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 高峰(襄阳真正的高光时刻已到来)

襄阳真正的高光时刻已到来!全域建设七个国家级开发区

襄阳地处中华腹地,被誉为“华夏第一城池”,《读史方舆纪要》载“以天下言之襄阳最重”。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襄阳率先部署工业化、科技化城市建设,素有“中部科技工业特区”之称。进入八十年代,襄阳科技工业震惊全国,引来国内外众多企事业单位及人群扎堆入驻,一时风光无两,连续数次被国家机构评选为中国十大明星工业城市。九十年代,襄阳被原国家建设部认定为大城市,当时华中地区大城市还没超过五个,辐射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涉及湖北、河南、四川、陕西、安徽五省,官方称襄阳是“鄂豫陕川皖毗邻区域中心城市”。

上述,乃襄阳第一个高光时刻。终因某些原因止步于此高位。

襄阳 高峰(襄阳真正的高光时刻已到来)(1)

从二十一世纪后的第二个五年开始,襄阳吹响“复兴号”,重启并优化城市格局为“鄂豫陕渝毗邻区中心城市”,后提出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再定名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到了2018年,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这个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上升到国家层面,影响力主要定格在湖北、陕西、河南三省。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是地方社会经济良好发展的前提,开发区则是地方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心,是一个地方的龙头和引擎。开发区层次越高,说明这个地方越开放、越先进,具有比较优势;国家级开发区的数量越多,意味着这个地方发展前景广阔无垠,遍地是金,是“淘金”首选之地。因为,国家级开发区拥有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良的服务、最完美的配置和最开阔的视野,是企业家们走向成功并做大做强的权威合作伙伴。

襄阳的第二个高光时刻即将来临!这是经过长达十年的准备才得以实现的,在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的基础上,于2010年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7、2018年获批国家级自贸区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此时,襄阳开发性质的国家级开发区有四个,开发区底蕴和实力位居鄂豫陕渝毗邻区首位。

2021年,襄阳全面启动多极布局,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推动各县、市、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明确支持枣阳、老河口、宜城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建成后,襄阳全域国家级开发区达到七个。同时,全力增强襄阳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自贸区、农业科技园区实力。

襄阳 高峰(襄阳真正的高光时刻已到来)(2)

作为内陆地区的非省会城市,襄阳现在的成绩直逼中等及以上省会城市。2020年,襄阳市排全国同类城市第22名,襄阳高新区全国综合排第29名,襄阳枣阳在全国上千个县级行政区里排第86名……

遥想未来,襄阳全域七个国家级开发区同步跨越式发展建设的局面,那绝对是盛世场面,千载难逢,努力建成中西部地区数一数二的强悍型非省会城市,目标初定为中西部地区八大都市。目前,襄阳排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二位,城建和医疗、金融、食品等领域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十四五”期间应推动东津、樊西新区申创国家级、省级新区,拓展中心城区助推伙牌、双沟、欧庙、尹集、卧龙、太平店、古驿、峪山等地建设环襄阳中心区卫星城,支撑襄阳都市区中联内合外扩,打通襄城—南漳、东津—宜城,樊城—老河口、襄州—枣阳城市连绵带,加大对河谷组团共建中型城区的扶持力度,将保康建设成与武夷山、峨眉山齐名的国际山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襄阳大都市区,促进襄阳—荆门、襄阳—随州、襄阳—南阳、襄阳—十堰、襄阳—神农架、襄阳—宜昌同城化,为湖北省引领中部崛起、构筑支点作出襄阳贡献。

除此以外,襄阳已建立襄十随神城市群、汉江生态经济带第一个跨国经济园区。按照规划显示,襄阳跨国经济园区位于襄州区,而襄州区将与中心城区融合,建设成襄阳大都市区的核心区。

#21天图文打卡挑战(第二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