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科学常识(玩转科技馆杆秤的秘密)

你知道旧制中的一斤为多少两吗?

科技馆科学常识(玩转科技馆杆秤的秘密)(1)

杆秤 (图片来源:九派新闻)

我国春秋时期楚国人在经商中发现,人们在市场买卖东西,只是根据经验目测或者借助自制天平将货物进行比较来确定买卖货物的多少,这样确定出来的货物重量并不是十分准确,也很难做到交易的公平,于是便产生了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工具的想法,再后来杆秤便诞生了。

你见过杆秤长什么样吗?

科技馆科学常识(玩转科技馆杆秤的秘密)(2)

“电子大秤”展项 (孙艳拍摄)

可能很多年轻人没有见过,不过在内蒙古科技馆二楼东侧的“探索与发现 创造与体验”展厅,就有一个“电子大秤”展项,它就是按照杆秤的模样制作的,而且它还能够称出您的体重,开馆后观众朋友们可以来实地体验一下。

杆称的计量单位是怎么确定的?

杆秤创造出来后,怎么计量又成了问题。一天,范蠡夜里外出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星宿,便突发奇想,决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

战国末期,秦王一扫六合,平定天下,但是由于全国的计量单位都不一样,他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统一度量衡,在范蠡杆秤的基础上加入了福禄寿三星,改十六两为一斤。

那现代为什么是十两为一斤呢?

这是个数学问题,有一种说法,斤、两是百姓常用的重量单位,天平可以将东西分割两份,那时生产力低下,因百姓多用简易公正的天平,所以百姓常用的斤为2的几次方,于是使用十六两来规定一斤。还有一种说法,将一段距离等分为十六份,远比分成十份或十三份简单,因为将长度二等分远比三等分、五等分、七等分要简单,当时计量仪器不够精密,为了方便制作杆秤,只需要在秤杆上确定一斤和零的位置,然后通过绳子对折来确定出半斤位置,通过不断地对折就可以将一斤等分为十六份,大大提高了杆秤制作的精度和效率。这一制度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才开始在全国试点城市实施一斤十两的新秤。1959年,我国统一计量制度,才改为十两为一斤,从此斤、两才变为更方便计算的十进制。

杆秤运用到的称重原理是什么呢?

科技馆科学常识(玩转科技馆杆秤的秘密)(3)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杆秤运用到的是杠杆原理,也就是当杆秤处于平衡状态时,被称物体重量与其到支点距离的乘积等于秤砣重量与其到支点距离的乘积,当被称物体的重量不一样时,只需移动秤砣在秤杆上的前后位置,就可以保持杆秤平衡。根据平衡时砣绳所对应的秤杆上的星点,即可读出被称重物体的质量杆秤示值。

来源:内蒙古科技馆展览教育部综合整理自九派新闻【总第279期】《“称”是怎么发明的》、百度百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