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聪明人的角逐场(真身与替身前浪)

「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

「前浪」「后浪」这样的比喻,最早应该出自上面这句宋代的诗,作者是一个爱写诗的和尚释文珦。

他在过湖州苕溪的时候,看到水花翻涌,有所感悟,写下「后浪催前浪」的诗句,但后面还有两句:

「来往舟航谩如识,到头若个曾知津。」

释文珦有道行,所以刚感慨完「后浪催前浪」的现象,转头就提示:「到头若个曾知津」。

一代新人换旧人,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到头来,何曾按照这样的规律行事?

尽管如此,千百年来,新人与旧人、老年人与青年人,简直就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而且,老年人对青年人的期盼、前代人对后辈的语重心长,还几乎是一摸一样的姿态。

比如,这次「前浪」对「后浪」的满怀羡慕。

比如,「世界是你们的」。

比如,「如何使青年接上这一棒」。

这样的段子,就没断过。

1961年,26岁的李敖,看到了一篇「前浪」对「后浪」的期待之作,大发感慨,写了一篇传诵一时的雄文《老年人与棒子》。

他说,老年人手里就三根棒子:

第一根叫「莫须有」,这类老年人「永远不会退化,因为根本就没有进化」,他们两手空空,根本没有能传给年轻人的棒子;

第二根叫「落伍了的棒子」,这类老年人倚老卖老,最爱嫉妒年轻人,动不动就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

第三根叫「不放手的棒子」,这类老年人觉得要没了他们,青年人就失去了导师,学问也绝了,国家也垮了,所以他们不但不会撒手让年轻人接棒,相反,还对年轻人挥舞起棒子,「以仗击其脑」,唯恐年轻人不懂规矩。

年轻时的李敖是犀利的。但从对世事了解来看,还不够有洞察力,还少了一层窗户纸没捅破。

他没看到,最根本的,其实不是发生在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那根棒子,最根本的,其实是谁掌握了指挥棒。

掌握了指挥棒,「前浪」可以一边说我们对「后浪」满怀羡慕,因为你们有选择的权利;一边指挥着让你只能坚定的走一条「正确」的道路。

掌握了指挥棒,就算你只有27岁,只比当年的李敖大一岁,也已经可以成为一国之尊,甚至可以一边倒拿双筒望远镜,一边被夸奖16岁时就表现出卓越的治军能力。

有了指挥棒,就能3岁会开枪、9岁百发百中;3岁懂开车,8岁把大货车开出120公里的速度。

所以,跟老年人、青年人有关吗?跟年龄有关吗?

关键还是指挥棒。

不掌握指挥棒的「后浪」们,你们的行踪只有公司的老板在意;而掌握指挥棒的,就算也才20多岁、30多岁,人家的行踪,全世界都关注。

消失了两周,全世界的媒体要不出一篇报道探讨一番人家的行踪,都好不意思说自己是主流媒体。

最后,掌握指挥棒的,为了摆脱这些烦人的主流媒体,甚至不得不打造出替身出来。

当然,成功的替身,既然是成功的,就只能停留在传说里。如果轻易就被外界破解或知晓了,那还「替身」个啥?

简单总结,「前浪」与「后浪」的更替、新人与旧人的接续、老年人与棒子的精髓,在于指挥棒。

但说到指挥棒,就没法深谈下去了。

看来,也就只能说说替身了。

中国有句老话「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鸡鸣》)。

当桃树与李树盘根错节,一旦其中一棵受虫咬啮,树根逐渐腐烂,那么依傍边上的另一棵树也在劫难逃。

李代桃僵,代人受过,就是替身。

已经公开的人群中,哪些人会使用替身?

比较简单的答案是:影视演员。

他们经常需要与自己相似的替身演员,来表演某些特殊技能或惊险动作。

复杂一点的答案:前面提及的,掌握指挥棒的政治人物。

日本著名的导演黑泽明(Akira Kurosawa)曾拍摄过一部经典电影《影武者》。

这部影片讲的是在日本战国时期,一代枭雄武田信玄突然急死军中,几位家臣为了扭转势力分裂、军心大乱的危机,同时遵循三年不发丧的遗嘱,便找来一个长相酷似信玄的影子武士,来假扮这个权力身份,继续震慑当局豪强。

后浪聪明人的角逐场(真身与替身前浪)(1)

| 日本战争历史片《影武者》,通过小人物影武者的命运悲剧,展开一部大名家族的兴衰史。

不得不说,艺术来源于现实。

使用替身的影视演员,随随便便人们就能找出一大串来。而且可以指名道姓的说出,谁用了谁、在哪部影片里的哪个镜头等等。

但是,使用替身的政治人物,除了电影里的情节,要举出生活里真实的例子,有实锤证据的例子,太难了。

听起来,「指挥棒」不好深谈,政治人物的「替身」难以细谈。

幸好,翻翻历史,政治人物使用替身,也还是可以找出几个真实的案例。

01 「瞒天过海」的蒙哥马利元帅

「他在战争关键的时刻,愚弄了德国。」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在1944年5月,「蒙哥马利」元帅曾离开英国,取道直布罗陀,出现在北非战场上。

这让德军一时迷惑,放松了对法国诺曼底地区的重兵把守。结果诺曼底登陆战役一举成功,美英军队得以重返欧洲大陆。

而此次愚弄了希特勒,改变了二战根本局势的,竟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澳洲小演员克利夫顿·詹姆斯(M. E. Clifton James)。

原来,在诺曼底计划实行前夕,盟军为了转移德军的监视,秘密策划了一起代号为「铜头蛇」的欺骗战略,准备打造一个假蒙哥马利。

那个人,就是外形酷似蒙哥马利,能轻松模仿蒙哥马利威严神态的詹姆斯。

后浪聪明人的角逐场(真身与替身前浪)(2)

|元帅蒙哥马利与替身克利夫顿·詹姆斯

图片来源:INVERSE

于是,在一战中失去一根中指的詹姆斯戴上假肢,染白鬓角,戒掉烟酒,配备一条绣有蒙哥马利名字缩写「B.L.M」的手帕,登上了前往直布罗陀的飞机。

在欢迎宴会上,身为纳粹间谍的莫利纳还与「和蔼」的「蒙哥马利」握了手。

后来,詹姆斯在自传《我曾是蒙哥马利的替身》里声称,纳粹党人被骗得很彻底,以至于考虑暗杀他。

詹姆斯「瞒天过海」了所有不知情的人,这是他人生中最伟大的一场演出。

02 萨达姆的「恐怖屋」

「那你得当萨达姆·侯赛因。」

——巴尔赞(萨达姆顾问)

说到萨达姆这位臭名昭著的伊拉克独裁者,人们好奇的可能不是他有替身,而是有多少替身。

比如萨达姆的第三个替身奥马尔·哈立德·苏丹,是萨达姆在开罗大学的同窗。他们再次见面是两伊战争爆发之前,奥马尔被迫成为萨达姆的替身,经过多次整容,还做了声带手术,直到两人音容完全相像。

由于萨达姆本人的生活是封闭式的,奥马尔也只有代替他出席重要场合的时候才能出门。后来,奥马尔趁着美国对伊拉克动武之机,逃到莫斯科,才终于「复原成自己」。

他在接受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采访时表明:

「我参加与外国政治家的所有会面,2002年10月总统选举前夕我在伊拉克电视台发表过演说。过了几周我还与阿尔及利亚总统会晤过。」

后浪聪明人的角逐场(真身与替身前浪)(3)

|2003年伊拉克国家电视台播出「萨达姆」视察巴格达的镜头。

无独有偶,自称是萨达姆长子乌代·侯赛因替身的拉蒂夫·叶海亚,在美国《时代周刊》曾公开自己传奇而悲惨的遭遇——「我曾是萨达姆的儿子」。

尽管拉蒂夫言论的真实性存疑,但他所描述的替身生活,充满了血腥和暴力,仍令我们触目惊心。

根据拉蒂夫的描述,当他听到乌代被美军击毙的消息时,直接将手中的咖啡砸向电视:

「我极度地愤怒。我不想看到乌代被杀死,他应该在法庭上受审,为他所犯的罪行付出代价。」

后浪聪明人的角逐场(真身与替身前浪)(4)

| 电影《魔鬼的替身》,改编自拉蒂夫·叶海亚事迹,讲述伊拉克陆军中尉拉蒂夫不幸被拖入镀了金的魔鬼洞穴,并设法逃离的故事。

03 斯大林替身的「死亡」生涯

「他的家人接到通知,说达达耶夫已经死了。他作为斯大林替身的一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Donna Patricia Ward《约瑟夫·斯大林双重身份的奇异人生》(The Strange Life of Joseph Stalin’s Body Double)

斯大林非常多疑,比萨达姆做得更狠,就连他身边的亲信也不知道,到底谁是真身,谁是替身。

一旦被斯大林「看中」,替身的人生就被宣告「死亡」。真实生活里的他们,会被安排一场死亡。而他们真正的人生,只剩下了「替身」生涯。

对这些已经「死亡」的替身的训练是非常残酷的。如果他们不能在测试中以假乱真,让人信服他就是斯大林,秘警便会让替身再死一次,只是这次是真正的处死。

目前已知的斯大林替身,据说有四个。最出名的替身有两个,一个是达到以假乱真地步的「第一替身」耶夫谢伊·鲁本斯基,一个是比斯大林年轻四十岁的芭蕾舞演员菲利克斯-达达耶夫。

后浪聪明人的角逐场(真身与替身前浪)(5)

| 斯大林四个替身之一菲利克斯-达达耶夫与真正的斯大林

他们的生命里,只能有这些任务:

(1)作为政治诱饵,保障斯大林的出行安全。

每当斯大林外出前,官方便会预先公布一条出行路线,而且按照惯有架势由重兵护送。

但实际上,这只是虚晃一枪。

坐在车内的是替身,真正的斯大林会在同一时间前往不同的方向。这就给暗杀者造成极大困恼。

(2)代替斯大林本尊,出席一些不重要的活动。

这既可减低斯大林的生命危险,也能让一国之首的斯大林节省时间成本,处理更紧要的事务。

另一个声称是斯大林替身的拉希德,在斯大林死亡后数十年,才被允许出回忆录。他在回忆录里说,当斯大林临终前奄奄一息地躺在家里,同时还有一个健康的「斯大林」,在几周内刚会见过政府官员。

这些替身,是不折不扣的政治牺牲品。就算很成功的为领袖分忧了,最终也很难逃出悲剧下场。

比如斯大林最著名的替身鲁本斯基,他最后居然被控「破坏领袖形象」,然后被剃光胡子关进了劳改营。总算最后大难不死,但留给他的创伤,一辈子都难以愈合。

04 种种阴谋论

政治人物使用替身的神秘性,使得各国民间在这方面都充满了想象力,以及各种阴谋论的猜测。

虽然有着相对更发达的资讯自由,美国也毫不例外的充斥着「政治人物有替身」的阴谋论传说。

比如,怀疑总统特朗普的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另有其人。

后浪聪明人的角逐场(真身与替身前浪)(6)

|演员Andrea Wagner Barton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白宫花园视频,她认为特朗普过于强调身边是他的妻子,反而说明他身边的这个「梅拉尼娅」其实是一个替身。图片来源:facebook

于是,开始出现各种网络技术贴,仔细分析与特朗普站在一起的女子,与真正的梅拉尼娅有着微妙的脸部身体差异,并且深挖特朗普在提到妻子行踪方面的明显矛盾,以佐证「替身」的说法。

这方面舆论声势越发酵越大,最后特朗普不得不亲自出来为妻子辟谣。

后浪聪明人的角逐场(真身与替身前浪)(7)

|特朗普写到,这则篡改梅拉尼娅照片的假新闻,推向了她不在我身边的阴谋论。图片来源:twitter

白宫通讯负责人斯蒂芬妮·格里沙姆(Stephanie Grisham)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也无奈地表示:

「人们本该讨论第一夫人为了儿童做出的努力,包括反抗鸦片类药物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影响。然而,人们又一次被荒谬的谣言迷惑了。」

替身的「脑洞」,不止发生在特朗普与他妻子身上。连希拉里也曾被质疑用了替身。

虽然很快被澄清,但也一时轰传。

或许,津津乐道于政治人物使用替身的传闻,背后是人性中固有的好奇心?跟政治清明不清明、透明不透明并无关联?

不过,毫无疑问,越是捂得严严实实的国家,人们越乐意去相信类似猜测。越是透明化的国家,就算还依然有传言,其实更多的是娱乐意义。

前一种类型国家,政治人物安排替身,有用,甚至至关重要。

具体真相如何,外人当然也不得而知。

在这些国家里,「前浪」「后浪」不关键,要紧的是掌握指挥棒。

绝大多数「后浪」,不过年龄上有点优势而已,本质上只是吃瓜群众。

而另外一些「后浪」的故事,只有指挥棒关心的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