂体恤士兵的重要吗?

霍去病打仗为什么不带粮草(霍去病带十几车肉出征)(8)

将军的低调

实际上,霍去病此举是故意为之。武将最易功高盖主,遭皇帝忌惮,皇帝赏赐是皇帝的态度,但将军要是做得不好,很可能得罪皇帝惹来灾难。

汉武帝给霍去病的东西,他要是随意分到军中共享,会有显摆之疑,霍去病本来是好意将自己的赏赐分给士兵,朝中却会有人拿此做文章,弹劾霍去病

骄傲自满,随意挥霍皇帝赏赐等,都能成为霍去病受罚的借口。

霍去病打仗为什么不带粮草(霍去病带十几车肉出征)(9)

其次,霍去病打仗的理念与他人不同,他打法之狠有一点便在于他喜欢速战速决。而人在什么情况下能破釜沉舟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呢?就是在饥饿的状态下

这跟饿狼是最可怕的,是一个道理。

霍去病打仗为什么不带粮草(霍去病带十几车肉出征)(10)

第三,霍去病稍微落点苛待士兵的口舌是件好事。他手握兵权,若是士兵们还相当爱戴他,他便有拥兵自重的嫌疑了

跟手下士兵有点嫌隙,反而是保全霍去病的一个高招。可司马迁一介文臣,他哪懂得这些道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