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回门的风俗习惯(初二新女婿回门儿)

大年初二新女婿回门儿是我们鲁西南的传统习俗,也是每年春节后最开心最热闹的事情了。

鲁西南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在腊月结婚,而无论结婚早晚新女婿回门儿都选在大年初二,这是约定俗成的事情了。一来可以增加喜庆气氛,二来过年走亲戚和贺喜一并进行,省事儿。不管村子大点的,还是村子小点的,每年总会有新人结婚,便总会有大年初二回门儿的。于是,新女婿回门儿便成了当地正月里最热闹最开心的事情了。

三天回门的风俗习惯(初二新女婿回门儿)(1)


头几天,新女婿家里就要备好给新娘子家的礼物。礼物要六样或者八样,装在笆斗(柳条编成的容器)里,用红布遮盖。然后,便要找陪客的人,俗称“陪客的”。


陪客的可是个重要角色,是新郎官家的代表,就像一国大使,所以要精挑细选。一要能说会道,不要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要能言善辩,见啥人,说啥话。二要有酒量。陪客的就是男方的代表,要面对女方七大姑八大姨的轮番轰炸,没有公斤不倒的酒量难以胜任。另外,陪客的人俗称“扛笆斗子滴”,啥意思?就是你不仅要能喝会说,还要保护好新郎官,把笆斗子稳稳当当地扛回来,交到主家手上,才算“不辱使命”。这差事,不好干。

新娘子家里更是忙活得很。年前就要给亲戚们打好招呼:“咱闺女初二回门儿,来陪客哦!”而亲戚们总会高兴地应承下来:“好嘞,一定早早去!”新娘子的舅舅、姑姑、姐姐全家都会出动,本家的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叔叔婶子也要陪客。为了方便称呼,一般新郎官派去陪客的有大爷或者叔,再加上平辈的男丁。女方家也便安排相应辈分的人来陪。

三天回门的风俗习惯(初二新女婿回门儿)(2)


​初二一大早,新娘子一家便将院子和屋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请来的焗将(厨师)早就开始忙活了,家里人剥蒜的剥蒜,烧锅的烧锅,摆桌子的摆桌子,一派繁忙喜庆的景象。

招待新女婿的酒席很是讲究,大多为四八席,即开席前的八道点心,开席后的八道凉菜,八道热菜,八道饭菜,大概是象征着四平八稳,兴旺发达之意思!据说,有讲究的人家摆过九八席,足足有72道菜呢!

三天回门的风俗习惯(初二新女婿回门儿)(3)


待新女婿家的客人进了家门,落了座,仪式便算正式开始。八仙桌上摆上果碟,倒上好茶,双方长辈便开始自我介绍,然后是逐个介绍自家人:“我是小伟的叔,这两位是他的哥,这个小伟该叫舅,那个该叫姑父。”因为是生亲戚,不熟悉,所以,介绍得很仔细。

根据老风俗,要有相应跪拜等礼节,很复杂。所以,八仙桌事先要蒙上桌围。开席之前,新郎官一方要客套一番:“喜事新办,咱就把桌围解了吧!”新娘子家便附和道:“好,那就喜事新办!”于是,桌围撤掉,便没有了老式规矩,喜宴便正式拉开序幕。

初二回门儿这一天,新郎官是最最光鲜的一天。他面前的碗筷杯碟全是双份的,还要坐在贵宾的位置。倒酒,要先从新女婿开始。新女婿可以喝,也可以不喝。为了不失礼数,新女婿大多举杯沾沾嘴唇,然后将杯中酒倒进面前的水杯中,而众人并不计较。每上一道菜,众人都会举起筷子,请新女婿先品尝。如果新女婿不动筷子,其他客人断不可先动,否则就会被人耻笑。

酒文化在鲁西南新女婿回门儿那天体现得淋漓尽致。谁坐在哪里,谁先说话,谁先敬酒,都有讲究。从中午开始,大多要喝到下午,有的要持续到掌灯时分。

先是喝认识酒,同干三杯。然后新娘子家人按辈分敬酒,一般是每人两杯,取好事成双之意。一道道菜端上来,一轮轮酒喝下去,宴席渐入高潮。于是,新娘子的亲戚便使劲浑身解数,轮番上阵劝酒。此时,每位客人都要用自己带来的酒敬酒,以示高看一眼。新女婿一方严防死守:喝酒时,洒一点儿,剩一点儿,吐在水里一点再偷偷倒掉,真是各种耍滑的手段都用上了。而新娘子一家为了让对方喝好更是拼了:二带一中不?三带一中不?实在不行就用上“苦肉计”:将满满一茶杯酒一饮而尽,感动得新郎官一方不得不跟进!

三天回门的风俗习惯(初二新女婿回门儿)(4)


觥筹交错中,主客双方都已尽兴。在客人“上饭吧!该上饭啦”的数次催促上饭之后,便开始吃饭。吃饭之前,岳父要亲手给新女婿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手擀面。新女婿接过面,用筷子搅动,就是不吃。岳父便将红包送上。这便是“搅面礼”。新女婿如果不吃,继续搅面,岳父还要再次送上红包。一般来说,新女婿在岳父第二次送红包后便用筷子挑起几根面条,象征性地吃上一口,仪式完成,众人大笑祝福。

席间,接连不断地有闹喜的人来,多是妇女和小孩儿。“新客儿(新女婿)发喜糖!”众人叫嚷着。新女婿便忙不迭地从兜里掏出喜糖向门外撒去。众人吃着喜糖,便对新女婿品头论足,什么个头高不高?长得好不好看?眼睛大不大之类,弄得新女婿脸红脖子粗。

三天回门的风俗习惯(初二新女婿回门儿)(5)


散席后,男女老少还要闹新女婿—把新女婿抬起来“打夯”;用鞋油墨水之类给新女婿抹花脸等等。所以,新女婿不待酒席结束时,便借口去厕所,由陪客的保护着溜之乎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