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丑江湖式书法家(湖南大姐成乡村书法家)

一说到"书法"我们首先想到地就是高雅。毕竟在如今的社会,特别是在我们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除了一些年长的老人,和偏远的留守儿童,几乎没有不识字,不会写字的人。但对于书法来说,却是大部分人不擅长的,虽然现在的学校也会开展书法课,但也只是规范孩子们写字罢了。要想是人人提笔写的字就能成为书法,那也不会成为那高雅的事了。

最丑江湖式书法家(湖南大姐成乡村书法家)(1)

我们的中华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在各个方面我们都有超级悠久的历史,就书法而言,更是依托汉字的诞生而诞生。毕竟汉字诞生后一直都是靠手写的,直到我们国家发明了印刷术才解决的这样的局面。一开始我们创造出的文字十分简单,数量又有限。而且大多数都是象形文字,只要表达出要表达的意思就可以了。但随着文字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们创造出了更多的文字,但还是一直用手写,一直用手写的结果就是每个人的写的都不同,尽管写的都是一样的东西。于是就有了写字的美丑之分。这也可以视为我们祖先的艺术审美的觉醒,也可以认为是书法的雏形。

发展到我们中华历史上灿烂的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文明又进一步发展。当时出现了很多种文字,各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和文化。与其他国家之间既有不同也在不断的相融着。各个方面的不统一对于文化的融合也带来了很大麻烦和不方便。

最丑江湖式书法家(湖南大姐成乡村书法家)(2)

提到这就离不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行的一项堪称伟大的政策——统一度量衡。在全范围内推广统一的文字,货币和计量单位,便于国家的统治和发展。我们的文字发展到秦朝已经出现了小篆、大篆、隶书等等数十个完全不同的文字体系。发展至此,文字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记载的功能了,甚至还有一些神秘的色彩。就像甲骨文是用来占卜的一样,不同的文字也有不同的意义。但这个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摒弃,让文字重新回归到记载的功能。

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代表字体,我们通常认为草书、楷书、行书、篆书、隶书、行书这五大类为通常书法的种类。从古至今,也有不少的书法大家流芳百世。比如我们熟悉的书法大家王羲之和他的《兰亭集序》。

最丑江湖式书法家(湖南大姐成乡村书法家)(3)

说到书法大家,我们从古至今能够想到的就是文学大家,不论是学识还是气质都是读书人。这样的人要经过多年的刻苦练习,才能够有所成就,写出的字被大家欣赏和承认。但这位农村大姐偏偏要打破这个定律,自己沉迷于书法,而且写得还真就像那么回事。

这个姐姐叫李艳红,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一直生活在湖南最贫穷的村子里。她的生活除了务农,种地,养鸡养鸭,相夫教子还有书法。她之所以爱上书法也是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她当时为了贴补家去了一个老干部家里做保姆,恰巧这个老干部就是个书法爱好者。那个老干部写了一手好字,写的方方正正的,很是高雅。当时的李艳红就被这样的艺术打动了,从来没接触过的书法她引起了她强烈的兴趣爱好,也激发了她心底里想要提笔写一写的冲动。

最丑江湖式书法家(湖南大姐成乡村书法家)(4)

从老干部家回到村里后,这样的兴趣爱好她也没有摒弃,反而一直坚持了下来。回到家里后,李艳红把自己的闲暇时光都用在了书法上,家里原来的亲朋好友都觉得她十分奇葩,因为她们的闲暇时光都用来打牌消遣了。反而她的丈夫十分支持她,觉得在家写写字总比打牌要强。

最丑江湖式书法家(湖南大姐成乡村书法家)(5)

李艳红一开始摸笔的时候也觉得十分陌生,因为毕业这些年她就没怎么写过字,开始写的时候手也一直发抖,握笔的姿势也不正确,没有任何基础,甚至连笔画都写不正确,只能从零开始。后来机缘巧合她拜师到当地书法家曹隽平先生的门下,至此她才得到系统的学习。

最丑江湖式书法家(湖南大姐成乡村书法家)(6)

时光飞逝,李艳红已经有超过20年的练字时间了。她的字由一开始去七扭八歪到如今写的和当年的老干部一样写的方方正正的。还有人愿意出百元来买她的字当字帖,甚至有些当地书法爱好者来找她交流经验,尽管拍卖书法的鉴赏专家说她的字只是单纯的模仿,没有她自己的风骨,根本不值钱。可是李艳红根本不会在意这些了,毕竟她练习书法的初衷也不是为了挣钱或者成为书法大家,只是为了纯粹的爱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