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表现还好初试分不高有希望吗(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复试的学生)

研究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大多数学校的复试都是以安排考生来学校面试的形式进行的。

在面试时就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包括面试的顺序也会影响最后的考试结果

那么第一个进去面试的考生和最后一个进去面试的考生谁更容易被录取呢?在哪一个位置最容易被录取?别担心,今天有往届学长给你解答!

复试表现还好初试分不高有希望吗(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复试的学生)(1)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复试的学生,谁更容易被录取?
  • 面试老师的角度

从面试老师的角度来讲,在刚开始面试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师的精力最充沛,注意力也最集中,保持着对考生的新鲜感。

老师往往会对第一个面试的学生的印象很强,每一个细节都会认真观察,并作为考察下一个学生的标准。

  • 第一顺位学生的角度

作为第一个面试的学生来说,你身上的优势和缺点在面试老师的眼里都会留下无限深刻的印象。

如果你表现得很好,老师会记住你,如果你表现失误了,老师同样也忘不了,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来说,第一个面试的考生既有好处,又反过来会吃亏。

复试表现还好初试分不高有希望吗(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复试的学生)(2)

  • 最后顺位学生的角度

对于最后几个面试的学生来说,这时候面试老师已经看过了各种各样的学生,问了很多问题,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体力,也没有什么新鲜感了

所以最后几个学生的优点或缺点在老师眼里都被模糊化了,已经被司空见惯了,除非是表现得非常突出或者非常失败才能激起老师的情绪波动。

研究生复试时在哪一个位置最容易被录取?
  • 顺序的影响不重要

虽然说考生的面试顺序对于面试来说有着一定的客观影响,但我们没有必要过于重视面试的顺序,或者刻意夸大它的影响

研究生复试对于招生院校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没有人会掉以轻心的。老师会最大程度的考量学校利益和自身利益,来为自己的院校选拔研究生人才。

复试表现还好初试分不高有希望吗(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复试的学生)(3)

因此考生们也不必太过担心自己会站在不利的位置,与其纠结顺序,不如好好准备面试。

  • 高校面试逐渐正规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大高校的复试流程也越来越正规公平了。

为了防止徇私舞弊事件的发生,很多院校的面试都是全程有录像的,每个老师也会根据统一标准认真打分。

因此每位考生的表现良好与否都会被一丝不漏地记录下来,作为日后参考的凭证,所以好的学生差不了,差的学生也好不了,该录取的一定会被录取。

其实,就算是一些学生在面试中“翻车”了,也不应该把责任推卸给面试顺序,因为一般面试中“翻车”都是学生没有注意到以下几点问题所导致的。

复试表现还好初试分不高有希望吗(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复试的学生)(4)

复试的位置不重要!注意这些很重要!
  • 准备充分

有些学生可能初试分数考得很高,于是就觉得自己“稳了”,复试不精心准备,结果被刷,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现在很多高校为了凸显出复试的重要性,往往不会去刻意强调初试排名对最终录取结果的影响,因此无论初试成绩好与不好,都要把复试准备充分。

  • 有一说一

在面试过程中,很多学生为了增加自己被录取的“希望”,常常会夸大自己的简历,编造事实,打造完美形象。

但是无论你编得如何滴水不漏,在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眼里,也不过是跳梁小丑一般滑稽,所以在复试时一定要有一说一,别班门弄斧。

复试表现还好初试分不高有希望吗(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复试的学生)(5)

  • 过于紧张

其实研究生考察的不仅是学习能力和分数,还有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综合情况,一个没有强大心理素质的人很难承担研究生阶段的工作。

所以在复试时考生们不要过于紧张,临场应变的能力很重要,尤其是一些比较看重社会属性的老师,非常介意心理素质差的同学。

  • 不礼貌

礼貌不仅体现在对待老师的时候要“客气”,礼貌其实隐藏在一个人为人处世的细节当中。

没有人不喜欢一个有礼貌的人,老师们也一样,如果你的确表现得有点随便,面对老师的时候谈吐非常随意,行为举止也“无所谓”,老师大概率不愿意收你这样的学生并共度未来三年时光的。

复试表现还好初试分不高有希望吗(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复试的学生)(6)

写在最后:

总之,研究生复试时学生面试的顺序其实并不会决定你变成“炮灰”,在实力面前,一切都是空话。

所以考生们不如化紧张为动力,在复试之前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日话题:你认为复试顺序会影响录取结果吗?复试中考生还应该注意什么?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