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资源打造品牌特色学校(深耕教育沃土打造品质城中)

渭南日报记者 郭洁 通讯员 张玉龙

倘若说“标准”是一所学校的立足之本,那么“特色”就是其发展之道。在各项教育指标“达标”的基础上,只有尽可能地寻求“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才能让学校内涵更丰富、发展可持续、竞争有实力。

汇聚资源打造品牌特色学校(深耕教育沃土打造品质城中)(1)

近年来,在合阳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合阳县城关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秉承“品质唯尚 智圆行方”的校训,以培养“生命旺盛、品质高贵、情感丰富、智慧充盈”的魅力学生为目标,立足德育抓养成,立足课改抓质量,立足“三名”抓队伍,立足“双减”抓内涵,让学校成为老师的“讲武堂”、学生的“逐梦场”,走出了一条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办学蹊径。

弦歌不辍,硕果殷然。合阳县城关中学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体育工作示范校”“全国读书教育活动优秀学校”,陕西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绿色学校”“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示范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交通安全‘四创建’活动示范单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基层应急管理示范点”“厂务公开职代会五星级单位”,渭南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优秀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合阳乃至全市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

深耕教育沃土 打造品质城中——合阳县城关中学特色发展纪实

汇聚资源打造品牌特色学校(深耕教育沃土打造品质城中)(2)

立足德育抓养成 映日荷花别样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唯有厚德,方能立其身,方能成其大。合阳县城关中学以该县整体德育框架体系为引领,创造性落实仪式育德、知识润德、读写养德、素养蕴德、习惯立德、实践寓德的“六德”育人模式,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多种特色活动为载体,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让习惯成为学生人生之基,让道德成为学生做人之魂,让常态化的德育蓝图一笔一画渐至佳境。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具有示范引领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用好党建这把‘金钥匙’。”合阳县城关中学党总支书记王军玲告诉记者,学校将“三会一课”制度贯穿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委员“讲党课”制度,每周五开辟专门时间举行支部活动;多次组织教师前往合阳县委旧址、合阳县初心公园等红色教育基地观摩学习,集中观看《长津湖》等红色影片,淬炼师风师德,践行育人使命;常态化开展“写心得体会 讲‘育人故事’”等活动,号召全体教师做信念坚定之师、言传身教之师、科学治教之师、关爱学生之师。

同时,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主题升旗、法治报告会、青年大学习等主题教育活动,系统地将德育贯穿渗透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主题教育活动由学校在每学期初统筹安排,每月确定一个大主题,每周确定一个小主题,立足学生本位,鼓励自主参与,很多学生从不敢讲、不想讲、不会讲,到大胆讲、主动讲、精彩讲。一些原本有天赋的学生,借助这些平台成长为专业的“小小演说家”,荣获2020年陕西省“新时代好少年”的王思涵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多才多艺,尤其在演讲方面如鱼得水,先后获得CCTV少年中国行全国青少年综合艺术颁奖盛典陕西总决赛语言类朗诵专业金奖、陕西省“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活动“我为祖国点赞”朗诵演讲比赛一等奖、新时代好少年“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演讲朗诵全国一等奖、2020年获陕西省“新时代好少年”等荣誉称号。

学生的成长成才,仅靠学校或者老师一方是根本无法达成的,这就要求自主管理和家校合作在德育的过程中必须相得益彰。合阳县城关中学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设立了学习、卫生、宣传、纪律等多部门对学生进行日常自主管理,并通过量化赋分的形式对学生表现进行考核评比,引导鼓励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发展。同时,学校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开展家长驻校活动,全程参与、亲身体验、真切感知,让其与学生、老师、学校保持同频共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设立家长学校,聘请全国著名德育专家、合阳县中小学德育导师李晓凡等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让家长做孩子人生过渡阶段的引领者、做家校合作共养共育的教育者、做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的守护者、做有效陪伴讲究方法的研究者、做善于学习处处示范的探索者;坚持每学期编写家庭教育校本读本,将专家文章、家长感悟、学生体验等聚合一处,筑起家校“连心桥”,编成育人“同心结”。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有润物无声、成风化人之功。合阳县城关中学坚持以传统文化为基点,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体系化打造学校管理文化、班级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课堂文化,提出了“勇立潮头、自强不息、教学相长、惟精惟一”的学校精神。走进校园,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城中原点”,彰显办学理念的“于斯成才,品质唯尚;以人为本,教学相长”“开四科,传六艺,巧琢璞石,育三千桃李;涵品性,蕴才学,待步蟾宫,揽万里河山”等8副楹联,不仅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还潜移默化、规范引领着师生的言行。

汇聚资源打造品牌特色学校(深耕教育沃土打造品质城中)(3)

立足课改抓质量 春色满园关不住

教改潮头喜逐浪,教育创新勇领航。近年来,新课改的号角在古莘大地嘹亮吹响,引领风气、敢为人先的合阳县城关中学积极探索、先行先试,迈开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铿锵步伐,为全县教育改革工作积累了新鲜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

早在2018年9月,合阳县城关中学按照县教育局安排,先后与北京华樾教育科技研究院、《中国教师报》合作,试点推行“语文主题学习”和“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改革,由此开启了合阳县课堂教学改革的序幕。2020年9月,学校在“五步三查”的基础上,又创新性地推出了“六环三测”课改实践。“六环”即课堂学习模式的六个环节,包括独学抽测,出示目标;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班内大展;答疑解惑;整理学案,当堂测评。“三测”即课堂上的三次重要的学习效果检测,包括学生独学阶段老师重点对C类学生的检测;组内小展时老师在每个组之间来回监测,可有侧重地进行某一类或者某一组的效果检测;在整理学案、当堂测试时教师对班级每类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巡视,以便有针对性的分层布置作业。2020年11月16日~18日,合阳县城关中学承办了渭南市新时代高效课堂建设现场交流会暨语文主题学习展示活动,来自全国10个省的500多位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分享课改经验,促进共同成长,成就了合阳县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汇聚资源打造品牌特色学校(深耕教育沃土打造品质城中)(4)

“六环三测”课改新模式获得了市特支计划领军项目,在合阳县城关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2020-2021学年度,全校所有学科教学成绩均位居同规模第一,17门学科位居全县第一。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夺得全市中考第一名。

“成效非常显著。课改最早是从语文学科开始的,所以这一学科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体现在语文考试成绩方面,更体现在作文竞赛及日常的一些学科类活动中。”合阳县城关中学教导处主任王琰告诉记者。

作为合阳县城关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张亚凌既是“杜鹏程文学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的获得者,也是该校远航文学社的创始人。她的一名毕业多年的学生对文学情有独钟,将自己多年发表的诗作结集出版时,序言中写道:“感谢您在我最好的年华/给了我热爱记录的希望/愿您幸福安康/所有的鲜花和掌声/与您同行——赠张亚凌老师。”不止这名用文学晕染生命的学生,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推进,合阳县城关中学远航文学社走出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小作家,已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现象。远航文学社被全国学生社团的顶尖阵营《中学时代》杂志社授牌成立记者站,《意林》杂志挂牌成立“小作家培养基地”,文学社也荣获“全国九十九佳文学社团”称号。

汇聚资源打造品牌特色学校(深耕教育沃土打造品质城中)(5)

再生动的课改实践、再先进的课改模式,如果离开了优秀的教师团队,终归是空中楼阁,无处着力。合阳县城关中学积极落实“三名 ”建设工程,全力打造“三支队伍”,先后成立了全学科九个名师工作室,以共同体教研开启教师研修之门;以“党总支”为核心,“支部”为中心,设立了“党员示范岗”“课改示范岗”“服务示范岗”等,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大力开展“精耘培师”计划,上好党员示范课、文理科骨干教师典型课、新教师汇报课、新理念研讨课等,深入磨课、研课、议课、评课,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使其学有榜样、追有标杆、做有收获、进有动力;开展青年教师“五个一”赛教活动,要求35岁以下青年教师围绕“上一节公开课”“设计一份优秀教案”“撰写一篇优秀教学论文”“编一份学科试卷”“进行一次论坛(好教育在城关中学)”五个方面进行教学技能和研究成果展示。同时,该校还积极推进“送教下乡”活动,开创了“点餐式”送教的新模式,让兄弟学校能够根据自身所需自由选择送教内容,共享改革成果,同时也让该校更多的老师在送教中长了见识和本领。

合阳县城关中学副校长李均才告诉记者:“‘三名 ’工程等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让很多教师脱颖而出,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目前学校共有省级教学能手12名,市级教学能手19名,县级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35人。”

立足“双减”抓内涵 化作春泥更护花

新学期伊始,一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火速推进。合阳县城关中学积极行动、迅速落实,坚持“减负不减质,减量不减效”,聚焦全力推进课改速度、提升课堂管理水平、加大作业管理力度、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等方面,让“双减”政策落地开花,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学生快乐成长。如今,很多家长已经从身边的诸多变化中,感受到“双减”带来的新气象。

汇聚资源打造品牌特色学校(深耕教育沃土打造品质城中)(6)

合阳县城关中学坚持“校外”“校内”两手抓,“减负“”提质”两手抓,确保“双减”政策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留空当。在校外,学校通过发放告家长书,提升政策知晓率,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价值观;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校外培训机构的检查监督工作,着力消除部分培训机构存在的观望心态,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在校内,该校开展了“三乱(乱办班、乱补课、乱收礼品)治理”工作,要求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建立教师作风档案,不断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双减’出台,恰逢其时。”合阳县城关中学副校长雷萍告诉记者,“教育部对‘双减’的要求是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这就要求全体教师明确各自任务,改变观念,向课堂要效率,向作业问效率。各社团负责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精心设计每一次社团活动,让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基,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全方位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

合阳县城关中学建立了“1 X”课后优化服务体系,即以作业辅导为主、素质提升为辅,学生在课业之余可以选择覆盖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等内容的36个社团活动。在作业辅导过程中,学校开创了“五段式”晚自习模式,即每晚自习的预习时段分为1个30分钟和4个20分钟,各科任课教师在对应时段内指导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确保高效利用20~30分钟预习时间,从而达到自主预习的目的。在作业布置方面,出台了《合阳县城关中学作业管理制度》,坚持精准设计、分层布置、限时完成的原则,通过教导处每天公示、备课组作业设计比赛、学生问卷调查、家委会监督等措施,既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达到了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要求。

汇聚资源打造品牌特色学校(深耕教育沃土打造品质城中)(7)

汇聚资源打造品牌特色学校(深耕教育沃土打造品质城中)(8)

“双减”效果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该校九年级一班的学生李佩钰告诉记者:“‘双减’之后,晚上可以早点上床睡觉,有时候甚至比初一、初二时睡觉还早。而且早读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时间。周末作业也少了,我还可以锻炼身体、练习钢琴。”学生徐浩云说:“我觉得‘双减’最大的好处是家长的负担减轻了,因为他们不用再陪我写作业、等我睡觉了。而且我个人感觉课堂效率也提高了,以前睡不够,上课老打盹,现在课后锻炼,上课精神头更足了。”

“办有品质、有温度、有记忆的教育,办令人向往、受人尊敬的学校,让每一位学生都长成蓬勃而幸福的模样,是我们始终坚守的教学目标和办学愿景。”校长王合敏说,站在新起点上,城关中学将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将“魅力教育,品质城中”的招牌越擦越亮,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教育篇章。

汇聚资源打造品牌特色学校(深耕教育沃土打造品质城中)(9)

汇聚资源打造品牌特色学校(深耕教育沃土打造品质城中)(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