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症状说明肝脏受损严重(肝脏受损之后可能有5种表现)

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为主的器官,在身体中扮演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蛋白质等作用,肝脏的重要性对机体不言而喻,如果肝脏受损,则会影响到身体各项器官都正常运行,诱发疾病。

肝脏是五脏六腑当中唯一没有痛觉神经的气管,也被称之为哑巴器官,一直在为身体默默无闻的付出,只有肝脏保持正常状态,才能排出堆积的毒素和垃圾,维持机体正常运转。

可正是因为肝脏的默默无闻,让人们忽略了对肝脏的保护,从而诱发肝脏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这5个症状说明肝脏受损严重(肝脏受损之后可能有5种表现)(1)

01

肝脏的功能有哪些?

代谢: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所以各个代谢活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肝脏进行的,肝脏的代谢活动包括合成代谢、能量代谢还有分解代谢,包括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也是由肝脏进行的。

分泌胆汁:肝细胞分泌成胆汁之后,储存在胆囊里,在进食的时候胆囊就会自动地收缩,然后把胆汁排泄到小肠,帮助食物消化。

如果胆汁分泌异常,就有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胆汁性肝硬化就是常见的疾病

这5个症状说明肝脏受损严重(肝脏受损之后可能有5种表现)(2)

解毒:有害成分经肝脏进行代谢分解之后,以尿液或者以胆汁的形式排出体外,而且肝脏内存在大量的淋巴细胞,这些细胞也是身体的保护层。

造血储血:肝脏有造血和储存血液的功能,新生儿的肝脏是有造血功能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不会再造血了,但是因为肝脏需要大量的血,血液循环的时候促使肝脏有很多的血液流通转换,所以肝脏也就有一个储存血液的功能,当身体有需要血液的时候,肝脏就可以拿出一部分血来以解燃眉之急。

肝与糖代谢:单糖经小肠粘膜吸收后,由门静脉到达肝脏,在肝内转变为肝糖原而贮存。

肝细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所以患肝病时血糖常有变化。

热量的产生: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都有肝脏参与。

这5个症状说明肝脏受损严重(肝脏受损之后可能有5种表现)(3)

维生素、激素代谢:肝脏可贮存脂溶性维生素,人体传统疗法的3-5倍的维生素A都贮存在肝内,肝脏是维生素C、D、E、K、B1、B6、B12、烟酸、叶酸等多种维生素贮存和代谢的场所。

制造凝血因子:肝脏是人体内多种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人体内12种凝血因子,其中4种都是在肝内合成的。

这5个症状说明肝脏受损严重(肝脏受损之后可能有5种表现)(4)

02

肝脏受损之后可能有5种表现,建议大家谨记,或对保护肝脏有帮助

眼睛发黄:肝脏是机体当中最重要的代谢解毒器官,如果肝脏出现问题,胆红素异常分泌会经血循环流向全身各个器官。

正常情况下眼白的颜色呈现白色,若是眼球发黄应尽快去医院进行诊断,有可能与肝硬化有关。

这5个症状说明肝脏受损严重(肝脏受损之后可能有5种表现)(5)

皮肤发黄:肝功能减退,身体基础代谢变差,胆红素无法排出体外,所以当血液中堆积过多胆红素时,会引起皮肤的颜色出现变化,比如皮肤发黄,成年人弱视发现皮肤发黄,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与可能与肝脏病变有关的。

肝掌:在大拇指和小指的根部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了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用力加压后变成苍白色,且久久不能恢复,这是肝脏病变后的表现,请不要忽视。

这5个症状说明肝脏受损严重(肝脏受损之后可能有5种表现)(6)

腹胀:肝脏一旦病变,代谢能力和解毒能力便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肝腹水、腹胀的现象,当感觉腹部不舒服,除了肠胃疾病,还要警惕是否是肝脏疾病。

口腔溃疡:如果出现了口腔溃疡,而且久久不能恢复,或许与肝脏病变有关,不妨去医院进行检查,或许与肝火旺盛有关。

这5个症状说明肝脏受损严重(肝脏受损之后可能有5种表现)(7)

03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我们的肝脏呢?

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常言道:“怒伤肝”。所以要学会自我调节,心平气和、乐观开朗,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这5个症状说明肝脏受损严重(肝脏受损之后可能有5种表现)(8)

饮食合理:需按照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和合理的比例摄入能量(55~65%的来自碳水化合物,11~15%的来自蛋白质,20~30%的来自脂肪),饮食原则为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和低脂肪,定时进餐饮食定量,每餐不宜过饱,对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帮助。

保持正常体重:体重过重会让肝脏工作更辛苦,罹患脂肪肝,保持合理的体重才能呵护肝脏健康。

这5个症状说明肝脏受损严重(肝脏受损之后可能有5种表现)(9)

接种疫苗:比如乙肝疫苗、甲肝疫苗、戊肝疫苗等,而对于目前尚没有疫苗的丙肝预防,建议阻断传播途径。

避免大量饮酒:酒精对于肝细胞会造成永久性损伤,一旦肝细胞广泛损伤,会造成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引起酒精性肝硬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