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等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历史真相)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经典到我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三顾茅庐,曹操雄踞北方挟天子而以令诸侯,而一心想匡扶汉室的刘备,却屡战屡败,官渡大战后,刘备屯兵于新野小城,面对北方的强敌曹操,可以说刘备是求贤若渴,在徐庶的引荐下,刘备三次前往南阳郡的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从此这个虚心求才的故事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诸葛亮为什么要等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历史真相)(1)

其实《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罗贯中创作这部小说主要参考陈寿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当中的一句记载:“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编著,主要引用了魏、蜀、吴三国的史书, 以及鱼豢的私撰《魏略》,陈寿将这些史书整理合成一书,《三国志》便就此成书。后来,东晋刘宋时期的史学家裴松之对《三国志》做了注解。三顾茅庐的典故就是陈寿引用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但在鱼豢的《魏略》中却记载了诸葛亮是主动登门向刘备自荐的

诸葛亮为什么要等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历史真相)(2)

《魏略》原文记载:“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魏略》是魏国郎中鱼豢的私撰,没有政治方面的因素干扰,所以说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可以说《三国志》的成书,引用《魏略》当中的记载最多,《九州春秋》中关于此事的记载,也与《魏略》相同。但陈寿在编著《三国志》的时候,并没有引用《魏略》的这一说法。

诸葛亮为什么要等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历史真相)(3)

总之,不管刘备三顾茅庐是否可信?但这个故事中虚心求教的美好寓意,依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