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鱼水霉病会传染吗(又现亚盐中毒死鱼事件)

日前,佛山一加州鲈鱼塘因亚硝酸盐超标,导致鲈鱼翻肚死亡,白花花、连成片地浮在水面上,现正值加州鲈鱼价高位期,让人不禁为该养户的损失感到痛心。

视频:近日佛山一加州鲈鱼塘因亚盐超标翻肚死鱼

每年的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进入梅雨季节,这段时期连续阴雨天,池塘氧含量低,加州鲈对饵料的利用率也有所降低,造成大部分的饵料浪费后转化成亚盐污染水质,轻则导致加州鲈吃食量减少、生长缓慢,重则导致加州鲈急性或慢性中毒死亡,对此养殖户往往束手无策。

鲈鱼水霉病会传染吗(又现亚盐中毒死鱼事件)(1)

亚硝酸盐中毒是怎么回事?

水中亚硝酸盐的多少往往跟池塘底部溶氧条件密切相关。池塘底部溶氧不足时,一方面会抑制好氧的硝化菌的生长繁殖,一方面会阻碍两步硝化反应,尤其是第二步(溶氧较差时,第二步硝化反应几乎很难进行)。

氨氮、亚硝酸盐不断积累,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毫克/升后,亚硝酸盐通过鱼鳃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负责携氧的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亚铁被亚硝酸盐氧化成三价铁,即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变成褐色)。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所以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此时,即使补充水中溶氧,鱼类也会因为褐血不能运载足量的氧气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等其他中毒症状。

预防是关键,日常管理很重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引起水产动物氨氮、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底泥中的含氮有机物偏多、溶氧较差、水质偏碱。那么,从池塘的日常管理出发,不难找到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

1、清塘到位,解毒彻底

对于底泥较厚的老塘,要在每年养殖结束后清除池底淤泥,并进行充分曝晒。然后用性价比较高的生石灰带水清塘,自然等待一定时间后,捞出或吸出漂浮脏污。若pH偏高,可加碳酸氢钠(小苏打)或有机酸调整到合适范围。

清塘后会有大量的药残和有害有机物残留,必须彻底解毒,建议用50%规格的复合过硫酸氢钾产品进行解毒、净水,解毒的同时还能提高底部氧化还原电位、稳定pH。强烈建议不要用氯石灰、漂白粉等氯制剂清塘,免得为中后期留下大量隐患。

2、注意营养搭配,投饵适当

不同的水产动物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只有搭配适当、营养全面,才会降低饵料系数,减少浪费。无论人工还是机器投料,最好经常查看一下吃料情况,尤其是天气异常的时候,要及时调节投料量,避免投喂过量。尤其是养殖高峰期,切忌追求高产而过量投饵,加速底部有机质沉积。

3、坚持定期改底

随着养殖活动的进行,池塘底部肯定会不断积累残饵、排泄物、生物残体,以及农药、除草剂、抗生素、藻毒素等危害大且难降解的有机物。建议定期使用复合过硫酸氢钾改底产品,降解底部有机物,减轻底部负荷;同时提高底部氧化还原电位,促进有益菌生长,提高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效率,促进物质循环;此外,长期使用可使板结发黑的底泥变成疏松的黄泥,实现“沉淀物悬浮再利用”,为有益微生物和养殖鱼提供营养源。

鲈鱼水霉病会传染吗(又现亚盐中毒死鱼事件)(2)

改底不是一次两次后就可高枕无忧了,也不是只有池塘出了问题才改,不出问题就不改。因为你看不见的底部每天都在不停地富集有机质,想要长期保持较好的底质和水质环境,一定要坚持定期改底。

避免盲目心急,切忌火上浇油

氨氮、亚硝酸盐水平较高后果很严重,但在应对时不能心急而盲目采取措施:

1、不能想方设法迅速降低它们的浓度

事实上,浓度的突变产生的应激比短暂高浓度造成的伤害更严重。而且市场上相当一部分的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的产品主要成分都是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如聚合氯化铝、明矾、硫代硫酸钠、聚丙稀酰铵等),这些产品虽然可以很快降低水体中上层的浓度,但却把他们浓缩聚集并沉降在池底,根本不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2、不能突然过量使用增氧剂

剧烈的放氧会加剧鱼虾的应激反应,而且从上述的亚硝酸盐中毒原理可知,此时大量增氧也不会解决缺氧问题。

3、不能滥用微生物制剂

池塘微生态系统存在自身的平衡状态,大量施用各种微生物制剂非但没有起到调节菌相和藻相、促进微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反而会加剧微生物间的竞争,进一步破坏微生态系统,加剧水质恶化。

笔者认为应从调水、改底、增氧、调节菌相四方面着手,从根源上逐步切断氨氮、亚硝酸盐的产生,逐渐形成健康的微生态环境:

调水:第一天施用复合过硫酸氢钾粉剂(500克/亩·米),分解水体中多余的含氮有机物,降解一部分亚硝酸盐和氨氮,降低水体黏性使水体通透,降低水体表面张力,促进氧气向水体的溶解,改善浑浊水质促进藻类活性。

改底:配合单过钾颗粒或片剂来降解水体底部和底泥中含氮有机物、亚硝酸盐和氨氮,降低底部水体黏性,打破板结的底质,分解底泥表层残饵、死藻、粪便等有机物,使其解毒后破碎成小颗粒形成有机絮团。

增氧:傍晚缓慢持续增氧,巩固调水和改底效果,并防止因打破板结发黏底质而造成下层厌氧发酵产生的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扩散出来造成应激。

调节菌相:第二天先净水并激活菌相,再调节底部水体和底泥菌相,使有机絮团吸附有益菌形成生物絮团,从而使氧化后的底泥中的好氧菌达到平衡,并配合进一步降解氨氮、亚硝酸盐。(本文转自【上海泰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者:余姜、彭璇)】。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