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每篇课文的学习和复习,可以参照资深教师杜du整理的内容来参考,为老师备课、为学生学习指明了方向。

第二单元

一、单元要素

1.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2.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二、单元目标

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1)

1.认识43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5个字,会写45个词语。

2.能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3.能理解并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讲述一则新闻,准确传达信息。

5.发挥想象,写出想要发明的事物。

5 琥珀

第五课课文目标

1. 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

字,会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2)

2. 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3.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4. 理解作者推测这块琥珀形成的依据。

第五课语文基础落实

1. 指导词义:松脂、澎湃、拂拭、挣扎

2. 指导多音字:扎

3. 指导书写:餐

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3)

第五课课文的学习

1.引导学生对标题提出问题:为什么以琥珀为题?通过听读,解决问题,并使学

生了解课文大意:主要是讲琥珀的形成过程。

2.自读课文后,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琥珀形成的过程。

提出两种概括的方法。

(1)抓关键词、读文想画面,圈画出表示时间的关键词,边出示图画边复述琥

珀形成过程。

(2)抓关键词、画流程图,圈画出表示时间、人物、地点的关键词,边出示流

程图边复述琥珀形成过程。

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4)

3.对比阅读链接中的片段,引导学生体会本课在表达上的特点。

4.了解本篇课文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5.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

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5)

第五课拓展延伸

1.拓展介绍本单元快乐读书吧中的推荐读物:

《十万个为什么》《看看我们的地球》《灰尘的旅行》《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六课课文目标

1.认识“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钝、仅”等15个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4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能简明扼要地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能体会课文准确的表达,学习用对比列举的方式介绍事物。

第六课语文基础落实

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6)

1.读准字音。

笨重 迟钝 谈起 鸽子 毫不相干 不仅 末期

描绘 隧道 繁衍 数十吨 脑颅 膨大 敏捷

前肢 鸟翼 开辟 崭新 树栖 形态各异

2.指导辨认形近字:炖、盹、纯。

第六课课文学习

1.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出示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展出的恐龙化石图片,提出科学家们的发现和推测:恐龙并没有完全灭绝,今天的鸟类可能就是恐龙的直系后代。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2)读课题,提出疑问。

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7)

(3)明确本课预习目标,完成预习单。

2.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借助段意串联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温故知新,在课文中批注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4.了解作者,总结设疑

(1)介绍作者。

(2)结合预习单,总结并回顾本节课的预习内容。

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8)

(3)老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

第六课拓展延伸

拓展书后阅读资料袋,搜集有关恐龙和古生物的知识,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资料袋,并与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和分享。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第七课课文目标

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

字,会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把科技术语读准确。

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9)

3.能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交流。

4.能结合查找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七课基础落实

1.指导朗读词语:兵乓 拥有 杀菌 除臭 蔬菜 癌症 死亡率 疾病 病灶

2.指导科技术语:碳纳米管 碳纳米天梯 碳纳米吸波材料 碳纳米检测技术

碳纳米缓释技术的读音、含义

3.指导多音字:“率”

第七课课文学习

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10)

1.知晓大意,课文中都讲了有关纳米的哪些内容?

梳理明确:(1-2)介绍了纳米技术;

(3-4)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应用;

(5)展望纳米技术的未来。

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为本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含义、纳米技术的应用

以及纳米技术的未来发展。

2.提出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在预习本上。

3.梳理方法,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11)

第七课拓展延伸

如果让你利用纳米技术,你会把它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第八课课文目标

1.认识“揽、焰”等9个生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华民族飞天梦想是怎样逐步实现的。

3.查找资料,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最新成就。

第八课基础落实

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12)

1.指导读词:火焰 先驱 实践 鲲鹏 探索 着陆 不懈 尝试

里程碑 党中央 九天揽月 载人航天

2.指导平舌音:“探索”中的“索”(suǒ)三声,平舌音。

3.指导多音字:“着(zhuó zháo zhāo zhe)”、“载(zài zǎi)”

4.指导词义:里程碑 载人航天

5.指导理解句子:第5自然段。航天员杨利伟在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太空旅行:“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通过网络视频、文字材料,体会感受杨利伟浓浓的爱国情怀。

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13)

第八课课文学习

1.默读课文,找到表达意思很准确的句子,品一品,悟一悟,看看还会有哪些新收获。

2.理清思路,明晰课文围绕“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实现”分别讲了四个过程。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第二自然段)

(2)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第四自然段)

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14)

(3)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第五自然段)

(4)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第七自然段)

3.尝试用小标题的形式,说一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1)万户试飞(第二自然段)

(2)人造卫星成功(第四自然段)

(3)“神舟五号”成功(第五自然段)

(4)“探月工程”成功(第七自然段)

4.串联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了解科普文,感知科普文的特点。

恐龙的知识科普(飞向蓝天的恐龙)(15)

第八课拓展延伸

1.课后同学们继续搜集整理我国航天领域的成就。

2.课下读文过程中,把自己新的问题继续有条理的记录在预习单的问题清单里。

第二单元 习作

我的奇思妙想

习作目标

1.发挥想象,写出想要发明的事物。

2.能够借助图示,清楚地介绍自己要发明的东西。

3.能够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

习作学习目标

1.关注需要,确定发明。

2.头脑风暴,理清内容。

3.评析例文,修改清楚 。

习作教学重点

(一)确定创意,理清内容

1.设置师生对话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确定奇思妙想主题。

2.回顾“提问题”方法,出示“图示法”和“绘画法”,引导学生理清习作内容。

(二)评析例文,修改提升

1.出示作文一,学生交流、学习写作方法。

2.教师总结写作方法:

(1)写样子:多角度,有顺序。

(2)写功能:有联系,写全面。

3.出示作文二,学生及教师交流作文的可取和改进之处。

4.出示修改后的作文三。

5.教师总结作文三。

6.总结梳理写作方法

本次习作的拓展延伸

教师推荐阅读《世界上最最好玩的发明》和《伟大的发明》。

以上是这个单元的所有课文学习重点,适合教师备课,学生预习、学习、复习时使用,关注杜du老师,看所有语文课内容,包括学习方法,发现更多精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