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和冯友兰比较谁的哲学成就大(清华曾国藩冯友兰)

民国,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改革创新与封建势力厮打纠缠在一起。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这样的乱世却也同样是人才辈出的年代。无数文坛大家、仁人志士们用一袭青衫、满腔热血为我们绘就了一副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

民国时期的哲学大师冯友兰,在哲学上的声望甚高,不仅是在中国,很多西方国家都非常认可他在哲学上的学术贡献

“人无完人”,虽然冯友兰的学术声誉受到大家的赞扬,但是他过于圆滑的为人处世之道却受到当时很多文人的批评和痛骂,并不招人待见。

胡适和冯友兰比较谁的哲学成就大(清华曾国藩冯友兰)(1)

一本书奠定了哲学大家的地位

混乱的年代里,当时一群有思想的人想要从发达的西方国家寻找治国的方法。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冯友兰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也孤身西去寻求哲学的真经。

学成归来后他没有忘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他用自己学到的西方哲学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源远流长,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冯友兰用独特的方法去诠释中国哲学,他使复杂深奥的哲学观点变得简单易懂,突出了中国哲学独特的魅力。

之后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写出了《中国哲学史》一书,让中国哲学走向了世界。

《中国哲学史》一经问世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立刻成为哲学之路上一本无法绕过的巨作。可以说这本书是中国哲学体系里一块坚实的基石,而冯友兰毋庸置疑就是中国哲学界的泰斗

胡适和冯友兰比较谁的哲学成就大(清华曾国藩冯友兰)(2)

按理说这样一位泰斗应该是人们争相夸赞的大师,可是事实上当时很多文人都对冯友兰嗤之以鼻。比如说对谁都温文尔雅胡适就非常不待见他,痛骂冯友兰愚蠢至极,给文人丢脸

冯友兰到底做出了什么样的事情,让大家选择忽视他的学术成就而反过来指责他呢?

到底是中庸还是墙头草?

冯友兰在清华大学教书的时候,清华大学学生曾经发起过“驱罗运动”,就是要赶走当时的校长罗家伦,就连和罗校长亲近的教师们也都被统统赶走了。

冯友兰当时与罗校长相交甚密,却是驱罗运动中唯一没有被赶走的亲信。这其中的原因倒是值得玩味,从那以后冯友兰就被学生们嘲讽为“清华曾国藩”。

胡适和冯友兰比较谁的哲学成就大(清华曾国藩冯友兰)(3)

不仅如此,冯友兰曾经因为思想上的错误而被逮捕过。正当人们都以为他会誓死不屈、英勇就义的时候,他却安然无恙地被放了出来,还受到了领导亲自款待。

被放出来以后立刻成了一名御用文人,简单来说就是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专用文人。

很显然他向当时统治者做了妥协,当然这是用自己的名声作为代价换来的“荣誉”。

不仅如此,在建国之后的风起云涌之中,冯友兰为了在乱世之中全身而退,早早地登报“反省”自己的错误。

他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把自己过去的所有成就全盘否定,说自己过去的作品丝毫没有价值,完全是错误的,把过去的功过是非撇得干干净净的。

胡适和冯友兰比较谁的哲学成就大(清华曾国藩冯友兰)(4)

冯友兰每次遇到事情变脸比翻书还快,一些有风骨的文人越来越看不起他的所作所为。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现在有一句流行语叫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下一句叫做“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或许冯友兰就是一个没有牢记自己初心的人,他在权利边缘迷失了自己。

我们也许不能批判冯友兰在政治上的善变,他的所作所为或许只是为了独善其身,在乱世之中全身而退

有人愿意舍生取义,有的人只想保全自己,是要鱼还是熊掌,每个人的心里自有答案。

胡适和冯友兰比较谁的哲学成就大(清华曾国藩冯友兰)(5)

如果说冯友兰政治上的善变可以理解,那么他在学术上的善变却不能被轻易原谅。

作为一个文人,他们的底线便是手中的这支笔,如果失去了底线,那么手中的笔便也失去了灵气和力量,成为没有灵魂的工具而已,本来应该传播正义与光明的文人也不过变成了别人手里的一个提线木偶罢了。

在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冯友兰却选择站在了相反的立场中。他用那支本来应该用来做学问搞研究,阐述自己思想和观点的笔,去写一些曲意逢迎、阿谀奉承的言论。

他站在了文人走狗那一派,自然要被众人所排挤。

他成为了所谓的学术顾问,却永远失去了人心,学生钱钟书站出来当着众人的面,批判他身上没有一点文人风骨,胡适说他“天下蠢人恐无出芝生右者”,冯友兰的好友梁漱溟眼看着他的种种作为,痛心疾首,甚至连冯友兰90岁寿辰都拒绝前往。

胡适和冯友兰比较谁的哲学成就大(清华曾国藩冯友兰)(6)

多年前对冯友兰的评价究竟人们对他太刻薄严格了,还是冯友兰咎由自取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冯友兰确实在某些方面圆滑多变,人总是会选择趋利避害的。他也许不是一身傲骨的文人雅士,可他可他终究没有伤害到别人的利益,所以也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

冯友兰的一生我们不需要做太多解读,他可能每个夜晚也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入睡的。一路上他不断得到,也不断失去太多东西了。

可这就是他自己的人生呀,只能他自己一个人来走。既然他选择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只要他不后悔,旁人的指责和谩骂就无法影响到他。

胡适和冯友兰比较谁的哲学成就大(清华曾国藩冯友兰)(7)

我们总是面临着太多的诱惑与选择,永远不可能做到两全其美,只能不断地取舍。无论如何选择,千万不要丢掉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最初的心愿。

只要到最后当你面对芸芸众生的不解与嘲笑时,依然可以风轻云淡地笑着说不后悔,那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圆满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