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火烧后八阵图 陆逊八阵图中化险为夷

名著之所以能成为名著,是因为能让人反复的去品读,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简直是老少都喜欢的作品了,黄口小儿也许都能说一句三国里的故事,比如网上流行的段子,刘备借荆州还了吗?诸葛亮草船借箭还了吗?凭本事借的,为什么要还?还有大家熟悉的赤壁之战,空城计等等众多的经典典故和故事,关于三国体裁的游戏小说动漫更是数不胜数。三国演义里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比如智多近妖的诸葛亮,多疑猜忌的曹操,气量狭窄的周瑜……

今天这里要讲的是关于陆逊火烧连营的后续故事发展。本文只谈演义,不论史实。

话说,刘备领着70W大军围攻东吴,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仓皇失措,残血跑到白帝城,大家就看刘备的带兵本事吧,那是屡战屡败,谁要是跟了他,那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你看跟着公孙瓒,公孙瓒被灭,跟着陶谦,徐州被夺,投奔袁绍,又害的袁绍战败连连,后来投靠刘表,刘表又死了,连刘表儿子也早死(话说刘表儿子死的还真是蹊跷啊,大家不行脑补一下),累的手下一帮人跟着四处奔波,基本上可以说是战必败,败必逃,还能成功逃走,溜之大吉的本事可见一斑。平生最得意的功夫就是哭,刘备一哭众将士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拼命。

刘备逃到白帝城,陆逊紧追不舍,底下的一群人都想着能活捉刘备,毕竟70W大军化为齑粉,在陆大都督弹指间灰飞烟灭,众人来到鱼腹浦,看见一堆乱石,陆逊毕竟不凡,虽然不识得八卦阵,但是看见此处杀气冲天,没有贸然进去以身涉险,派了一队斥候,发现没有埋伏,又问了当地人,原来是诸葛亮入川前命人布置的,所以进去看个究竟,在里面逛了半天,没发现什么问题,就是八九十堆乱石,认为是诸葛亮故布疑阵,见太阳要下山了,就要出去,但此时异变陡生:

逊方欲出阵,忽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但见怪石嵯峨,槎枒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

陆逊大叫,糟糕我中了诸葛村夫的奸计了,想找出去的路,却找不到,突然有一位老人来到身前,将军你想出去吗?

陆逊火烧后八阵图 陆逊八阵图中化险为夷(1)

陆逊说,麻烦老丈领路,并问了老丈的来历。原来此人便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黄承彦见陆逊从死门进去的,想来是不认识八阵图的,黄承彦平时心肠好,不认识看见这么多人丧生于此,所以带他们出去了。诸葛亮有言,如果后来东吴大将进入此阵,不要领他出来。陆逊还想偷师,但是黄承彦说八阵图,变化无穷“不能学也”。

那么黄承彦为什么要违背诸葛亮的嘱托,放走陆逊呢?小编不是罗贯中,但是小编心里也有一点想法。

第一种可能

就是像原著中说的,黄承彦平生好善,不忍心见陆逊命丧于此,这种说法可以说是无稽之谈,为什么呢,当时东汉末年,天下烽烟四起,民不聊生,谁又能顾得了谁,大家都自顾不暇,为什么不怜悯别人,单单可怜你陆逊,是你陆逊面子大?君不见,三国之后死了多少人,中原只剩下十分之一,汉人人数大减才有了后面的五胡乱华,所以在我看来这种说法不成立。

第二种可能

陆逊作为东吴大都督,如果此时卖他一个人情,对自己大有好处,因为此时的荆州在东吴的控制之下,黄家的发展不能和东吴对着干,家族要延续就要学会顺应。有人问黄承彦不是诸葛亮的岳父么,为什么不帮诸葛亮。

那是因当时是家天下观念盛行,黄承彦是荆襄名士,黄家在此地是一个大家族,士人是非常看重家族的传承的,对家族的传承都有一个长远的考虑,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且这样的做法比比皆是,比如,荀彧效忠曹操,但是他有兄弟就在袁绍那里做事,诸葛亮效忠刘备,但是诸葛瑾缺在孙权那里。有了这样的解释,这种说法看起来是有理有据。

陆逊火烧后八阵图 陆逊八阵图中化险为夷(2)

第三种可能

诸葛亮其实就是让黄承彦带陆逊出去,只是黄承彦不好明说,如果这个消息泄露出去,对诸葛亮在蜀汉的影响太坏,你想刘备刚刚吃了败战,马上就要死了,如果让蜀汉一众大臣得知诸葛亮放走陆逊,那么诸葛亮以后怎么治理蜀汉,怎么统领三军。而诸葛亮如果杀了陆逊,东吴必然震动,曹丕可趁手袭取东吴,刚经过一场大战的东吴,又失去了擎天之柱的大都督,胜负如何,实在难料,说不准曹丕就能伐吴成功,统一天下。

另一方面,诸葛亮还是坚持他的联吴抗曹策略,此时和陆逊修复关系,等到后面出兵伐魏,东吴便能出兵两面夹击,让曹魏双面受敌,首尾不能兼顾,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而且陆逊也知道,这可以说是他们之间不能说的小秘密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陆逊后面是怎么说的

左右曰:“刘备兵败势穷,困守一城,正好乘势击之;今见石阵而退,何也?”逊曰:“吾非惧石阵而退;吾料魏主曹丕,其奸诈与父无异,今知吾追赶蜀兵,必乘虚来袭。吾若深入西川,急难退矣。”

陆逊明白此时是无力进攻蜀汉的,但是样子还是要做的,毕竟孙权和一干手下还是要应付的。到此刚好有借口可以回去,因为此时曹丕必然趁机来偷袭东吴,所以回去防备曹魏了。

陆逊火烧后八阵图 陆逊八阵图中化险为夷(3)

这可以说,是陆逊和诸葛亮这两个聪明人之间无言的默契吧,蜀吴因为地势原因,都是处在守势,曹魏势大,非一家所能抗衡,两人都是眼光长远的人,都能想到合纵抗曹的战略,八阵图可以说是诸葛亮给陆逊提一个醒,怕陆逊头脑发热,陆逊也惊叹诸葛亮的智慧和长远布局“孔明真卧龙也!吾不能及!”

所以,综合原著上下文的发展,我认为这种猜测是最靠谱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