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1)

《演员请就位》中现场竞演《绣春刀Ⅱ》片段

上周,看了热综《演员请就位》里,关于电影《绣春刀Ⅱ》的一个翻拍片段。节目现场,通过短短十几分钟的剧情呈现,达到了足以令人惊艳的效果:深厚的历史背景、激烈的戏剧冲突以及复杂的人物关系贯穿始终,整体浑然天成。让“缺氧式”窥屏的观众在赞叹演员演技的同时,对影片本身也产生了极为浓烈的好奇感。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2)

《绣春刀Ⅱ》人物海报

其实《绣春刀》系列影片,已经不是第一次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了。17年《演员的诞生》中,翟天临跟余少群合作的那场魏忠贤与其义子的经典对手戏,节奏紧张,反转高能。

18年《我就是演员》中,张钧甯、王茂蕾、檀健次再现的讲述崇祯帝为除阉党、卧薪尝胆的故事,人物形象准确饱满、矛盾点突出,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3)

绣春刀系列舞台合辑

作为竞演场上的常客,《绣春刀》系列影片俨然成为评判演员演技的“必考科目”,于电影来说,是需要实力的。打个比方,现在随便拿出《延禧攻略》里的一个片段,去翻拍,看过这部剧的观众就会知道这个片段是发生在剧情的哪个阶段,加深理解甚至激起情怀,没看过这部剧的观众也会明白,这是在乾隆年间深宫里的步步爱恨情仇,顺理成章而不突兀。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一个能被拎出单独片段来作表演的作品,不仅在历史背景还是剧作影响力上都需要有一定的认可度及感染力。这意味着,在作品上映之前,幕后团队就要学会打磨——剧本、造型、画面,缺一不可,台词既要提供演员给发挥表演张力的抓手,又要了解电影背后的时代背景,做到尊重历史、逻辑严密。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4)

拍摄过程中的幕后合辑

毋庸置疑,前期准备,工程浩大,难度不小。《绣春刀》剧组却向观众们展现了极致的耐心与诚意:2014年起,编剧路阳就开始创作《绣春刀Ⅱ:修罗战场》的剧本,前前后后写了四个版本,不仅如此,电影开拍前一年时间,摄影、美术以及造型指导,都停了手头的全部工作,跟着主创团队一起筹备,直至2016年7月2日,影片全部杀青,后期团队又花费了将近10个月的时间进行画面调整与完善,其中种种,可谓良心之作。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5)

经过精心打磨后的《绣春刀Ⅱ》,更加精妙复杂,导演撒了张大网,将阴谋与谎言、藏匿与失信浓缩在电影里,让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充实而倍具亮点。

亮点一:飞鱼服绣春刀,这个故事,有关历史文明

观看影片,首先被吸引的,一定是影片传递出的那份浓厚、扑面而来的历史质感,这也正是影片富有层次感的一大关键。中国传统古代历史为电影添上的这份深度与沉稳,使得人物与情节的表现更为合理动人。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6)

大太监魏忠贤与信王

影片选择了明朝末年,大太监魏忠贤自称九千岁、权侵朝野,使得时局动荡的历史背景,以“真实”作卖点,再现那段复杂纷乱的王朝秘史,让人一听就觉得有点意思。除此以外,片中还有许多剧情与道具都能在历史上得到对应的考证。

比如故事发展的引线,出自《甲申朝事小记》的史实记载:“熹庙五年(1625)五月十八日,……上身自刺船(撑船),二内臣佐之,随波荡漾,倏忽大风陡作,舟覆,上与二内臣俱坠水底。两岸惊呼,从者俱无人色。”大致意思就是一股诡异的大风把皇帝乘坐的小船给吹翻了。

皇帝落水,逃过一劫后身体每况愈下,朝野随之倾覆,各大势力跃跃欲试,为影片的情节进展创造了一个非常大空间。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7)

雷佳音与张震的对手戏

落水是否人为?不得而知。但电影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合理想象,将其改编成一起由逆党一手策划、旨在推翻阉党的暗杀行动,利用刺激紧张的氛围,既展现了高水准的艺术创造能力,也流畅引入了两位主演的人物设定:女画家北斋先生因“逆党”身份,与锦衣卫沈炼发生交集,那张致使皇帝落水、疑点重重的“宝船监造纪要”也被设置成重要的线索,围绕着这张图纸,掌印太监被灭口,沈炼被胁迫火烧锦衣卫案牍库。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8)

用来记录侦缉到的案情的“无常簿”

再比如片方在微博上被粉丝喊着出周边的“无常簿”,实际上是随身携带用来记录侦缉到的案情的(形式作用类似现代的日记本,感觉也确实挺实用),这是大明朝厂卫制度下非常原汁原味的一个细节,《万历十五年》中就有提到:众官员弹劾张居正,反被皇帝下令梃杖,其间有一些官员向这些受罚者表达了慰问,结果就被东厂的人将他们的姓名一一记下,当作同谋传讯审问。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9)

这种记录上报的举动,类似于东厂的“打事件”(东厂监视会审、拷讯为“听记”,在各处地方官府访缉为“坐记”,除此之外的其余情报收集则称为“打事件”)。“打事件”中,有甚者,“诱人为奸盗而卖之”,也就是替东厂来一个“钓鱼执法”,前者借此牟利、后者得以完成任务指标。

亮点二:浓情淡如你,这个故事,有关爱恨情仇

与其他剧作不同,《绣春刀Ⅱ》里爱情被笼上了家国情怀,权谋参半其中,矛盾而贞烈。故事中出现两个女子——画师“北斋”与侠女“丁白缨”,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性情、诠释着不同的爱情观。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10)

画师“北斋先生”

杨幂所饰的“北斋先生”,“罪臣”后裔、丹青高手,是以除奸臣魏忠贤为目的的“暗党”,渴望摆脱痛苦的世道,获得自由。北斋是一名理想主义者,愿意无条件相信美好事物,正如她所说:“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这种世道不会长久。”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11)

竹林初见

在这趟乱世的浑水里,北斋遇到了倾慕她、甚至为救她不惜身陷险境的锦衣卫沈炼,但她起初不爱沈炼,她的心上人,是高高在上的信王,日后的崇祯,为了这个人,她可以赴汤蹈火。无奈缘深情浅,崇祯迫于时局,终是负了北斋。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12)

修罗诀别

修罗场一战,在北斋回头,认真说道:“妙玄,我说我的名字,叫妙玄”,在沈炼孤自奋战,砍断吊桥给予北斋生还希望时,他们的爱情开始了,也结束了。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13)

大战之后,杭州城外,有一女子,号北斋先生,性情冷淡,却擅书画。城中有听闻先生名者,慕访之,求画。拒而归,问之,何也?答:此生只画一人。这种情感,相互守望,同时又是无望的,是对黑暗现实的反抗,也是驱逐阴暗内心的唯一一丝光亮。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14)

如果说北斋的爱情观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清冷决绝,那丁白缨的爱情观就如其名:我愿做你刀柄上的白色缨穗,战场也好,地狱也好,都随你。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15)

丁白缨爱的,是师兄陆文昭,陆文昭这个人,一直为了信王,为了信仰苦苦支持,他那么压抑,什么都不会说,甚至在要放弃生命的时候,都只敢虚抚丁白缨的脸。丁白缨又怎么敢告诉他,乱世之中,信仰随时可能分崩离析,那该怎么办?生于乱世,又能怎么办。除了陪他走这一遭,还能怎么办。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16)

于是我们就能看到,作为戚家军后人的丁白缨,在那个修罗场上,目光坚定,眼神凌厉,一身素服,一把长刀,陪伴着她的师兄,打一场早已知道结局的仗,在最后的厮杀奋战中,手里的好刀被砍得满是豁口,瞬间的镜头,让人惊艳。

亮点三:置信孤与胆,这个故事,有关人性权谋

要想了解到影片更深层次的境界,就要知道关于影片名中的“修罗战场”的含义。简单来说,修罗场指代惨烈的战场,是人与人之间的死斗坑,也有种“一个人在困境中做绝死的奋斗”的意思。

电影里的修罗场,是个宏观的大环境,让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深陷其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绣春刀。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17)

影片开场渲染了“萨尔浒之战”的残酷战场,这是明朝与后金战争的关键转折点,明军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主人公沈炼从死人堆里爬出,救下了差点被金兵斩首的陆文昭,两人望着尸横遍野的沙场,感叹这里就像是个修罗场。


战场上形同草芥一样的生命,暗示着在明末乱世修罗场上,不同人的命运:坚守信念、恪守尊严的,最后不过和蚂蚁一样活着,而那些谄媚下跪,说着糊涂话的人,却手握大权。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18)

于是陆文昭对沈炼说“我要换个活法。”他抛下所有的尊严和善良,从老实心善、少年意气,到阿谀奉承、阴奉阳违,再到城府心机、幡然醒悟。张译将陆文昭的每一步都完成得很漂亮,奸角儿背后的卑微辛酸也在一个个镜头的起承转合之间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19)

陆文昭一生为信仰而活,影片最后,当他发现,信仰抛弃自己的时候,大喊出的,是兄弟沈炼的名字,并第一个冲上去赴死。本性不坏的陆文昭,只不过万千棋子中的一颗,人微言轻,无法逆势而为,无辜的沦为时代的炮灰。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20)

相比之下,沈炼这个角色显得更有人情、角色经历也更具戏剧性。爱情、兄弟情义的羁绊是他更具危机的修罗场。对于沈炼的评价,导演是这样说的:沈炼最大的魅力,在于他是一个普通人,他有很多的弱点,因为如此,他跟我们很像,他不是强者,但是他在关键的时候,他会做出非常勇敢的非常自我的选择。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21)

沈炼确实是个什么都不敢做到极致、走到尽头的人。面对一见倾心的北斋,他不敢杀,面对因讥讽魏忠贤被记在无常簿的同僚殷澄,他也不敢救,从一开始他就在表达自己对这个世道的开悟,可却也是最不接受这个世道残忍的人,踟蹰纠葛,是人物前期最大的看点。

绣春刀巅峰之战(大明修罗场上的逆鳞之战)(22)

绣衣春当霄汉立,修罗一战,沈炼拔出绣春刀,将少女北斋化作一支碧玉簪,珍藏在记忆里,这是人物的高光时刻,也让剧情达到了令人热泪盈眶的高潮点。

总体来说,电影《绣春刀》向观众精准的传递出信仰与爱的概念,传递出大环境下扭曲的人性与仍存的赤子之心。爱恨分明,刀刀见血,情绪饱满,这些在现世都不会过时的东西,通过大明朝、通过那一修罗场呈现出来,个中煎熬,冷暖自扰,实在回味悠长。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