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忆青追悼会直播(缅怀编剧邹忆青)

邹忆青追悼会直播(缅怀编剧邹忆青)(1)

邹忆青

10月9日,著名剧作家邹忆青去世。

邹忆青,一级编剧,1961年自武汉大学文学系毕业,进入中国国家京剧院开始戏剧创作,1998年退休。曾任剧院艺术室主任,主管戏剧创作。三十多年来与人合作编写近三十部戏剧剧本,其中多为京剧、昆曲、地方戏曲等。其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作品是86版电视剧《西游记》,她曾是该剧编剧之一。

邹忆青追悼会直播(缅怀编剧邹忆青)(2)

据悉,邹忆青致力于戏剧创作,代表作为《春草闯堂》《蝶恋花》《李清照》《玉树后庭花》等。主要戏剧作品《春草闯堂》已演过百场,并搬演于台湾京剧舞台。《蝶恋花》曾有上百个剧团观摩、移植演出。《李清照》深受知识分子观众喜爱。《玉树后庭花》也曾在港台流传,并由中央电视台和南京电视台合拍成戏曲电视剧《乐昌公主》,获广电部主办的优秀戏曲电视剧奖。

邹忆青追悼会直播(缅怀编剧邹忆青)(3)

图片来自@六小龄童

邹忆青曾在《戏剧丛刊》的采访中回忆《西游记》的创作过程,说起当时他们几位编剧的创作原则是“忠于原著,慎于翻新”,并在创作中借鉴了传统戏曲的表演精华,在《三打白骨精》《智激美猴王》《大圣闹天宫》等几集中,都吸取了京剧和昆曲的表演精华。她还给了年轻编剧创作上的三点建议:一要有文学功底,二要有人生感悟,三要有超越别人的东西,要有独特的视角,抄袭别人是绝对不能干的。

忠于原著 慎于翻新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改编结想

戴英禄 邹忆青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遇许多难关。把《西游记》这部古典名著改编为电视剧,也有不少难题。

改编和拍摄的过程,就是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我们和导演杨洁的共同认识是:遵循忠于原著、慎于翻新的原则,努力解难题。

要忠于原著积极的主题思想。小说《西游记》通过一系列妙趣横生、丰富多彩的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故事,表达了吴承恩对神权、王权的嘲讽和蔑视,寄寓了当时社会里人民群众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向往,表现出鲜明的民主倾向和时代特征。改编时,我们着意于突现小说中不畏权势的抗争精神和不避艰险的进取精神。对原作中夹杂的某些因果报应、封建迷信等消极内容,则加以淘汰。

要忠于原著对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并根据电视剧的需要进行再创造。《西游记》中的第一主人公孙悟空,集猴气、魔气、仙气、人气于一身,这几方面气质的奇异结合,构成了孙悟空艺术形象的独特性。但归根到底,“人气”应是主导方面。孙悟空这一形象,具备着人的性格、人的情感、人的愿望。改编时,我们着意于孙悟空作为人的性格的刻画。如描写他学人的过程,刻画他“身在花果山,心随取经僧”的情感等等。对于唐僧,我们在原著基础上,着意渲染他的悲苦身世和立志普济众生、不避艰险、求取真经的坚定信念,减少了原著中描写他胆小无能、动辄跪地求饶,及屡屡呵斥悟空、频频念紧箍咒的场面,使这一形象既有“愚氓”的性格特点,又是一个有头脑、有情感的血肉之躯。对于猪八戒和沙和尚,也在原作基础上有所增删。

要忠于原著宏伟的艺术结构。把长达百回的宏篇巨著,改编成二三十个小时的电视剧,自然需要加以适当选择和集中。原小说结构分为前七回的闹天宫故事和后几十回的取经故事两大部分。以孙悟空开篇,是吴承恩对这一题材作品的巨大贡献之一。改编时,我们遵循这一结构方式,舍弃了两大部分之间的如来说法、魏征斩龙、太宗入冥等章节,而以悟空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观音寻访取经人,途中点化孙悟空的情节,承前启后,把唐僧身世缩写成几节回溯性镜头,加以补叙。原著中几十个完整的取经故事,电视剧中大多可以自成起迄、独立成章,而连贯起来又是一个整体。至于每集中艺术结构的安排、故事情节的组织,与原作对应的章节相比较,増益、减损、移栽、归并之处,时或有之。虚实、浓淡、疏密、弛张,每集各有侧重,求其多样,避免乏味。

要忠于原著的语言特色。鲁迅先生称誉吴承恩为“通才”。仅就小说的文学描写而论,确有“词微而显,旨博而深”的特点。至于人物对话,颇多妙语。尤以悟空、八戒的用语更见性格,明快,谐趣,又多为口语,具有超越时代的生命力。改编时,我们尽量保留原著的语言特色,把原著中的文学描写,转述为电视的特殊语言镜头,展示给观众。对话则尽量釆用原话,或因受时代制约、情节制约、电视艺术特点制约时,在原对话基础上适当加以改造。

要忠于原著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西游记》作者通过奔腾驰骋的艺术想象和精彩难匹的文学描写,为人们描绘了五光十色、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改编小说为电视剧,我们也为此作了努力,如把灵霄宝殿、瑶池胜境、阴曹地府、东海龙宫、妖精洞府、魔头窟巢等本不存在于世间的诸般境界,变成具体的可视形象;运用电视手法,渲染孙悟空等艺术形象的神异性格;发挥电视剧特长,多用平行结构,矛盾交织发展,力求使小说出神入化的情节更加扣人心弦。

以上一些想法,未必已经完全如意地体现在文学剧本中。更何况,剧本终归只是文学,不过是为进行屏幕形象的创造,提供一个基础而已。(原载1986年3月27日《光明日报》)

那么,《西游记》原著与1986版电视剧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

听小编给你讲一讲~

美化了唐僧的形象

在电视剧中,唐僧温和儒雅;而在原著中,唐僧是一个有些怯懦、自私、经常流泪的人。

比如收悟空的时候,电视剧是中是一个人去的,而在小说中是唐僧因为害怕恳求猎户多送他一程的时候听到悟空的喊声的。

邹忆青追悼会直播(缅怀编剧邹忆青)(4)

还有比丘国,唐僧听说国王召见并要挖他的心,“三藏战兢兢的爬起来,扯着行者,哀告道:“贤徒啊!此事如何是好?”行者道:“若要好,大做小。”沙僧道:“怎么叫做大做小?”行者道:“若要全命,师作徒,徒作师,方可保全。”

唐僧在原作中是怎么回答的呢?

三藏道:“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

这个回答,可以说是为了活命不要节操的典型表现了。而电视剧中弱化了这一情节,只保留了孙悟空扮作唐僧去赴宴的情节。

邹忆青追悼会直播(缅怀编剧邹忆青)(5)

《趣经女儿国》一集,电视剧中唐僧向女儿国国王承诺来世之缘。唐僧面对善良痴情的女王时的犹豫、徘徊,展现了唐僧人性中更为真实的一面;原著中唐僧没对任何一个女子动过情。

邹忆青追悼会直播(缅怀编剧邹忆青)(6)

提升了孙悟空的作战能力

在《三调芭蕉扇》这集中,可能是因为当时技术条件限制,电视里拍得相对比较简单;在原著里,孙悟空和牛魔王其实有一段长时间的斗法,互相比着变换招数,双方打斗十分激烈。

在剧情上,电视剧直接改成让孙悟空、猪八戒加上哪吒共同制服了牛魔王;而在原著中火焰山牛魔王是被佛教四大金刚,天庭李天王父子,唐僧的三十九位保护神,土地所率阴兵,悟空八戒还有众多神仙“群殴”的,后来被哪吒的斩妖剑风火轮与李天王的照妖镜所制服。

邹忆青追悼会直播(缅怀编剧邹忆青)(7)

孙悟空皮裙来历大不同

经常看西游记的小伙伴注意到孙悟空的裙子了吗?在1986年版的西游记中,孙悟空是穿着虎皮裙的。电视剧中,孙悟空的虎皮裙是唐僧做给他的。但你知道吗?原著里,这条虎皮裙是孙悟空自己做的。

唐僧在两界山收了孙悟空时,孙悟空是赤裸的(压了500年,再好的衣服也烂了)。孙悟空请唐僧上马,他在前边,背着行李,赤条条,拐步而行。一会儿,过了两界山,忽然看见一只猛虎,咆哮剪尾而来,唐僧在马上害怕。孙悟空在路旁说:“师父莫怕他,他是送衣服与我的。”

然后孙悟空轻松打死了老虎,剥了皮,师徒二人夜晚寄宿陈老汉家。这里电视剧都与原著一致,改编发生在那天夜晚。

邹忆青追悼会直播(缅怀编剧邹忆青)(8)

原著里,那天晚上孙悟空问老陈借了针线,然后自己做起了针线活见师父洗浴,脱下一件白布短小直裰未穿,孙悟空扯过来披在身上,却将那虎皮裙脱下,联接一处,围在腰间,勒了藤条。就像一个熟练的时装设计师。

1986年版电视剧里,虎皮裙是唐僧熬夜做的。唐僧晚上借着微弱的油灯灯光,拿起针线,细细缝制,中间还不小心被针扎了一下,孙悟空拿到虎皮裙,穿起来高兴得手舞足蹈。

还有一个问题...

为啥其他三大名著加一块,改编的影视剧数量也没法和《西游记》比,为啥大家这么爱看《西游记》?

邹忆青追悼会直播(缅怀编剧邹忆青)(9)

其实《西游记》和游戏特别搭,就是一关一关打怪。虽然这只是表象,却也是事实。

有一种说法是:正是《西游记》的半开放性质,给了后来的创作者以发挥的可能性。《三国演义》这样的历史演义小说,故事是线性的,不可逆,而《西游记》里,似乎师徒五人始终在一个跳不出的人生迷宫之中左冲右突,遇到的各种妖魔鬼怪似曾相识,似乎可以无限地往里加故事。再加上,《西游记》里还有难得的喜剧元素,而《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是悲剧,英雄末路逼上梁山等等,各种悲情,唯独《西游记》,拥有着好莱坞式大团圆结局,还有一头猪在里面专门负责搞笑,简直绝了。

原来只在《七龙珠》和上海美影厂动画片中展现喜剧一面的《西游记》,在经由周星驰作品大放异彩之后,它在成人世界中也广受肯定,确实是难得的IP。只是,在《大话西游》之后,即使是周星驰本尊拍的《西游》系列,也难再登上当年的巅峰,也不免是《西游记》改编中的一大遗憾。

除了小编盘点的几处电视剧与原著之间的区别,其实改编还有很多,欢迎补充!

你对《西游记》有着怎样的记忆?留言告诉我们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