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什么意思(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出自《论语》三中,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什么意思(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1)

季氏即季孙氏,孔子时代的鲁国,有三大权臣家族,他们掌握着鲁国的命运,即孟孙、仲孙、季孙,国君都拿他们没办法。

事情简介:季氏这位权臣,有一天心情比较好,在家里开party,结果得意忘形,玩出了天子的味道。按照当时鲁国的规定,他只能够欣赏四人一排的舞蹈,但他居然摆出八人一排的舞蹈,完全就是不把天子放在眼里。有人将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孔子就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什么意思(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

按照我们读书时书中的解释的意思,好像是孔夫子听了这件事,大发脾气,握拳头,拍桌子,厉声斥责道:假如这件事我都能够忍耐下去,容许他去做,那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容忍呢?现在我们也会开玩笑说:是可忍,叔不可忍;叔可忍,婶也不能忍。当然这是开玩笑的,但是也能够感受到大家对这句话的理解即是气愤、不满。

然而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中却有不同的解释。他说:事实上,并不是后儒们解释的这个样子,假如真是后儒们所解释的这样,那么《学而》篇中“温、良、恭、俭、让”形容孔子的这五个字里的“温”字

就要删去,孔子的修养就不行了。

其实孔子早已看出季氏的动向,所以有人告诉他季氏八佾舞于庭时,孔子就说,这要注意。季氏的野心不小呀,像这样的事情,季氏都忍心做,还有什么事情他不忍心去做呢?叛徒、造反他都会干。所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说季氏竟然忍心做这样的事,并不是孔子在那里发脾气骂人。

以上两种解释,前一种是我们在读书时学习到的,后一种是南怀瑾大师的另一种见解。见仁见智,我们应该多听多看,多学习,然后自己判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