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误杀好看还是宠爱好看(生活里玩转故事套路)

《误杀》,改编自印度的《误杀瞒天记》,片子在2015年上映,在豆瓣上分数高达8.5分,可以说,这是一个很踏实的底子,至少保证了电影里的这个故事是好看的。

一部电影,动辄就是一个多小时,两个小时,有时候更多,故事体量大了,小空间包不住了,你就得用更大的空间去承载那些多出来的部分,这样一来,电影时间自然就被拉长了。

电影误杀好看还是宠爱好看(生活里玩转故事套路)(1)


一部史诗电影,没个三四个小时,你还真没法把故事讲全了,原因有二,一来,是史诗故事,实际上就是英雄的成长历程,按照《千面英雄》里的节奏走,你就没法把这个过程简化,它的主题是英雄,但塑造英雄的,全靠电影里的这些细节;二来呢,以往电影片子少,场次排的也少,一部电影三四个小时,和五幕的戏剧同出一辙,走的还是老派戏剧的路子,戏剧性强,角色存在感高,各有特色。

如今,我们从五幕过渡到三幕,从史诗片过渡到类型片,电影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固定模式,最终它找到了,所以我们看到了更为成熟的电影模式,即符合市场规则的电影模式:具有戏剧高潮、情节点和戏剧冲突的故事形式,120分钟左右的故事脚本,以及一个生动有趣,且奏效的故事设定。

这里,我们追随着的《误杀》的节奏,先来讲讲故事的形式,也是故事最重要的核心。

电影误杀好看还是宠爱好看(生活里玩转故事套路)(2)


什么是故事的形式?简单来说,它就像是推进故事向前走,走到终点的助推器,它能告诉我们这个故事该怎么讲,讲什么,为什么这么讲。

比如电影里开头,一场戏中戏,通过主角李维杰之口叙述一个越狱犯逃出生天,又死于意外的故事,带出了主角出来,这是开幕,至于这个开幕有什么用,和故事主线有什么关系,在这里没有明确的告诉我们,需要我们联系后边的剧情去猜,这里,开幕就成了一个伏笔,成了一个情节点。

后来呢,顺风顺水,故事从日常生活入手,讲李维杰一家人的故事,之后又顺着李维杰大女儿视角,揭露出一场肮脏的罪行,这场罪行里,他的女儿平平被督察长的儿子素察强暴,一家人的安宁就此被打破,这是一个转折点。

后来素察仗着自己握有暴行视频,变本加厉要求平平,在一场混乱的争夺中,平平失手打到了素察的头部,后者晕死过去,这是第二个转折点。

可以看到,从一开始越狱故事带出主角,到主角故事线引出一家人,再到大女儿平平遭遇强暴误杀素察,故事是连贯的,这种连贯让故事结构很稳固,在人物线建置上也很稳,让每个角色出现不至于突兀,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一开始也不是从监狱开始讲起,你得告诉观众角色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将要去哪,这三点很重要,缺一不可。

电影误杀好看还是宠爱好看(生活里玩转故事套路)(3)


但故事只有这一条线吗,只有这几个角色吗?显然不是,故事开场里,中间出现过不少人物,但这些人物都不是核心角色,电影和生活相似,但并不相同,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具有随意性,但电影不同,每个角色的出现必然有其意义所在,角色要在电影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只有去塑造强有力的性格,观众才能记住他们,以备在之后的剧情中发挥搭接故事线的作用。

比如,电影中的憨厚、胆小的小店老板,又比如那个嚣张跋扈,一身痞气的小警员,两个个性差异如此之大的角色,在一开始就被放到故事中,自然是具有深意的,演绎到后来,你会发现,这种性格上的差异,最终会变成善与恶的对峙。

这将是一场终极对峙。

故事的转折点告诉我们变故发生了,人物必须要做出选择,而在《误杀》这里,人物选择了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安全,因而导致了之后的意外,也正因为这场意外,这个选择,故事有了新的发展,朝着一个新的方向继续讲述:为了弥补女儿的过错,李维杰设计了一场“幻象”,伪造出了不在场的切实证据,把一切指向他们的证据都毁掉,素察的死好像就此与他们失去了联系。

电影误杀好看还是宠爱好看(生活里玩转故事套路)(4)


但真的失去了联系吗?

显然没有。

紧接着,情节点来了,这次,一些细节被拿出来,作为“呈堂证据”出现,一些故事被挖出来,素察的死和这一家人的关系也开始变得越发紧密起来,对于我们这些早先知道这种联系的观众而言,到了电影的这个阶段,自然是为主角捏了一把汗,很难预料他如何去摆脱这种困境,而且陷入这个困境越深,我们的情绪也就越容易被吊起来,情节和节奏就会越发紧张起来。

很常规的叙事手段,主要是为了推出最终的戏剧大高潮,也就是我们在后边看到的掘墓那一幕,正因为导演知道观众看到了角色亲手将素察买入墓里,因此,这一段就显得尤为刺激,一方面我们很清晰的知道督察在掘墓的过程中将会发现什么,另一方面我们又期待着事情在最后会有一丝转机,这段情节是电影节奏最紧张的一段,同时也是最好看的一段,直到掘墓之后,真相呈现于世人眼前时,一切恍然大悟,电影的反转才最有效。

《看不见的客人》怎么演的,慢慢套出来故事真相,最后再给你个大惊喜,推翻之前的所有设定,这种故事建置的手法,有趣,大胆,余味悠长,越让人猜不到的反转,这种惊喜就愈发的奏效。

更何况,还有一个丰满的故事做铺垫。

电影误杀好看还是宠爱好看(生活里玩转故事套路)(5)


我们前面说,史诗故事体量大,需要一定的长度来铺展故事,像是《误杀》这种悬疑反转类型的片子,也是如此,悬疑、推理需要一个过程,反转的细节同样也需要铺垫,这些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控方证人》116分钟,《看不见的客人》106分钟,你想要为你的故事反转提供一个多大程度的铺垫,你就需要为这个铺垫预留多长的电影时长。

虽然严格上来讲,电影时长并不会和故事质量相挂钩,但至少某方面来说,它们仍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再就是故事设定。

从故事上来看,《误杀》讲的,是一个关于隐藏、伪装和借位的故事,分别对应了埋尸,演戏和移尸三个过程,最后李维杰究竟把尸体藏到了哪里,电影没有告诉我们,但至少可以从记者颇有深意的报道里得知,这个地方,可能是个怎么也想不到的地方,这一点细思极恐,但就像电影开头讲的那个故事一样,越狱者逃出监狱却又死于意外,没有找到的素察尸体也照样会被一个诡异的方式被人们所发现。

电影误杀好看还是宠爱好看(生活里玩转故事套路)(6)


误杀这个题材的设定实在是很有趣,尤其是在加入了影迷和破案老手之后,影迷和督察之间的对抗,仿佛是在告诉我们电影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对抗,在《戏梦巴黎》里,电影被拿出来和现实相对比,贝托鲁奇用这样的方式把电影融入到现实生活中,让其浪漫化,或者说,用电影征服生活。

而在这里呢,《误杀》里的故事,能否也被这样解释呢?

我想,最后那只从坟墓里掘出来的死羊已经说明了答案,现实被死去的羊所践踏,一切似乎都有了答案,又似乎一切都失去了联系,这只羊,具有现实主义的错位,又具有电影风格的隐喻,把梦与真实结合在一起。

它创造了最真实的伪装,也设计了最独到的借位,在这里,电影故事的桥段有些与其他电影相结合,片段与片段组合在一起,让电影突破了本身的禁锢,具有了延展性,同时,现实性的手法又让一切看的合理。

电影误杀好看还是宠爱好看(生活里玩转故事套路)(7)


用电影中所看到的电影手法,来设计电影,创造电影,让维度空间变得更加复杂,如今,世界多了层纱布,这层纱布撕不开扯不掉,它不会影响世界的轨迹,但仍会存在在那里,而且你仍旧可以看见,它让世界变得不真实,不清晰。

而我们后来知道,这其实就是魔幻的开始。

魔幻由此而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