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我的身不由己(主我与客我的纠结)

主我与客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不由自主”“身不由已”“情不自禁”,意思就是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当不了自己的家,自己对自己无可奈何、无能为力这说明每个人都感觉到了自己身上有两个“我”,其中想要管理、控制、主宰、监督的那个“我”,我们称之为主我;那个被管而又管不住的“我”,是客我不由自主云云,其实就是主我与客我的矛盾与冲突主我与客我并生共存,是人类心灵的又一秘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你懂我的身不由己?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你懂我的身不由己(主我与客我的纠结)

你懂我的身不由己

主我与客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不由自主”“身不由已”“情不自禁”,意思就是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当不了自己的家,自己对自己无可奈何、无能为力。这说明每个人都感觉到了自己身上有两个“我”,其中想要管理、控制、主宰、监督的那个“我”,我们称之为主我;那个被管而又管不住的“我”,是客我。不由自主云云,其实就是主我与客我的矛盾与冲突。主我与客我并生共存,是人类心灵的又一秘密。

在人的精神结构中,主我代表理智、理性,客我代表感情、欲望;主我代表理想、追求,客我代表现实、存在;主我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控力量、主宰力量,它常常给客我以提醒、规劝和引导,在说服客我。

主我与客我的矛盾早就被人们意识到并写在文学作品中。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在其散文中曾经解剖过自己“心与脑的矛盾”。大意是:脑对心说,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呢?我明明告诉你有些事不能做,你为什么还要做呢?心对脑说,其实我也知道你说的对,但我就是不想按照你说的做。如果按照你说的做了,那我的生活就毫无趣味了。为了已经获得的快乐,我宁愿接受你的指责。这段话中的“脑”代表主我,“心”代表客我。脑与心的冲突就是感情与理智的冲突,主我与客我的冲突,正所谓眼里看得破,肚里忍不过。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中的主人公菲利普就是一例。菲利普是医学院大学生,在一家点心店认识了女招待。姑娘其貌不扬,瘦长的个子,狭窄的臀部,胸部平坦像个男孩,嘴唇苍白,皮肤发青,患有严重的贫血症,对待顾客冷若冰霜,傲慢无礼。按理说,她没有一点可爱的地方能吸引男人的注意,然而菲利普却喜欢上了她。他主动和她接近,想尽办法讨她的好,但她冷冷淡淡,心不在焉,拒人于千里之外。菲利普自尊心一次次蒙受屈辱,一次次下决心不再去见她,但他的决心往往坚持不了一天。到了第二天吃茶点的时候,他只觉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他尽量去想别的事情,可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思绪。他恨死了她,他知道自己为她神魂颠倒实在傻透了,他知道自己最好的对策就是以后不再去找她。他狠了狠心决定再也不去那家点心店,可到时候他还是身不由己地去了。他只好一再痛恨他自己。

这还仅仅是开始,后来诸如此类的情节反反复复,菲利普为恋爱该付出的都付出了,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包括物质和精神。这是一场极其不平衡、不和谐、不可思议的爱情。菲利普对此十分清楚,但他就是不能自拔。在理智上,他清醒地知道决不该爱这样的人,然而在感情上却控制不了自己。他的主我管不住客我,主我在客我面前无能为力,二者的矛盾到了可怕的病态程度。

当然,我们可以说菲利普年轻幼稚,理智不健全,所以管不住自己,等将来长大了,就不再有主我与客我的矛盾了。这样说或许有可能,但也不一定。因为我们发现,在“长大”了的成年人那里,甚至在理智、理性高度发达的作家、思想家、精神伟人那里,也免不了主我与客我的矛盾。请看以下两首诗词:

《临江仙》(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浣溪沙》(王国维):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浩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以上两首词中,苏轼感慨“长恨此身(客我)非我(主我)有”,王国维感慨“可怜身(客我)是眼(主我之眼)中人”,都是在悲悯自己的身不由己,感叹主我管不了客我。本来,两人在主观意识中都想凌空高蹈,远离红尘,在没有现实人际纷扰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人格的独立。但是,客我身处现实的社会关系网之中,不得不为现实的切身利益而营营于世,与世沉浮。主我想控制客我而不能,这实在是人生的无奈,人人都躲不开的沉痛而悲哀的无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