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1)

南京秦淮河旁有个著名的乌衣巷,旧时的乌衣巷是上流名士与贵族们聚集的地方,也是诗人频繁创作的源泉,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刘禹锡那首《乌衣巷》,诗中流传最广的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所指的就是这里。其实王导和谢安并不是同一代人,但却同样受着当时人们的推崇。王导谢安纪念馆就位于乌衣巷之中,以纪念东晋时期王导和谢安两位政治家、书法家,王导谢安纪念馆是夫子庙景区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景点。

王导谢安纪念馆对于我们缅怀当年伟人们在历史上做出的功绩,以激发爱国情怀、学习历史文化、丰富精神生活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2)

一进入纪念馆就可以看到在屏门上用真草隶篆四种书体书写了《金陵怀古·乌衣巷》,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是在六百年后经过此地,感怀曾经繁华巷陌,如今已经淹没在市井的气息之中,诗句这样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3)

王导常教诲王氏族人要尊重书法,时常习之,且王导作为王羲之的叔父,王羲之能有后来的成就,也与他的指点脱不了干系。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4)

史书记载当时王家,除了仆佣之外,有一百多人居住于此,其建筑的规模可想而知。园中有建有仿兰亭的小品式曲水流觞杯渠。今天只不过复建了一小小部分,“曲水流觞”是东晋时期流行文人雅士与山林丘壑之间的一种游戏,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共四十三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并请王羲之为此写序。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5)

琅琊王氏始于两汉时期,在魏晋年间发展到顶峰,南朝以后逐步走向衰落。琅琊王氏出自琅琊郡,是秦朝时期的郡县,后来汉朝沿袭了秦的郡县制,琅琊王氏祖辈都生活在如今的山东临沂一带。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王氏举族迁至南京金陵地区,即乌衣巷一带。由于王氏家族南迁以后始终十分怀念故土,所以一直以北方的地名来称呼,到东晋政权建立以后,元帝在此处设立一个南琅琊郡。

琅琊王氏的鼎盛时期是东晋年间,此时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家族扶持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王导与司马睿有交往密切,建议他将藩国移至建邺,又为他招募南方的士族,并且为其稳定从北方迁移来到南方的士族。司马睿在琅琊王氏的拥戴下,在南京建康建立了东晋,并从此兴盛晋室。自晋元帝起,琅琊王氏在朝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名望是其它家族均无可取替的。直到后来谢氏在淝水一战中崛起,几乎可以与王族比肩,二家被合称为王谢。

琅琊王氏中楚国许多历史名人,除了王导之外,还有王衍、王敦、王俭、王戎、王羲之等等,实在是历史望族。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6)

东晋早年,王导居住在此处,后来逐渐转变成王、谢等多户大家族的住宅区。唐朝的刘禹锡写出《乌衣巷》这样的诗句时,他们的旧居早就荡然无存了。1997年,秦淮区恢复了乌衣巷,大力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着手修建了王谢纪念馆,以供中外游客在参观过程中能够了解东晋年间关于王导、谢安相关的历史信息,以缅怀他们在历史上做出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的贡献。纪念馆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包括来燕堂、鉴晋楼以及两大家族相关的历史陈列等等。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7)

“来燕堂”也就是堂前燕之燕,喻指当年传闻谢安用飞燕来传书送信,该牌匾由沙曼翁题字,苍劲有力,象征王谢大宅的风范。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8)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9)

王羲之的半身塑像,王羲之是王导的侄子比谢安大17岁,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师承卫夫人、钟繇。王羲之无真迹传世。著名的《兰亭集序》等帖,皆为后人临摹。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10)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11)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12)

纪念馆中陈列了珍贵的六朝时期文物。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13)

这是一个大型的辟邪(麒麟)。辟邪是南京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代表,也是当今南京的象征。辟邪形象来源于南朝(宋齐梁陈)王陵的镇墓神兽。今天的南京,以辟邪为象征,在南京市的入城处,有一座辟邪的巨大现代仿制铜雕,在南京到处都能看见以辟邪为装饰的商标、纹样和仿制石雕,甚至南京市的市徽就是以辟邪为主的图案。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14)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15)

展出的东晋瓷器。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16)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17)

王导提出侨州制度(王导谢安纪念馆)(18)

这里曾是东吴都城建邺禁军的营房所在地,因当时士兵身着黑色服装,故以“乌衣”为巷名,至今巷内还遗有“乌衣井”一眼。

落榜进士:一个永远走在路上的背包客,也许有一天会和你擦肩而过。

【wudan365】【lvxing36524】【微博:@落榜进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