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北宋二帝(北宋九帝今天来扒一扒)

真实的北宋二帝(北宋九帝今天来扒一扒)(1)

北宋(960年—1127年),终结五代十国战乱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北宋九位皇帝,他们有武功强,有的文治厉害。有没有文武双全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北宋的九位皇帝 北宋第一位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于公元九百二十七年出生于洛阳。像其他的皇帝一样,他出生的时候也是天有异象,赤红光霞满屋。身上自带沐浴露的香气,浑身金灿灿的像极了黄金圣斗士。祖籍河北涿郡和猛人张飞属于跨越几个世纪的老邻居。从孩童变成青年后,生的威武霸气,一看就不是凡人。游历江湖的时候在襄阳一座寺庙落脚,碰到一个老和尚说我资助你盘缠,你往北方走。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小赵同志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那就带着老和尚馈赠的盘缠一路向北,在北方遇到了他开始一生的起点。加入了后汉枢密使郭威军队征讨叛逆。郭威同志后来成为了后周的开国皇帝,当时被部下推举黄袍加身的时候,我们的小赵同志就在下面看着,立志自己也会有那么一天。所以后来在陈桥驿兵变被推举黄袍加身,他一点心理压力也没有。因为北周就是这么来的么。郭威称帝后,赵匡胤是禁军东西班行首,柴荣继位时他是殿前都虞侯,柴荣病逝的时候,他是殿前都检点。从这也可以看出赵匡胤其实也是柴荣的亲信大臣武官。显德六年,周世宗柴荣病逝。赵匡胤趁7岁的柴宗训刚即位,主少国疑。谎称契丹人大军进犯,率兵外出平叛,走到陈桥驿就是现在的河南封丘县陈桥镇这个地方发动兵变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后因怕手握重兵的伙伴们做出和他一样的事情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戏。攻荆楚、灭后蜀、平南唐统一祖国南部。于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跟他的弟弟赵光义喝酒喝到天亮,第二天过世。享年五十岁。

真实的北宋二帝(北宋九帝今天来扒一扒)(2)

第二位是宋太宗赵光义,本名赵匡义。因为要避皇帝的讳么,不能叫一样的。继位后改名赵炅。有的人写成赵九,我也是服了。这位小赵出生的时候也是有异像的,古代皇帝都给自己弄的和别人不一样,要一种神秘感。他的异像咱就不说了,太神乎。赵三(排行老三)从小聪明,别的孩子都服他,简单点说孩子王。陈桥驿兵变的时候拥立他哥哥,后被封为晋王。在政治处理方面有能力,不善于武功,要不打仗总败给契丹人呢。公元九七六年继承为帝。文治方面发展农业、扩大科举录取名额、编纂图书、立志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几次出兵北伐都受挫,最著名的高粱河战役中诞生了我们后世演绎杨家将的杨老令公一出戏份。败得最凄惨的一次赵三本人被射了一箭骑着小毛驴回的京城。因而转变政治方针守内虚外。大力发展国内经济文化。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驾崩于万岁殿。

真实的北宋二帝(北宋九帝今天来扒一扒)(3)

第三位宋真宗赵恒,宋真宗赵恒,宋太宗的第三子,生于开封。在位二十五年,真宗统治期间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愈发坚固。管家管理日渐完善,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称为咸平之治。其实赵恒本身不可能继位的,按照祖制,它既不是太宗的长子,也不是皇后所生。但长兄赵元佐因叔父赵廷美之死发疯,二哥赵元僖突然暴毙,他才有幸戴上这个帽子。为人比较谦虚,当上太子之后按理说应该接受官员们的朝拜,但这家伙见着谁都作揖,迎送到大门口。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低调。在位期间最出名的事情应该是檀渊之盟了。在这点上要吐槽下这位小小赵,胆子太小了。一零零四年辽国入侵北宋,还没打呢就被大臣们劝的要迁都到蜀地。最后在寇准等一帮文臣武将的坚持下,硬把他推到濮州。见到辽军产生了二次退缩的念头,大臣们有一次争执。慢慢的南宋军队集结完毕,很占优势。这种情况下,跟契丹人签订了檀渊之盟。每年缴纳岁贡。

真实的北宋二帝(北宋九帝今天来扒一扒)(4)

第四位宋仁宗赵祯,赵祯于一零一零年出生在开封,著名的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就是赵祯。据说当年的宋真宗的两个妃子刘妃与李妃同时怀孕,立下了生下龙子的当正宫娘娘的赌约,这个目标的产生让二人明争暗斗。李妃生产时刘妃命人把剥了皮的猫换出了李妃生出来的儿子,诬陷李妃生的是妖孽。于是真宗就把李妃打入冷宫,刘妃做了皇后。但刘妃的儿子很不幸早早夭折了,但李妃的儿子经历波折做了太子,就是赵祯。赵祯继位的时候只有十三岁,有刘皇后临朝听政。十一年后刘皇后过世才开始亲政。赵祯在军事上没有什么作为,但在位期间于周边修好,保存了大宋有一个安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实行仁政、广开言路、宽容待人以民为本使得当时的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创作出现一个高度发达的现象。涌现出一批贤臣,开创了仁宗盛世。中国年五千年来有很多个皇帝,能担当一个仁字的不多。我觉得宋仁宗算一个。1063年,赵祯去世。朝野上下悲痛不已,举国哀伤。偏远地区的人也戴白帽子,甚至邻国的皇帝、百姓也为他的离去而难过。第五名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因为宋仁宗并无子嗣,从小把赵宗实接入宫中抚养。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秦州防御使。嘉佑七年,被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英宗和他爹仁宗一样,是一位很想有作为的皇帝,近乎偏执地恪守孝道,使得即位之初便和曹太后有矛盾。亲政之后也是像明朝的朱厚熜一样搞了一个大礼仪事件追封自己的亲爹,给他要一个名份。这件事情几乎闹到了他的生命终结。结果也没有时间搞他当初的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了。给父亲争位份,满朝文武大臣各执一词,作为皇帝也做不了主。最后还是曹太后在酒醉之下没有看清内容签了字,才结束。虽然事后曹皇后很后悔,但诏书已发,也不能追回来,就这样吧。赵曙很高兴,但他不知道自己也高兴不了多久了。在位期间任用富弼、欧阳修、韩琦等进行社会改革,打算改变积贫积弱的现象。重视书籍的编写和整理,支持司马光写了资政通鉴、历年图。宋英宗虽然有一定的政治才能,但却因病早逝,享年36岁,空就一身抱负却没有时间施展,只能留给他的儿子宋神宗去做。

真实的北宋二帝(北宋九帝今天来扒一扒)(5)

第六名宋神宗赵顼,原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的大儿子,生母是高皇后,所以说他继位时名正言顺的,符合祖制。治平元年封为颖王,治平三年立为太子。治平四年正月继位,所以你看这个时间是有多紧。由此可以看出,英宗那会儿身体是真不咋地。神宗没有即位之前,目睹国家这种积贫积弱的困境。就想做一番事业,好了现在机会来了。开始干吧,召回王安石到京城,推行社会改革,熙宁变法就是这个时候。因为是神宗大力支持的变法,此时又是亲政,所以在皇帝的保驾护航之下,一开始做的很顺利,第二年的时候就给王安石升官了。当了参政知事,王安石让王韶同志出兵抗击西夏,王韶同志很争气,一下子干倒西夏五个城池。被定义为熙河开边。刚刚我们说了变法前一段时间推行的很顺利,但后来一些守旧势力集团发现变法等于从他们钱袋子里掏钱,这还能干嘛吗?皇帝老子也不好使了。这帮老头对皇上和王安石群殴舌战,结果皇上也顶不住了。左右摇摆不定,决定我自己干改革看你们还说不,亲自走马上阵勉强维持。恰好赶上元丰四年,西夏皇室窝里斗呢,神宗想了我的武力展示机会来了。于是兵发五路攻夏,由于纵深太长,宋朝运粮不及时,跟不上大部队,只能退兵。攻夏也无疾而终。接下来一年也是和西夏扯皮打仗,但就是没赢过。所以说宋朝不能打仗,好不容易出个狄青吧还让文官给黑,最后气死了。

真实的北宋二帝(北宋九帝今天来扒一扒)(6)

第七位皇帝宋哲宗赵煦,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赵顼的第六个儿子。他的五个哥哥出生不久就过世了。因此赵顼希望自己这个儿子可以像百姓家的孩子好养活,所以改名叫佣。封为检校太尉、天平军节度使、均国公。元丰五年封延安郡王,授彰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可见赵顼得有多舍得。小赵佣也没辜负父亲,聪颖好学,勤奋上进。在父亲走后,虽说当了皇帝但大权基本上在高太后手里把持,高太后背景很深。曾祖师是宋太祖时以武功起家的高琼,母亲是开国大将的曹彬的孙女。这位老太太对一切改革变法的事情都看不上,当初就把王安石赶出京城。眼下扶持孙儿当朝,那可是一权在手,朝野顿服呀。对于反对变法的司马光、温彦博、吕公著更加推崇。清算新法,史称元佑更化。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赵煦亲政,这下可是快活了,可以一展拳脚了。把就当全撸了,换了一批自己人。重启和河湟之役,收取清塘,发动了两次平夏战争,弄得西夏卑服的。后因皇后得子而高兴,古代的孩子早夭折。没活多大就死了。宋哲宗悲痛不已。渐渐身体不好,没过多久就驾崩了。享年25岁。

真实的北宋二帝(北宋九帝今天来扒一扒)(7)

第八名宋徽宗赵佶。这是一个典型的艺术性天才,等于说是入错行了。一笔瘦金体书法写得登峰造极,令人叹为观止。创造了院派画风,说白了就是建筑设计图类似。统一的院派格式。宋徽宗赵佶是神宗的第十一子、哲宗的弟弟,即位之后采用新法,但是没有选对人。选了蔡京这个佞臣来具体实施。蔡京打着皇帝的旗号在南方采办花石纲、汴京修艮岳。徽宗崇信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找道士看手相,没事建道宫玩。一系列的动作弄的宋朝百姓民怨沸腾,各地爆发起义。我们熟知道梁山泊宋江、南方的方腊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靖康元年,金军南侵,这家伙胆子吓破。把皇位传位给太子赵桓,自己撒丫子跑了,跑了你就跑吧。事后一听金兵走了,他又回来了。结果两任皇帝全给逮了。发生了后来的靖康之耻,被金人羞辱践踏,最终死在五国城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依兰县的西北部,享年53岁。

真实的北宋二帝(北宋九帝今天来扒一扒)(8)

第九名宋钦宗赵桓,南宋开国皇帝赵构的哥哥,徽宗长子。前文提到钦宗继位完全是形势所迫,怕死的徽宗基于逃命传位于他。其实说起来靖康事变就是个搞笑的事情,宋廷一直仇恨辽人。因为辽人一直欺侮它,还要缴纳岁贡。于是绕道海路联系金人一起攻到辽,商量好你取哪个弟、我取哪个地。结果金人按照约定很快把订协议的地方给占领了。一看宋廷还没有动,其实不是没动,而是发兵了,被辽人打得丢盔弃甲跑回来了。整军再去战斗,结果第二次去的时候发现约定的地点被金人占领了。宋朝说;咱们按原来商量好的,这个地方给我吧。你们想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啊。金人要求用黄金白银交换,宋人答应了,金人就走了。城里的人口全被掠走了。宋朝占领城池之后把剩余给金人的黄金白银没当回事。金人就又回来转了一趟,结果就把我们的徽钦二宗、连上大臣王公们都拘走了。这二位在金营可没少受罪,具体的细节本期就不描述了。气节这一点上比不上明朝朱见深。钦宗死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死时五十七岁。康王赵构在南方建立政权就是后来的南宋,也是被金人撵得到处窜,真丢老祖宗赵匡胤的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