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女儿为何叫公主(为什么皇帝的女儿叫公主)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号,是一种极为尊贵的称号。

古代皇帝的女儿为何叫公主(为什么皇帝的女儿叫公主)(1)

那么,为什么皇帝的女儿会被称为公主呢?

在《公羊传》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道出了公主的来历,“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故谓之公主。”

首先,公主里面有个“主”字,那就不是平民百姓的女儿能够承受得起的了。按照《公羊传》的记载,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时,不亲自主持婚礼,让同为姬姓公爵级别的诸侯主婚,这便是“公主”的由来。

实际上,公主并不一定就是皇女,也会有宗室的女儿被授予公主的身份。

原本我们所认知的公主并不叫公主,而是叫“王姬”,因为周天子是姬姓嘛,不过这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封号,只是一个称谓而已!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公主这个称号才广泛应用了起来。

后来秦灭周,姬姓就不是天子的姓了,因此,王姬这个称呼也就废掉了。

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秦始皇的女儿就已经开始被称为公主了。直到西汉初期,女和宗女的册封、晋封、待遇逐渐形成制度,皇女称公主,诸王之女称翁主(或称王主)。比如,刘邦与吕后就有个女儿,称为鲁元公主。

古代皇帝的女儿为何叫公主(为什么皇帝的女儿叫公主)(2)

而自汉文帝时期开始,公主的称号就比较多了,对于公主的册封也开始变得规范了起来。

而到东汉以后,翁主这个称号就几乎没有了,也都称为公主,只不过其爵位比起皇帝的女儿要低上一些。

此后,一直到明朝,皇帝的女儿几乎都被称为公主,但并不是所有皇帝的女儿都可以被称为公主,有的朝代需要正式册封后才能称为公主,比如三国时期孙权两位姐姐以及妹妹孙夫人皆没有被封为公主的纪录。

而到了清朝,由于清朝在当时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有着自己的一套称谓,皇女与宗女皆称为格格。

自清太宗一朝开始,改皇女为公主。清朝初期仍有部分生母地位较低的皇女被封为县君、乡君,甚至有皇女直到死去未曾得任何封号,是制度不严谨的结果。

古代皇帝的女儿为何叫公主(为什么皇帝的女儿叫公主)(3)

这里也可以说个题外话,现在很多清宫剧将皇帝的女儿都称为格格,这是一种错误的称呼,至少顺治以后的皇帝,其女儿都是公主了,没有格格这个称呼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